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但是,过去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党“六大”的功绩讲的很少,这是不妥的,本文试图略述“六大”的历史功绩。1 “六大”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强调无产阶级在长期革命中的领导权,另一方面,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并且指出当时党内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脱离群众的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六大”对大革命的失败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国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力量强大,民族资产阶级背叛革命,反动派有在数量上占很大优势的武装。但是,“六大”认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促使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因此,“六大”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放弃革命领导权的错误。指出:当革命危急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应对大革命失败负主要责任或认为共产国际应对陈独秀犯错误负主要责任的观点都缺乏说服力.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既有贡献,也犯了错误.但从全面来看,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陈独秀虽然受其指挥,所犯错误多少与共产国际有关,但归根结底,他应该对自己犯的错误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但是,在大革命的后期,党未能巩固和发展革命,当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关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完全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造成的,把责任归咎于陈独秀;也有人认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是这次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但决定当时失败的是客观上敌我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始人之一,也是党的早期主要领导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对党的建立,作过重要的贡献。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最后一个时期(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这次大革命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对革命造成的损失也是及其惨重…  相似文献   

5.
在肯定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主观原因的同时,承认不承认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某些工作中还存有“左”倾的错误?这是长期以来党史研究中未能正视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左”倾错误是存在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正视它和总结它。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言说是陈独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给予孙中山及三民主义以很高的评价;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为了否定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合理性,就对国民党奉为其指导思想的三民主义予以全盘否定;到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又赞扬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7.
<正> 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而失败了,数万优秀共产党人和大批革命群众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由于对国民党反动派残暴屠杀的愤怒,也由于我们党的年幼,党在批判右倾投降主义时,没有注意防止“左”倾盲动情绪的滋长,从短短的时期内,党的路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左”倾盲动主义又迅速在党内盛行起来.“城市中心论”和四面开花式的暴动就是这种“左”倾盲动主义的突出表现.一九二七年九月爆发的秋收暴动,有力地回击了国民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与当时的中共中央确有着一系列的分歧.笔者从分析陈独秀当时连续给中共中央及中共党员写的几封重要信件着笔,究其孰是孰非问题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长期以来有如下的见解,就主观原因而言,“责任主要应当由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来承担,不能因为共产国际的缺点错误而为陈独秀开脱。”(陈再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第15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版)这种几乎公式化的论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共产国际领导的失误是中国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的行动轨迹表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主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即白区工作。期间,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毛泽东、朱德等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开创的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等苏区,遭到了国民党蒋介石的一次接着一次的反革命“围剿”。白区无疑笼罩着白色恐怖,党的工作和群众斗争环境更为恶劣。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路线错误被纠正以后,早已存在的“左”倾错误增长起来,并且连续三次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代表人物都提出和推行了“左”的一套;在关于白区工作的策略指导上,他们在敌人统治力量强大、革命力量遭受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着对中国革命有关问题的看法,陈独秀与当时的中共中央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分歧。正是这些分歧,最终导致其被开除出党。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倡导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给辛亥革命失败后死寂沉沉的中国思想界以巨大震动。“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等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然而他却被日后革命的洪流所淹没,从而没能在历史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但是,  相似文献   

13.
<正> 三十多年来,我国史学界对陈独秀从一九一五年创办《新青年》到一九二一年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阶段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对他大革命时期(一九二四——一九二七)的功过,对他的被“撤职”与被“开除”,以及对他的后半生如何评价,却还有很大的分歧。我认为,过去评论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往往是评功不足,论过有余,甚至有抹功加过之弊。从陈独秀连任五届党中央的总书记看,他是功大于过的。虽说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毕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突出代表,他以自己的革命思想和实际行动取得了同志们的信赖和拥戴,否则怎么会连选连任呢?至于说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指他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理解还不够好,尚不能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领导、动力、前途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可是,当时又  相似文献   

14.
在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两次历史性的转变,都是在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情况下,由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才由挫折转向发展,由失败走向胜利,重新开创了革命斗争发展的新局面.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就是在这两次历史性转变期间,同党内盛行的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巨大努力,历史性的转变也就不可能实现.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在北伐战争失败后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九二六年,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和党领导的工农群众大革命运动,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蒋介石在一九二七年能以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革命的任务和道路又是什么?这是摆在中国革命面前的重大而又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否则,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把蒋介石政权的建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共产国际在国共两党政策上的矛盾和失误、对中国革命指导上的错误,严重地阻碍了陈独秀对于中国革命理论的探索和认识,是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陈独秀曾连任一至五届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亲自参加党的创建工作,是为我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是他亲自参加并领导我党同国民党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也是他在这次革命中推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成为遗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指出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对策有着紧密的关系,共产国际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五四运动至大革命失败这段时间,他直接或间接的领导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起初阶段,陈独秀对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全面和深化的过程。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工人运动遭到一系列的挫折,而陈独秀对工人运动的信心和前途一度产生动摇和怀疑。在工人运动处于蓬勃发展或者遭受挫折的不同时期,陈独秀工人运动思想也随之发生转变。陈独秀工人运动思想的形成和变化发展,一方面受到他自身个人因素和当时革命运动形势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共产国际的领导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确分析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阶级关系,是正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对中国革命的成败关系极大。然而,共产国际指导思想的“左”倾,对中国阶级关系分析的失误,导致中国共产党连续产生三次“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陈独秀是一个著名的复杂人物。对他的评价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的变化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评论的基本的趋势是愈评愈“左”,宁“左”勿右。评价的主要分岐是如何正确估价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历史地位。林彪、“四人帮”把评价陈独秀当成其实现罪恶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他们别有用心,“左”上加“左”,以“最最革命”的词句,全盘否定陈独秀,不承认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做过任何有益的事情。如果谁要如实地肯定陈独秀前期的历史作用,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