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邢爱芬 《国际论坛》2011,(4):44-49,80
近年来海外中国公民人数激增,与此同时,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复杂多样。加强对海外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不仅是外交工作的重大职责,也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当前海外中国公民保护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统一的立法,2009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是我国进行领事保护立法的初步实践。该《意见稿》有其重要价值,也存在明显不足。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外交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立法是当前我国领事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夏莉萍 《国际论坛》2023,(1):54-68+156-157
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预警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海外中国公民是中国领事保护的服务对象,他们的反馈意见对于了解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现状及研究如何改进非常重要。对海外中国公民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和与有关人员的访谈结果表明,“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企业和公民个人”五位一体的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成效比较明显。中国官方渠道发布的海外安全提醒受到海外中国公民的广泛关注;公民个人掌握了基本的安全保护知识,团结互助的意识较强;公民团体搭建了安全信息交流和预警平台;海外中资企业采取多项预防性措施保护海外员工安全;中国驻外使领馆与当地海外中国公民之间的联络渠道比较通畅,紧急信息的传递有所保障;海外中国公民团体在应急处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紧急求助渠道多元化。未来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可改进的方向包括:建立相应的监管或惩戒机制以强化海外安全提醒的实际效用;细化海外安全提醒信息发布并建立相关的公众反馈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更加科学地防范海外安全风险;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12308热线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挖掘非政府力量参与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潜力等。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下,领事保护工作的有序化与企业和人员"走出去"的无序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中国在中东利益的拓展、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主体日益多元化以及中东热点问题久拖不决,使中国的领事保护面临新挑战。中国政府秉承"外交为民"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领事保护,倾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撤侨行动是领事工作的重点,体现出中国的"整体思想"——通过自上而下的动员整合政府部门、驻外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维护海外公民人身与财产安全。2011年中国从利比亚撤侨体现出中国内外统筹、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在中东领事保护的经典案例,推动了中国中东外交能力建设。在中东领事保护体系建设中,中国应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与善后机制,与中东国家签订领事条约,参与中东安全治理,探索领事保护的社会化路径,利用中国中东整体外交的"组合拳",构建"大领事"格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快速发展,赴非中国公民人数日增,中国公民在非遇险遇袭之事件亦明显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公民遇险国。随着中国国家利益逐渐延伸于世界各遥远之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增大。中国公民在非洲究竞面临哪些安全问题挑战?中国公民应该采取何种防范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中国政府又该如何加强和改进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准确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对中非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之下,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合法居留权、合法就业权、正常教育权及回归祖国权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理念和"内外联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是我国海外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有力保障。疫情不仅放大了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原本面临的一些挑战,更带来了新问题。保护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对外需应对污名化带来的舆论压力,对内面临着平衡海外公民合法权益保护需求和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难题。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资源和手段有待丰富和拓宽。为此,应积极提升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有效应对污名化问题;在采取有关疫情防控措施时,充分做好舆论铺垫及公众解释工作,尽量减轻社会压力;除增加外交人员编制外,还应创造更多机会,鼓励非政府部门参与;提升海外中国公民通过多种方式如商业途径和法律手段维护海外公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海外中国国民权益保护的国际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导致海外国民保护的客观需求迅增,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促进了国际层面个人权益保护的发展,中国政府的职能调整在外交领域促生"外交为民"理念,需要有效承担海外国民权益保护的重任。外国人待遇是确定海外国民权益的国际法基础,属人管辖是国籍国保护在外国民的国际法依据。海外中国国民权益保护的途径首先是受害人用尽当地救济,其次是起到预防与协助作用的领事保护,而外交保护、国际人权保护只是补充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化变革包括保护机构的多元化、保护程序的机制化和保护手段的法制化等。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变革的根本原因。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对保护海外公民权益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变革的进程。同时,这些变革措施也是中国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田慧 《华人时刊》2012,(4):16-17
据外交部统计,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全部出国人数加起来只有28万人次。而2010年中国仅出境人员就突破6000万人次。目前,有16000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近200万学子在海外求学。打开外交部网站,"海外安全"栏目下,各类型的安全提醒及警示累计达上千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面广且情况复杂,有的政局不稳、法治环境恶化,侵害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强化海外公民权益保护专门机构建设以及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但是我国海外公民权益保护依然遭遇诸多法治困境,从而直接减损了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效果。对于沿带沿路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法治困境,现实呼唤从理念、机制、立法与司法等方面寻找破解方法。法理困境的出路需要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断强化中国公民海外的法律地位,合理协调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的冲突;机制困境的突破依赖于其内在统一性的建立和创新;立法困境的出路在于制定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上位法和专门法,并采用灵活方式推进国际公约的创制;司法困境的克服重在提高司法的有效性,清除当地救济障碍,消除国际社会偏见。"一带一路"建设势必开启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新里程,唯有多方略与多路径破解困境,才可进一步强化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法治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基本形成体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远不及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生态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消失正在不断的减少。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借贷作为我国较为普遍的一种行为,其合同效力历来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无效。但无论是从法理分析,还是从我国现行立法规定来看,否定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效力均缺乏正当性基础。立足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对企业间借贷合法化进行利弊分析,可以得出,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应回归契约自由、金融安全、诚实信用等基本理念,明确企业间借贷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与利息返还标准,同时通过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和国家外部监管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企业间借贷的法律保障机制,引导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有序开展,不失为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流通产业快速发展,并显现出网络销售迅猛增长、外资零售企业快速扩张、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加速的变化趋势。国内流通企业应直面竞争加速整合,向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拓展;传统的店铺销售模式在网络销售的竞争下应调整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模式;大型商业与物流企业应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努力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流通渠道,以提高中国商品的出口收益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而服务业却没有像预期中那样实现同步增长,这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相背离。基于2007年中国和美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中美服务业的最终需求结构、制造业的服务需求程度和结构以及服务业的自身需求程度和结构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实证考察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需求方面的成因在于:其一,国内最终需求尤其是私人服务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很可能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此外,我国服务出口需求结构过于单一,内外发展不平衡;其二,虽然我国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但是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以及对服务的需求结构却明显低于美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并没有实现良性互动;其三,我国服务业各部门内部自身需求不足,服务业的自我加强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银根收紧效应在2010年以来传导到中小企业,在信贷额度受限的情况下,银行首先减少贷款,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融资成本,加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导致钱荒、电荒、用工荒和高成本、高税负共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连同油荒、气荒、煤荒以及水荒的作用叠加,更使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政府应加快金融业对中小经济的开放,将更多精力与资源用于解决中小企业的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管理的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评估三个方面对当前知识管理的新发展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第二代管理思想、双循环管理模式和以知识增值为基础的评估标准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老龄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对老年设施、商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且我国老龄产业起步较晚,因此,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投资不足、发展水平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阐释了个人信息的概念、属性与特征,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在民法的"隐藏"保护,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概括"保护,刑法的"限制"保护,行业自律的"弱效"约束方面的不足,提出在民法中确认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权,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刑法中个人信息犯罪的犯罪构成以及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