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不能做有钱人的后代,那就做有钱人的祖先——深圳打工者语录"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使你踏步;"干多少活,挣多少钱"使你进步。——某老板对员工的攻心术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流传甚广的励志名言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母亲要去外面打工,孩子的父亲去送她,孩子也跟着.孩子牵着母亲的手,问着说:"妈妈,打工的地方很远吗?"  相似文献   

3.
我们夫妻俩一直在城市打工,孩子6岁时,家里老人照应不了,我们就带到打工的城市让他上学。一家三口省吃俭用租了个一室一厅的房子,睡在一张床上。如此这般,我们夫妻的"性福"生活就变成了"性苦"生活了。一天晚上,待儿子睡着之后,丈夫用脚尖绕过儿子的身子向我发出"性号"。我不  相似文献   

4.
海外学子国外求学,不可避免地与钱打交道,大到吃穿住行,小到柴米油盐,为了不让父母负担过重,很多留学生通过打工、创业等方式,赚钱贴补日常开销。这就要求对留学国家的打工政策有足够了解,打工要合法。在不允许校外打工的国家,不少院校会适当提供校内打工的机会,这也能帮助留学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相似文献   

5.
偶然的灵感促使她创办了全国首家"电话吧","电话吧"的经营新颖别致,常有绝招。经营者充分把握了年轻人的消费时尚,抓住了他们的消费心理,通过让他们利用电话聊天、交友,竟然日进斗金,财源滚滚。打工嫂突发奇想开创"电话吧"李琴打工的历史算起来有些年头了,这位34岁的女子高中毕业后,就来到重庆一家餐馆打工。那时,李琴在餐馆干的是洗菜、刷碗、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后来李琴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小"李琴面馆"。尽管面馆简陋挟窄,但清爽卫生,加之她把普通的重庆麻辣味道做到了极致,因此,面馆一开张就受到了山城平民百姓的欢迎,月收入1000多元。这在当时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相似文献   

6.
正4月18日,那个曾经说"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狱了。在周某家门口,停了多辆保时捷和玛莎拉蒂,30多家网红公司要跟他签约,其中有一家直接提出:200万签约,综合开发加直播提成。甚至还有人提出300万竞价,鉴于周某提出过不想打工,所以把他当老板来看,采用"合作"的方式。如此荒诞!  相似文献   

7.
李蕊娟 《伴侣(A版)》2021,(11):46-48
打工返乡,当上"悬崖蜘蛛人" 今年55岁的解一香,是重庆市云阳县岐山村村民.她和丈夫吴贵生结婚不久,就离开老家到重庆打工谋生.夫妻俩干的可不是普通的活儿,高楼幕墙安装、外墙玻璃清洗和高空粉刷等,都是非常危险的高空作业. 解一香笑着调侃,他们的工作都是"不接地气"的."只要你不害怕,害怕的就是别人."刚开始在半空中干活儿,他们的心脏简直要跳出嗓子眼,浑身发麻、无力.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从容,夫妻俩逐渐适应了"蜘蛛侠"的工作.其后历经20多年的风雨打拼,他们辗转成都、武汉等七八个城市,早已是这一行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8.
"我要写首诗给我们的爱情,就像现在,鲜花穿过春天的木门,把浪漫洒满我们亲手筑起的小屋。就像蝴蝶,左翅上居住的是你,右翅上是我……"——本文男主人公蒋明致妻一名正在福建打工的四川男子蒋明,因难耐贫穷而纠集一帮工友策划抢劫老板,正当他准备实施犯罪时,突然接到妻子黄桂英累计写来的3封家书,从而使他彻底放弃了犯罪的念头。蒋明边打工,边读书,边写诗,现在不但成为外企的高级主管,还出版了诗集《带着诗歌去流浪》,成为打工族中颇有名气的诗人。2008年1月10日,在蒋明的新书首发式上,面对记者们闪烁的镁光灯,他紧紧地搂着妻子,发出了幸福的哽咽声:"老婆,那一年,我多亏有了你。"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这样一个打工仔,从开始打工的那一天起,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当老板。为了锻炼自己,他每当在一家公司创下丰厚的业绩时,就主动放弃来之不易的待遇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十年时间,他"炒"掉了四个老板,并最终把自己"炒"成了老板,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放弃出国机会,他"炒"掉了第一个老板这个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年轻人叫贺鹏飞,安徽省宿松县人。1993年,贺鹏飞高中毕业后,带着200元钱随南下打工的人流离开了家乡。当时,打工的人大都往广州、深圳一带跑,精明的贺鹏飞没有随大流,而是独自来到浙江沿海城市——温州。他想,温州的大学生相对较少,自己的机会应该多一些。事实也是如此,贺鹏飞在职介所很快就找到一份搞销售的工作。他认为搞销售挑战性强,适合自己的性格,也更能锻  相似文献   

10.
为谁而工作     
有两个QQ好友,他们在个人资料中"工作"一栏里分别写着"为党打工"和"为老板卖命".我一猜就知道,前者是个国家公务员,后者原本就是一个打工仔.  相似文献   

11.
成北 《老年人》2015,(3):26-27
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快言快语,74岁的周平芬老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因为热心公益,关爱他人,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雷锋妈妈"。2014年5月,周平芬被株洲市评为"感动株洲十大人物"。4元钱引发的感恩之旅周平芬出生于湘潭农村,被养父母抚养成人。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生活困难,湘潭人时兴"走江西"——到江西的一些矿山、工厂或林场去打工,谋得一口饭吃。1960年,年仅19岁的周平芬也来到江西,先后在宜春、萍乡的化工厂、钢铁厂和煤矿打工。  相似文献   

12.
正那天和几个同事小聚,因为父亲节将至的缘故,大家不知不觉就聊起了各自的父亲。有公司"第一潮男"之称的80后小陈,首先讲述了他和父亲的一段往事:读大一那年的寒假,他回家过年。没想到返校那天,父亲突然提出,要跟他一块走———去他读书的城市打工。他用诧异的目光打量着父亲,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伴读"这种时尚字眼和眼前这个满脸沟壑的中年男人联系起来。但7岁就失去母亲的小陈,深知父亲的倔强,只要他决定了的事,那是断  相似文献   

13.
隔壁的初三     
打工子弟们的心里话是:"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但现在上海实施的职业学校政策,却意味着打工子弟未来的人生出路已提前"被选择"了,只能当"厨师、美容师或服务员"。  相似文献   

14.
一位翻砂工人辞职去打工,凭一把鞋刷打拼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同时还娶了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如今,这位拥有大学学历的"擦鞋匠",成了国内擦鞋店铺注册商标的第一人,他打算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建立自己的擦鞋连锁店,争当中国的"擦鞋大王"。主动辞职,外出打工寻找人生新坐标1993年8月,21岁的罗福华从四川省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军工企业当了一名翻砂工。罗福华总觉得工作与自己所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不对口,于是产生了外出打工的念头。1994年3月19日,在与父母商量后,罗福华到单位办理了有关手续。随后,他从达县市乘火车来到成都,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罗福华到成都不久,刚好遇上某信息台招聘工作人员。为了解决暂时的生存问题,他没有过多考虑就报了名。罗福华过五  相似文献   

15.
"卖蛤蜊油?异想天开!如果我告诉你,一个河南打工妹用这个念头一年赚了200多万元,你会怎么想?"●法国打工,中国女孩发现商机黄亚梅是河南省息县人,今年25岁。1996年,黄亚梅的父母离开老家,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以收废品为生。他们站稳脚跟后,就把女儿黄亚梅也接到身边。在南宁,黄亚梅  相似文献   

16.
求援窗     
花季女孩要求助《爱》刊:我叫曾娉,女,1992年4月17日生,家住湖南省新化县洋溪镇大范溪村第三村民小组003号,初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想帮家人减轻负担,于2009年7月22日在"湖南中南大学湘雅第二附属医院"检查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后被该院血液科收治。我家很贫困,只靠爸爸在工地打工挣点钱,还要供弟弟妹妹读书。现在,妹妹因为我的病已经辍学了,爷爷已年过七旬,  相似文献   

17.
三木 《老年人》2012,(4):14-16
今年21岁的孟佩杰,是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她是带着全身瘫痪的养母迈进大学校园的。在同学们享受着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时,她不仅每天要学习和照顾养母,还要四处打工撑起这个"临时"的家。她的孝心  相似文献   

18.
孙曙峦 《职业》2014,(1):36-36
裸辞,指的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不考虑后路,也意味着离开的决然。岁末,职场玩"裸辞"的多了起来,记者从第十二届技能人才招聘会获悉,辞工多起来的情况较往年有所提早。一些打工者开始考虑辞工,有的上班几天、十几天就不干了,什么都不要了。对职场人士来说,岁末有着特定的含义,那就是"年终奖";看在钱的份上,就算委曲求全,一般打工者也要坚持到底,拿到年终奖再辞职走人。然而,"裸辞族"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职场"潜规则"——为了辞职,他们可以抛弃一切。他们的"抛弃",让用人单位目瞪口呆,难以理解。长期以来,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一直  相似文献   

19.
姑娘十几年前从一个小县城到重庆打工,谁能想到,几年后的她偶然发现一个商机,从此她一直向着目标追求,终于拼成一个身价千万的富姐。她就是重庆爱家浴化有限公司的年轻老板李虹。异想天开:打工妹造"人工温泉"1970年6月,我出生在重庆梁平县—个偏僻的山村。因为家里特别穷,我没能读完初中就到重庆打工,村里很多人也都外出找活路。1991年9月,我到重庆后,因为文凭不  相似文献   

20.
放弃上大学,小伙要去卖房子 1990年10月,陈曦出生于四川武胜县万隆镇.7岁时,他刚上小学,爸爸便去了重庆打工,可每年所挣的钱仍无法供两个孩子上学.就这样,哥哥陈浩上完初中后,主动提出要和爸爸一起去打工. 当时陈浩已被广安一所重点高中录取,可他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并叮嘱弟弟说:“好好读书,哥哥往后供你上大学.”然而,2009年高考,陈曦只考上了一所三本学校.尽管一家人都很高兴,但陈浩很快发现弟弟脸上有几分落寞:“哥,我不打算上大学了……”陈浩大吃一惊:“没发烧吧,你说什么胡话?”于是陈曦对哥哥吐露心声说:“去上一所三本大学,往后毕业,工作会很难找,还是要四处去打工,这几年不就白上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