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歧机”在日语中叫“差别”。而在今天日本,越来越多外国人纷纷抱怨受到了“差别”。即便是美国人,有此感觉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出生的“大相扑”小井。他早在1984年升任二级大力士时就发牢骚说,“如果不是美国人,他早升上了一级大力士。”此话一度震动了美国传媒,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关注。不过后来小井负了伤,战绩每况念下,日本人于是对他的批评不屑一顾。最近,这名优秀的异国相朴手在退休时,又一次谴责:日本在最近10多年来并未作出多少努力来改变对外国人的态度,“差别”现象有增无减。至于来自亚洲邻近国…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日本流行的“日本文化论”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认为天皇是日本文化的中心这一派由三岛由纪夫到江藤淳一脉相承。他们主张否定战后日本的民主主义,重新估价从波茨坦宣言到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历史。二、以山本七平的“日本人论”和最近企业研究提出的“日本文化论”为代表的一派。这一派的基调是大平时代的首相咨询机构政策研究会的报告《文化的时代》中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高度的经济成长,日本就要迎来“超现代”的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文化的时  相似文献   

3.
平成萧条与日本经济走势傅春寰日本经济经过1987~1990年的“平成景气”之后,陷入了长期严重的萧条之中。被称作“平成萧条”的这次经济衰退是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对经济损害最严重的一次。那么,导致“平成萧条”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如何...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实现工业化之后,便一直探索融入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时代”中。如果由目前上溯至六十年代中期,则其时间历程不可谓不长;如果将九十年代日本经济与同期美国经济相比,则其表现可谓相形见拙。“制度性疲劳说”、“复合周期性萧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萧条的原因,但囿于工业经济的背景不可能从今天知识经济这一大背景下解释日本经济转型迟缓的真正原因。本文试图探讨知识经济与日本式经营及其背后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为何知识经济在美国而非日本大行其道,进而促使美日经济在九十年代发生逆转的原因。一、知识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论"、"国民性比较研究"是日本学者热衷的课题,著述繁多。战前和战时的日本御用文人,利用"日本人优秀论"为国内统治和侵略战争造势。战后"日本人优秀论"的钟摆与日本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当日本经济发展迅猛时,钟摆向"日本人优秀"方向摆动,而当经济状况不好时,又摆向相反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银行不良资产与通货紧缩型经济萧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世纪最后1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高涨之后向下曲折的过程,即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泡沫经济所带来的高涨局面后,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而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首先是萧条的长期化和萧条原因的复杂化。日本的经济萧条持续了近10年,成为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萧条。日本各界普遍承认,萧条的超长期化表明它已不是单纯的周期性萧条,而是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合性萧条”。其次,经济萧条或下滑的直接成因都是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萎缩,进而…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经济萧条对东亚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走出金融危机不久的东亚经济近期又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局面 ,甚至有分析认为目前东亚正濒临金融危机的“第二波”。导致东亚经济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其最大市场的美国经济开始“着陆”,但作为东亚第一经济大国的日本的经济走势同样也不容忽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关联度极高 :以往的东亚经济奇迹在相当程度上就是靠日本经济奇迹来带动的 ;近前的东亚金融危机也与日本的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有着密切关系。那么 ,近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恶化甚至衰退将会对东亚及中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呢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以 1 997年 …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历史学家所仅见的”“经济奇迹”;是“自由世界经济基础健全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连美国前商务部长彼得森也表示要“向惊人发展的日本经济学习”。美国这个头号超级大国深刻感受到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压力,社会学家沃格尔撰写了《日本名列第一》一书,谈到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教训”。关于日本的研究,在美国出现了赖肖尔、詹森等一些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家。他们所写的  相似文献   

9.
198 7年 10月 ,在一个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日子 ,纽约股市暴跌 ,美国经济开始步入萧条期。 1988和 1989两年 ,美国有成百家银行因不良债权问题而破产 ,就连 1990年还是美国最大银行的花旗银行的股价也因经营不善跌到了一位数。与之对照 ,为阻止日元升值 ,日本银行于 1987年 2月将再贴现率调到空前的低水平 (2 5 % ) ,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 ,引起了地价、股价的飚升 ,日本经济出现了 6 0年代高速增长期以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在萧条的美国与繁荣的日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情况下 ,美国政治家敲响了警钟 :“冷战结束了 ,输的是苏联…  相似文献   

10.
始于1985年9月的日元狂升、美元猛跌的浪潮,曾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所谓“日元升值下的萧条”,出现了战后第二次严重的衰退。但是,从1987年开始,经济出现了好转,不仅克服了“日元升值下的萧条”,而且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分析日本经济由“日元升值下的萧条”转入“日元升值下的繁荣”的原因,除了日本经济自身的韧力及日元升值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日本政府和企业所实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措施及它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效益。目前,这种结构调整仍在进行,并出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日本经济回升的特点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在渡过 1 997— 1 998年度“战后最严重的萧条”后 ,于 1 999年度第一季度开始显现回升势头 ,迄今这一回升势头已持续了约 2 0个月。与以往历次经济回升过程相比 ,此次回升显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 ,且这些新特点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未来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回升的前景。关于此次日本经济回升的前景 ,日本政府和民间研究机构多持乐观态度 ,而事实上有多种重要因素直接对日本经济回升形成障碍。一、回升前的严重萧条  当前日本经济的回升过程是在 1 997年度开始的经济萧条于 1 999年初跌至谷底后开始形成的 ,此后在回升…  相似文献   

12.
泡沫破灭后日本的经济走势及其对东亚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纪 90年代初 ,随着由股价、地价暴涨支撑的经济“泡沫”的破灭 ,日本经济陷入了空前严重的长期萧条之中。长期萧条不仅使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各主要层面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 ,而且还使其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其主要后果之一 ,则是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处于低迷状态。一、泡沫破灭后的经济长期萧条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半期 ,日本经济曾出现了被称之为“平成大型景气”的持续快速增长 ,如在 1 987-1 990年的 4年里 ,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 4.2 %、6 .2 %、4.8%和5.1 % ,既明显高于其本国 70年代中期以来步入低…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及其重新活跃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一、投资调整的现状及其原因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曾出现过迅速发展的局面,并一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陷入“泡沫经济崩溃萧条”,其...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得克萨斯州一家电视机厂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老板焦思苫虑,最后决定请日本人来管理这家工厂。日本人上任后,一连使了三招,看似“雕虫小技”,却令美国人惊讶不已。第一,把职工们召集在一起,不是指责嘲笑他们,而是邀请他们聚首喝咖啡,还赠送给每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日本经理说:“你们看看,这么脏乱的环境怎么搞生产呢?”于是大家一齐动手,清扫、粉刷了厂房,工厂面貌为之一新。第二,  相似文献   

15.
论日本地价高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孙执中侯王君然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战后日本经济也经历了两次较长期的经济萧条:一是在两次石油危机之间,即1973~1979年,经济出现滞胀,其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6%,①略低于美欧...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随着美日矛盾的发展,如何制定一个综合的对日战略,成了美国朝野的热门话题。不同观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逐渐形成了3个战略思想流派:“联合战略”论、“美日合作”论和“日本威胁”论。本文试从外交、经济和军事3个方面探讨上述3派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樊勇明 《日本学刊》2003,(1):113-129
“哭穷”。“衰败论”、“转型论”和“哭穷论”各执一词 ,孰是孰非一时难下定论。但这三种观点中都不排斥“调整”一词。日本经济需要调整 ,也确实在进行调整。调整正在从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同时展开。由此可以认为 ,应该认真地看一下日本经济在调整什么、用什么方法调整及调整出了什么结果。弄清了这三个问题之后 ,方可对日本经济的走向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一、政府主导型不完全竞争“政府主导型不完全竞争经济体制”曾是昔日日本经济辉煌的体制保障 ,同时也是当今日本经济不景气的体制根源。“政府主导型不完全竞争经济体制”主…  相似文献   

18.
书讯     
大量有关日本经济发展的论著,往往只论及事物的前半部分,即日本经济如何从废墟中恢复过来,并飞速发展,使日本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然而,很少有人注意探讨石油危机以来的日本经济衰退。其实,正是这种衰退标志着日本经济飞速发展达到顶点,日本经济从此开始了缓慢增长的过程。作者在论析日本经济的发展时,出色地处理了三个平衡。和大多数同类其他著作不同的是,作者在书中首先回顾了日本经济的历史发展。不仅注重战前经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7月 4日 ,日本的“会社 (即公司———译者 )主义”敲响了晚钟。这一天松下电器公司通知工会 ,公司将扩大提前退休制度的适用范围 ,对象是五大核心公司 1 0年以上工龄、5 8岁以上的 7万名职工。过去 ,即使日本经济处于最严重的萧条期 ,松下公司也奉行“宁肯生产减半 ,也不减人”的政策 ,面对销售额锐减 ,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并没有选择裁减人员的方法 ,而是要求职工放弃休息 ,全力进行产品推销 ,卖掉积压产品 ,迅速恢复生产。松下幸之助还在公司内创立了“事业部”制度 ,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这种商业模式被誉为日本式经营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D.奈斯比特和P.阿伯登新近出版了《2000年大趋势》一书。本文摘自该书第一章——90年代的全球经济热。90年代的经济热将不是由某一种因素,而是由多种因素的同时作用、由从未出现过的向建立统一的世界经济,即“全球经济”的迅速转变所引起。可以说,不存在单独的美国经济。美国驻日公司的资产数额达到810亿美元。这是哪个国家的经济呢?是日本的?还是美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独的欧洲经济、苏联集团经济和第三世界经济也将不复存在。当然,也有一些悲观的预言家,他们从罗马俱乐部成立并作出第一项预测《增长的极限》(1972年)时起,一直在预言世界的末日。但是,能源枯竭、经济萧条的预测并未应验。当前,国际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并已超过政治联系而占据更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