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淑萍 《经营管理者》2013,(27):207-207
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科学发展观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战略抉择,其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全局;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坚持生态化、以人为本和科学三重取向。其中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使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走生态化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杨矗 《决策探索》2014,(24):22-24
一、要素市场改革的内容及趋势 30多年来,产品市场改革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储备了规模基础。与此同时,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明显滞后,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受多重因素影响,尤其是地方政府意志及短期行为的干扰,价格发现机制而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我国要素市场扭曲主要表现为价格负向扭曲,即生产要素的真实价值被低估了。要素市场扭曲尤其是政策引致型的要素市场扭曲,会造成国民财富的非正常分配、转移甚至消散,阻碍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发展质量提升。因此,我国必须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扭转“非对称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包括: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实选择,文章阐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而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并对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迟滞,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已形成理论和实践共识,但是,领导方式转变的主体是什么,已有的研究成果尚未进行系统的定位,影响了对领导方式转变的深层理论思考和指导性强的对策研究.从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载体和理论逻辑分析,领导方式转变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复合性,从一定角度可以区分为执政党及其各级党委、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干部三个层次,并且这三个层次又是紧密联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背景下,领导方式转变的主体面临着转变的现实之困,必须克服路径依赖,积极探索领导方式转变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关键时期。调结构、促转型、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廊坊民营企业为视角,探讨其在残酷经济改革中如何生存发展问题,在调研分析廊坊民营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廊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助力廊坊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从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来看,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必须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同时要破解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本文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保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苏州模式引人注目,普受争议,国际危机袭来,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思:以承接国外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是否是正确的选择?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郎咸平先生认为,中国的危机根源是制造业危机,因为“我们被定位在价值最差的制造业环节,而这个制造业环节的特征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需通过由"资源型发展"向"资本型发展"的"初级转变"和由"资本型发展"向"创新型发展"的"高级转变"两阶段转变培育各阶段的核心要素,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下,创新型发展阶段的主导要素及核心要素才可能有效培育及壮大,经济才能实现发展方式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初始规模条件路径依赖"、"文化堕距阻碍"和"制度约束陷阱"3种潜路径对TFP增长存在的负向影响,并建议政府实施让权和限权,加大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将潜路径对TFP的负向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双顺差呈现化解的趋势。双顺差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出口、进口、FDI这三方面来探讨双顺差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关系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制约,还受到各生命周期内矢量性指标的制约,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规模太小到规模经济的路径发展。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是资本、人力、物力、科技等资源在内部配置的制度,是市场制度的替代品。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产权扩张和价值增值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产权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关于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发展方式本质是指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构成以及这些推动力发挥作用的形式。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满足和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交通运输发展的推动力及其构成和它们发挥作用的形式,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统一、可及、可持续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陕西安康市为例,研究了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分析了陕西安康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陕西安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了“环保优先”的口号。并且把环保优先与富民优先、科教优先和节约优先一起列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方针。2007年5月。太湖蓝藻引发江苏无锡200万人口饮用水危机。震动全国。痛定思痛,江苏省提出要从多年的重点发展整体上转入优化发展的战略抉择,彻底摆脱旧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江苏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文章结合海东实际,围绕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战略部署,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严飞 《经营管理者》2011,(14):168-169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机构及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制度制约。因此,加块改革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刍议发展我国地方公债的制度障碍及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扩大的地方财政需求与相对较窄路径的地方财政收入安排难以协调,非规范化的融资宣泄便滋生蔓延,地方财政蕴藏了较大的风险。而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通过发行地方公债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路径安排在我国却受到了诸多制度的限定难以发展,因此,要确保地方财政安全,就要消除正常的融资渠道地方公债发展的制度障碍,以便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际活动聚集遵循"点-轴-聚集区"形成机理及路径。北京国际活动聚集的方式,按内容可以划分生产要素聚集、国际组织聚集和企业总部聚集三种方式。国际活动聚集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国际活动在投资和消费方面产生的乘数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论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十六大提出的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荣共进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战略思想。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又把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大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潮中加以探索和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