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识课是讲授每个公民必备常识的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从人文选修课转为通识必修课是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机遇。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即语文能力的训练。大学语文通过走向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是吸引学生来学,发展大学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改变了传统"黑板+粉笔"式的大学语文教学,使其走向多媒体大学语文教学和网络化大学语文教学,从而延伸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讨论了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含义及目标,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目前状况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若干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万春  杨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36-139
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日益被边缘化,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独立的价值体系与标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终极意义,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与实验的总蛄,首先介绍了大学语文在中国大学开设的历史情况,探讨了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高校应切实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在全员、全程、全方位方面均实施得不到位。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基础建设师资队伍、以“全程育人”为依据构建大学语文课程育人体系、以“全方位育人”为指导促进其他教育载体协助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等路径,能够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春  杨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1):131-134
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日益被边缘化,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独立的价值体系与标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终极意义,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与实验的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实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它的学习和实践与生活紧密相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个性的褒扬和提倡,同时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些特点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最佳"田地"。根据生命化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大学语文生命化教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些年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背景的分析,论述了大学语文沦为"鸡肋"课程的原因;以此为出发点,从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三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目标;并从教材、课程、教法和考试等角度提出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指出大学语文教学只有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走应用型教学改革之路,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存在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大学学科中,大学语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科.20世纪80年代初,匡亚明等一批有识之士奔走呼号,大学语文复归大学课堂;90年代,大学语文再次被边缘化,几近淘汰出局;新世纪之初,各种对该学科的质疑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有极端主义的声音要求直接废黜大学语文.但在学界内外,也有许多专家学者据理力争,认为大学语文有其不可替代的学科价值,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该成为大学必修课.争议在全社会迅速扩散,引起多方关注.2006年9月,大学语文进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政策性的引导,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根据这一精神,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或削弱.大学语文界和出版界再次集体兴奋.活跃在当代学界的学者专家重新聚焦大学语文,对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百家争鸣,并纷纷开出自己确认的对症良方.商业嗅觉灵敏的各家出版社争相组织学界名家重磅出击,所推出的一些教材对传统的大学语文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新设计.其中有的代表了传统编写模式;有的高举文学大旗,代表了纯文学模式;有极力标榜人文教育的人文新模式等等,这些教材对大学语文学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但也存在可商榷之处.比如教材中,文学与人文两者对大学语文的越位,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语文面目可疑.  相似文献   

12.
重人格培养是世界教育和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当前教育现状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格培养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途径,分析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人格培养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大学语文是学习专业知识所必需的基础课到目前为止,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十分普遍,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对促进专业学习起了很大作用,逐步扭转了过去曾一度出现的学生入学后不适应专业学习的被动局面.实践证明,大学语文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人们对大学语文教学至今还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其中最突出的观点是: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中学语文的补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生中持这种思想的人不是少数.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人心动摇,抱着一种临时应付观念.如不彻底纠正,这种思想还会继续危害大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30多年来,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其对美的鉴赏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对课程的界定存在分歧。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加快理论研究的进程,促进学科独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教材语言的特点来探讨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问题.首先,结合教材语言的基础性与功能性特点来分析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结合教材语言的有线性、有序性、通用性与专业性特点来具体探讨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问题;最后,结合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特点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来谈谈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中照本宣科、老生常谈、缺乏创新等现象比比皆是;此外,大学生也因就业压力等社会现状而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缺乏热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本文就大学语文的学习教育如何面对传统的应式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问题进行了思考,论述了大学语文也同样需要创新,需要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学语文“高四”型和“研究”型两种教学法的分析,认为前者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方法,后者又远离公共基础课要求,大学语文的特殊定性和定位即人文性和基础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教法的特殊性,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沉闷、呆板、价值取向不明、学生厌学等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同的价值取向,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月,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5]36号"文批准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项目。2008年4月,大学语文系列课程被郑州轻工业学院确定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同年,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小组和新教材编写小组成立,并在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启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工程,大学语文教改项目被列入2009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随着十余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及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不容否认的区别;大学语文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