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美政"思想源于先秦帝王观念中对于帝王的强烈希望和期待心理。先秦帝王观念中的先王崇拜思想则是屈原"美政"理想产生的重要文化因子。屈原"美政"理想的构建缘于先秦帝王观念中尤其是儒家、法家的法先王思想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屈原心中凝重的帝王情结是导致他最终走向自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屈原作品中诸多美字的涵义,我们认为屈原所谓美,实包含了德才、内外二者兼备的意思;而所谓德才、内外也具有多方面的内涵,唯有这些内涵的和谐统一才堪称美。屈原的美政理想,应该看作他对执政者个人政治人格、君主政治人格以及整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面貌的一种设计。屈原的这一政治理想与当时的诸子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超出于诸子之上,是对诸子政治理想的吸收、扬弃与整合。  相似文献   

3.
论屈原“美政”失败的自我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屈原“美政”失败的自我原因余未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生为实现“美政”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侮,竟至不惜以生命殉之。在总结其“美政”理想失败原因时,一般认为是由于当时楚国上层贵族的腐朽、楚王的昏聩等因素造成的,而很少将研究的视角转到作为一个政治...  相似文献   

4.
试论屈原对柳宗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深受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辞赋是柳宗元在文学创作上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柳宗元政治上孜孜以求的目标,屈原的学术思想是柳宗元自然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屈原的执著意识是柳宗元坚持操守、不入流俗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5.
屈原三题     
一“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锺武”。“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可以说,屈原是以诗人的童心、恋人的热忱来拥抱楚国,拥抱美政的。读屈原的作品,最使人激动不已的,正是诗人的一片爱国赤诚。其对后世影响最巨大最深远的,也莫过于此。不用再去检讨屈原的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忠君意识,因为这是历史上任何的爱国主义都不可能完全超越的时代局限。也不准备再去讨论屈原的爱国主义所寄托的美政理想,尽管这一点值得我们充分肯定。这里,我们只拟着重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  相似文献   

6.
屈原的一统思想和美政理想(下)赵逵夫四、屈原作品中所表现的美政思想与一统思想屈原在对外政策上主张“联齐抗秦”,这是学者们都知道的,故本文主要阐述了屈原经营南方的战略思想,并对他“联齐抗秦,经营南方”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在楚国确立的过程加以揭示。对...  相似文献   

7.
张毅 《兰州学刊》2008,(4):183-185
杨万里评价陆游“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历来被解释为陆游诗风似杜甫而爱国思想近屈原,这实际是一种误解。结合陆游本人和他的时代、他的环境对屈原和杜甫的不同认识和评价,把陆游的诗歌放在当时的诗坛上进行比较考察,会得到与传统的解释恰好相反的结论:陆游命运和思想接近杜甫,而诗风接近屈原。陆游与屈原诗歌的共性,在于善“怨”。陆游善于选取具有感伤色彩的素材并在诗中突出其感伤内涵,使诗歌呈现感伤风格。而这一特点在两宋诗坛是一种新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何哲群 《云梦学刊》2011,32(4):43-46
屈原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中国人文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相似的时代环境和人生经历,使柳宗元对屈原有千年一遇之感。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就极力追慕屈原,他的政治追求是对屈原"美政"理想的继承和发扬;他的文学创作师法屈原,是对屈骚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楚国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社会革命。屈原在前几次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秦统一前的最后一次改革。在变法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政思想,主要内容包括:1.革新政治,明法度去心治。2.与民生息。3.爱国主义与实现统一的思想。屈原的政治哲学与儒家、法家和道家不同,其主要内容是:1.对天命史观与神权政治的怀疑与批判。2.对宗法、世袭制的驳难与非议。3.对绝对专制主义的不满与异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作者研究屈原与司马迁文学传承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二。文章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司马迁第一个继承和发扬了屈子的真精神。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个性化诗人,是中国抒情诗人之祖,司马迁则是中国第一个独特风格的史传文学家,是叙事文学这宗。他们二人的理想、情感相通,悲剧命运相近,浪漫气质相似。屈骚、《史记》,体制有别,精神骨子却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