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通过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创建培养应用型人才基地的实践,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2012,(2):2
<正>山东大学积极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提供更多的成才机会,鼓励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境学习,倡导学生拥有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校办学和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系列化活动.其组织与实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拼搏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例,分析学科竞赛的意义,并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及人才培养保障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发挥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河北工程大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构建以大工程文化为引领,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竞赛、校内外协同、身心健康教育发挥辐射作用的"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育人平台、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学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带动河北工程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以管理者为主导,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忽视学生个性培养,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管理模式要以创新教育为出发点,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旧有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切实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作为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应紧紧围绕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和谐发展,学校招生、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和谐运作,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和谐运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和谐互动这四个着力点,提高治校理教能力,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和谐校园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结构动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鉴于专业课枯燥单调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激趣式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模式,注重全过程全新考核评价;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有机融入课堂,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到课程学习,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可为同类课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解构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异质化发展之路。在应用型和社会人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统领下,多元培养,主体联动,学校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社会组织凭借学产结合的实质性参与,学生经由持续有效的职业体验,实现人才培养中技能职业化和精神职业化的有机统一,最终保障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职业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广西的试点情况表明,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合农村成人学习特点,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受到了普遍欢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学员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的一流学科和专业在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在这一背景下,人才培养也需要有更完备和具有时代特征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本文在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充分挖掘"双一流"建设新时期对森林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从学校整体及学生个体两方面研究并构建了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果为国内其他农林高校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隋幸华  刘理 《云梦学刊》2014,(3):115-118
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建立公平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高等教育的快速大众化和实用主义思想盛行,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不公.建立公平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树立公平的人才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实施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2.
着眼新医科要求,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立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在实际,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其与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契合之处,以建构完善"通识基础+专业拓展+职业提升"的三阶段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科学创设教学情景,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学习难起来,推动高阶性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起来,进行创新性教育;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忙起来,提高课程挑战度;优化质量保障,让效果实起来,持续改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和发展。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学习是当代教育领域积极倡导的学习理念和模式,是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人类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现代新媒体走进高校校园,带来个性化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使个性化学习从乌托邦,变成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教育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只有转变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科学设置培养目标,加强学习支持系统建设,才能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只有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其次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有自己的特点。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不规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不切合实际是其中的客观原因。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技巧差、诚信缺失是其中的主观原因。解决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应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医科学生的就业指导,拓宽医科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就业能力。同时,医科院校附属医院要为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日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陈铁水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与日本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试就两种模式作比较,以探讨对于完善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有所裨益的东西。一、双重模式概要在日本,学生在法学本科接受教育后,并不是当然地从事法律职业,必须...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及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纲要的出台,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方向。变革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学习"纲要"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法学专业回应真实世界的能力,逐步缩小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知识构造之间的内在张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专业教师的内在要求随之提高,它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提供智力支持。可以说,两者并行不悖,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19.
丛解有 《理论界》2002,(2):52-53
学风在高等学校是指教师在教学和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治学作风和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它是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与学的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因此,学风建设包括了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这一内容,又体现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素质教育更能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适应  相似文献   

20.
竞赛式教学法即借用知识竞赛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两课”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