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属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各学科课程均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元素,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成与建构发挥引导功能。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的价值观,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揭示是构建课程思政系统的首要条件。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在教科书及作为教科书编选依据的法规、培养方案等文本之中;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以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为主线的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之中。课程思政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将分散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组织起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即以“五爱”为主线澄清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全面把握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实施体系,优化育人生态完善课程思政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课程建设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在《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中的嵌入性有待加强.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5点内容重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设计了包括确定课程思政目标、重构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活动和实施课程思政评价等四个步骤的课程思政框架.通过将食品专业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有机结合,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引领价值塑造的双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要求,传统城乡规划学已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行业变革重塑新时代城乡规划师的价值观,相应地,地方高校需要在城乡规划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适时调整。在此背景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既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孕育土壤之一,具有“望得见,摸得着,共参与,接地气”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以城乡规划学核心课程《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课程思政为例,探索将信息技术下的绵阳市地方资源和绵阳市在长江中上游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具体实施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思政,以期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部高校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目前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涉及课程思政内容较少、育人功能不突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未能有机融合等问题。为响应课程思政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会计》课程需要增设课程思政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改革中做好总体设计,深入挖掘和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和认同感,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规范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依照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确立并实施了《GNS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间接评价,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思政元素”提炼有误、对育人成效缺乏教学评估这两大实践误区,提出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法,并运用教育实验检验之。【设计/方法】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2021学年秋季学期专业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实践为例,在正确提炼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后采用“静态组间比较”的“前实验”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假设,即:如果任课教师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中植入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的“思政元素”,那么,将政治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将会对学习该课程的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坚定又红又专的成才道路,使其学好专业课程更有动力。【结论/发现】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教育实验假设成立,实验结论有助于高校理工科教师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了课程建设的各学科、各专业中,并将“三全”理念带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以牡丹江大学“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旨在为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提供实效性建议和切实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建设,在介绍《房地产估价》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加点盐”“分好盘”“控火候”“添烹法”四个方面阐述思政元素融入“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基本思路,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的“三融”实践路径,进而从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房地产估价类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有机化学是理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是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六大建设思路,并从“家国情怀”“科学伦理”“科学精神”“安全环保”角度,深入梳理挖掘有机化学课程中主要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渗透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实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欠缺的现状,提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首先明确相关概念内涵及“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然后从资源建设背景、依据、目标思路及实现的教学目标,完成顶层设计;最后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与思政资源匹配融入、思政资源建设路径三方面,完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十项思政资源内容建设。“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等教育大会精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努力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提高课程素质教育高阶性,引导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阐述了具体实践过程中《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总体目标、设计理念和思政内容在各部分教学内容中的渗透和分配,以及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旨在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培育具有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和高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实践教学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重塑课程思政理念、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模式以及促进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思政等方面入手,打造“专业知识+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拓展训练思政课程建设具有“乐享运动、健康第一”“积极互动、自信阳光”“团队协作、集体至上”的优势。加强拓展训练课程思政建设,应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在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诸方面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是当前课程教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此外,当前高校绝大多数课程思政由任课教师离散建设,思政主体与党的建设脱离,没有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大任务下的坚固堡垒作用,这势必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基于“材料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构建“课程思政=党建引领+思政教师+专业内容+思政元素+学生”的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突出四大着力点,从工作模式上保证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统一领导,从课程思政源头上保证思政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从教师队伍上锻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定执行者,从课堂教学上保证思政效果落地生根。教学模式具备可推广、可复制性,为各类工科课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诸多文件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华盛顿协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分析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将“成果导向教育”中的“反向设计”应用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结合校情提出了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方案:三位一体、双线并行,相互融合。三位一体指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显性思政目标,双线并行指隐性和显性思政齐头并进又相互融合。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探讨了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险”课程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阐述“社会保险”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了各知识点中的思政教学元素,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五大类;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的根本任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对《公共政策学》“为何”以及“如何”践行课程思政展开了深入探索。【设计/方法】明确了《公共政策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教学重点、思政元素、教学内容三方面系统梳理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结论/发现】立足教学重点和公共政策实践,系统搜寻公共政策中的“中国故事”,深度挖掘故事中蕴藏的公共价值观、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思政元素。通过完善课程制度建设,夯实课程团队建设,强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各类平台的建设,从而实现《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从选课学生、授课教师和同行专家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力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立足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使命担当等为导向,通过合理合适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教学团队遵循“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围绕航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借助“西工大现象”事例,以三门课程教学实践为实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性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将思政元素渗透性、浸润性地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矛盾统一的辩证思维,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分享力学专业课程的改革路径,希冀对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初心,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结合课程“是一切工程设计基础”的这一本质特点,深入挖掘各模块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仔细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授课切入点,对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递进目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引入基于网络智能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以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研究平台,探讨了材料力学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思政实践情况,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