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文化心理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文化心理剖析刘燕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是日本侵略者无数暴行中的一个典型事件,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害人数之多、杀人手段之残酷,为人类文明史所罕见。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和今后的任务陈安吉(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南京210008)60年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暴行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的...  相似文献   

3.
东京审判确认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根据国际法,具有法律效应。然而,日本有人称之为“胜者惩罚败者”。同时,国内对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依据及诉方所掌握证据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笔录(英文)等材料,从三方面较系统、简要地进行了阐述。并以此驳斥了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贬低东京审判的谬论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制造南京大屠杀的60周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最先发起法西斯罪恶战争的国家,中国是抗击法西斯侵略开始最早、时间最久、牺牲最重、贡献巨大的国家。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罪行、兽行的集中曝光,是中华民族付出惨痛代价的典型事例,是世界进步人类同日本军国主义长期论争的一大焦点,是继续检验日本政府能否真诚反省战争的重要试金石。因此,用新的视角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日本及其他各国人民,如实地、科学地总结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本事件。但从20世纪80年代“教科书事件”开始,日本国内右派就不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运动,到了今年1月23日更发展为在大阪国际和平会议中心召开“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会”。这一系列违背历史事实的具有军国主义性质、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翻案活动,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状况作一回顾与展望。一近年…  相似文献   

6.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同志主编的5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南京大屠杀》(北京出版社1997年5月版)终于问世了。近年来南京大屠杀事件愈来愈成为海峡两岸及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日本政客不断跳出来妄图推翻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围绕南京大屠杀事件各种学术派别的论著不断涌现,一批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资料被发现和揭露,人们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识和思考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屠杀》的主编、副主编认为有必要对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抱着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  相似文献   

7.
侵华日军当局为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疯狂杀戮,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与利用,除了派遣大批日本记者、作者到南京采访,以虚假的报道掩盖真相外;还对力图真实地报道南京真相的西方中立国家的记者采用了收买、封锁、抵赖与恐吓、威胁甚至迫害、打击等手段。美、英新闻界严正而又巧妙地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报道出去。西方国家的公众舆论摆脱了日本当局的骗局走向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国主义以“在乡军人会”等群众性组织为其社会基础,又与天皇制度、神道、“武士道”精神等紧密结合,在近代日本社会,形成一般极其凶恶的势力。日本军国主义以无休止地对外扩张为其特点。扩张需要征服,征服离不开暴力。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与疯狂,是一切战争暴行之源。日本军国主义企图通过恐怖手段,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大规模屠杀,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中国人民停止抵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覆灭。但是,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分子与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南京大屠杀,以及对中国和东南亚侵略的问题上,进行翻案活动。我们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市民记忆中永远无法忘却的一页。 1982年 ,日本教科书事件后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纪念碑相继建成 ,架通了南京市民连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记忆通道。在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中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情感 ,两者相互缠绕 ,共存共生。幸存者对大屠杀的史实记忆刻骨铭心 ,而他们的情感记忆更多的则表现为宽容。南京市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已超越了原始复仇阶段。创伤记忆理应置换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铁证如山触目惊心祭慰冤魂警醒世人———读孙宅巍主编的新著《南京大屠杀》顾兆禄(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南京210001)亘古罕见、惨绝人寰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距今已整整60周年了。60年前发生在南京城的那一幕幕人间惨剧,令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更...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初,吉林省档案馆首次发掘整理并对外公布了一批日本侵华时期遗留下来的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从军"慰安妇"、"731细菌战"等战争罪行的历史档案,引起中外各界的强烈反响。这批档案的发掘整理和公布,对进一步做好日本侵华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大学在日本侵华史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专业力量和丰富的档案文献,有一批优秀的日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抓住战时日本国内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无任何报道、日本广大民众更一无所知大做文章,以此证明南京大屠杀史无其事,乃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的"虚构"。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本文揭示了战时日本当局在日本国内精心采取的种种措施,千方百计阻止与扼杀对南京大屠杀的任何报道与流传,从而严密封锁了南京大屠杀真相,导致了广大日本民众对这一血腥惨案几乎一无所知。日本右翼势力不能正视甚至掩盖这一历史事实,只能暴露他们的的蛮横无理与别有用心。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有无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论者运用参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建制、近代韩国建国历史与战时征兵制等史料,对这一论题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史学分析,得出南京大屠杀期间肯定没有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的结论.以廓清认知,还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外交关系档案揭秘:1937年秋冬的“泛南京大屠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大使陶德在给总统罗斯福的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大使东乡茂德承认,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前就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1938年1月25日,美国国务院接到驻上海总领事高斯就日军暴行的专题报告。这一报告与"广田电报"中记录的英国记者田伯烈关于日军屠杀30万平民的报道的内容完全吻合。美国外交关系档案中记录的来自加害方和第三方的消息相互印证了同一事实: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日军在以占领南京为目标的侵略行动中曾经大肆屠杀中国平民和俘虏。若将第三方档案与其他证据(电报、日记、书)连贯起来就能明晰地看到,日军从侵略中国开始就伴随着一系列的屠杀、奸淫、抢劫等残暴的反人类罪行。不仅"南京大屠杀"真实可信,而且在南京沦陷之前、之后,以及在南京周边地区,日军曾施以大量屠杀中国平民的暴行。也就是说,1937年秋冬,不但存在"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发生更令人震惊的"泛南京大屠杀"。档案及相关记录揭示并证明,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军国主义教育就意味着与犯罪相伴,也注定了日本军人成为罪恶的战争与屠杀机器的必然。"南京大屠杀"并非孤立事件,它既不是日军犯罪的开始,也不是其暴行的结束。  相似文献   

15.
论南京大屠杀的准备、实施和延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世瞩目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有其特定的时空范畴。离开了特定的时间、空间,便不成其为“南京大屠杀”。但是,若要认真界定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与空间,尤其是界定其时空范围的边界,也并不容易。同时,南京大屠杀暴行自身也有其准备、实施和延伸的发展过程。这一完整的发展过程的时空范围,必然要大大超越南京大屠杀本身的时空范围。这就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暴行本身与南京周边地区暴行这样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把南京大屠杀暴行与南京周边暴行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对于完整地认识南京大屠杀的本质及其相关的时空联系,均…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秘密组织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 ,国民政府即公开进行了强烈谴责 ,并于 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员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国民政府秘密组织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 ,是一次正义、成功的对敌工作 ,也是二次大战中绝无仅有的在敌国首都宣传的范例。本文根据对董显光致蒋介石密呈等资料的研究 ,不仅仅是将一个被埋没的历史事实披露于世 ,还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无耻谎言的有力驳斥 :中国政府及人民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强烈反对和抗议源自于日军暴行发生之时 ,这就是历史的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是反人类的种族大屠杀事件。反屠杀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在于教育人们以史为鉴,不忘国耻。但我国转型期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建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日本侵华史,是从战时日本当局,到战后的日本右翼学者与政客,一以贯之的政治宣传和喧嚣,背后隐藏着他们险恶的政治用心和蛊惑人心、颠倒是非的目的。中国人民与世界上主持正义的人士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与人类的正义,与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世界正义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包括日本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日本一些右翼学者与政客推翻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和日本战犯的判决的言论与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中日人民世代友好与世界和平之船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9.
八月十一日,江苏省历史学会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三十七周年学术座谈会”。史学会会长韩儒林教授主持会议,省社联副主席许符实和七十余名史学、法学工作者出席了座谈会。会议谴责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特别是实行野蛮的“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揭露了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中篡改历史的卑劣手法,以及某些军国  相似文献   

20.
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兆奇 《社会科学》2006,13(9):5-44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东京审判是“胜者的审判”,日军在二次大战中的行为被歪曲丑化了;而在所有对日军的不实指控中,“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最大的谎言。由于日方文献在战后遭到了大规模焚毁,而日本又有人不承认事发当时中国和西方文献的客观性,使得这一观点对海外不知情的第三者,尤其是日本民众至今仍有影响。本文通过对日本烬余的相关史料,特别是日本右翼也不得不认可的公私文献的辨析和梳理,基本廓清了日本虚构派布下的迷雾,证明以屠杀为代表的日军在南京的各种暴行,即使仅据日方文献也完全可以证明。同时,本文也概述了历史进程不同于“概念”的曲折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