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春 《城市观察》2014,(4):120-126
基于济南市历下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历下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养老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要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必须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资金引导;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养老服务品质;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目前,已建成的设施利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界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安德森模型,构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分析框架。通过对17个社区调查资料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已建成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设施利用状况堪忧的主要原因:设施建设不符应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老年人广义支付能力不足约束对设施的利用;设施供给结构不能激发老年人的支付意愿。建议进一步规范居家社区养老相关术语,更加明确居家养老的社区责任边界,充分发挥市场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最多、增速最快的国家,养老事业面临巨大压力。在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不再适应多数老年人需求的情况下,社区居家养老有着先天的地缘优势。合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首先要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增进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供丰富化养老服务、整合资源、政府为相关政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养老服务由以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一种共识。北京市也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模式,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作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居家养老综合性较强,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求解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各项难题,2010年伊始,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其中每项规定都直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软肋。  相似文献   

6.
据悉,辽宁将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老年人家庭自我照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力争4年内让15万老人实现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逐渐成为中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志愿者的身影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区养老服务之中。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主要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人。他们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包括娱乐活动、讲座、亲情陪伴、免费的家政服务、免费的身体检查等等。  相似文献   

8.
王江 《老年世界》2011,(23):15-15
当前,应着力探索如何将机构养老的便利、家庭养老的温馨、居家养老的环境整合于一体,建立“居家养老或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等崭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努力提升居家养老的科学化水平,用科学发展理念来推进社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铸造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老年人普遍选择居家养老的形势下,社区物业依托自身优势涉足养老领域,不仅是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也是自身开辟新经营领域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0.
徐宁  孟建锋 《职业时空》2013,(6):103-104,108
廊坊市老龄人口总数和年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问题愈加凸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集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以其人性化、便捷性、操作性强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全世界非常推崇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纵向数据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描述廊坊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深入剖析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并在探讨廊坊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民政厅称,2012年,福建省将新建1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并努力实现福建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20张的年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形式。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周到的社会化的各种为老服务,这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养老方式,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养老服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商机。苏州市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于20007年在全国率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公共呼叫平台加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创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手段,扩大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范畴,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全区96%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日,全国第一条老年人心理危机免费救助热线——“爱心传递热线”(800—810—0277免费救助电话)在银川市启动,并与宁夏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对接,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这标志着宁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有了新拓展。  相似文献   

1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和基础,也是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建设的突破点和惠民亮点。为进一步加快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民政部今年开展了多项工作:一是在积极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试点经验,加快了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发展。二是加强了发展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6.
居家养老模式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其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制约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全面推进,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完善,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1,(20):15-15
将机构养老的便利、家庭养老的温馨、居家养老的环境整合于一体,建立“居家养老或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等崭新的居家养老模式,提升居家养老的科学化水平,用科学发展理念来推进社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随着城市化、家庭小型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养老观念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对居家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全国城乡社区全面推进、普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正是保障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最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3,(23):33-33
推行养老护理保险制度,新建20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定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在江苏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传出令江苏1424万老年人高兴的利好消息。江苏现有1424万老年人,到2015年,要实现3%的老人进机构养老,97%的老人居家养老,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今年9月底前,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任务将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推进太原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太原市民政局于2008年启动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纽带、以居家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