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部全体:大家好!我想,可能我是这本杂志的最老读者了,今年六十五岁,是一名退休职工,平时喜欢看杂志,说起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竟然很喜欢看你们这本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尤其是喜欢看里面的那些故事,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相似文献   

2.
杜伟 《可乐》2010,(8):M0003-M0003
我喜欢看《可乐》,里面的文章很好,拦目也不错。每次看完一期,我就开始盼望下期早点上市。 记得在校时,里面的许多文章都被我校的校刊、广播台选用。在校园里,大家看得最多的是《可乐》,一期杂志有很多人传着看。  相似文献   

3.
一生的朋友     
我正读高一。以前我从不看杂志,对杂志也不感兴趣。进入高中后,班主任建议我们买一些杂志阅读,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我就买了第一本杂志——第52期  相似文献   

4.
有你不孤单     
程燕妮 《可乐》2010,(2):M0002-M0002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忙于功课,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就是看《可乐》。 我是从去年开始迷恋上《可乐》的。我很喜欢看杂志,最初在报刊亭发现《可乐》时,并没怎么注意。后来通过阅读,我发现,她与其他杂志有天壤之别,里面的许多故事对我有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读者说     
《女人世界》2008,(5):12-12
编辑您好: 虽然我是女人,但也和男人一样喜欢看美女。一直很喜欢贵杂志的封面,模特都很漂亮,更能看到读者喜爱的明星。看着她们我就有动力减肥。再接再厉哟,支持你们!!  相似文献   

6.
女人信箱     
《女人世界》2007,(1):12-12
编辑你好!偶然机缘,我接连阅读了最近的两期杂志。“报纸卖新闻,杂志卖观点”,从《女人世界》里,我感到这是本观点“够分量”、“够真实”的杂志。尤其是贵刊十月期发表的封面文章《整形,美丽还是陷阱?》,看后让我明白很多问题。真的很喜欢贵杂志这种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  相似文献   

7.
谢连 《可乐》2010,(10):M0001-M0001
我是一名高中生,学习辛苦,从来不看杂志。我认为看杂志是浪费我本就不多的空余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同学们都在看《可乐》,里面一篇文章让我产生共鸣。从此,我喜欢上了《可乐》。  相似文献   

8.
周肖梦雅 《可乐》2010,(12):M0001-M0001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半年前,报刊亭的阿姨推荐了这本杂志给我。看到书名,我便不觉一笑,想来她一定有让人快乐的魔力。此后,我每期必看。  相似文献   

9.
在线     
我看《新华航空》一年来,基本上收藏齐了2006年全年的《新华航空》。这本航机杂志的"年龄"不大,但是影响力不算小。工作原因,我经常乘坐海航的飞机。实话说,"云上的日子"对于轻微晕机的我来说不太好过,但航机杂志是要看的,当然美女也照看不误。  相似文献   

10.
呵呵,我从朋友那儿看到《可乐》,觉得名字挺特殊的,看了看内容,发现不同于其他杂志。言情占大部分,是其他杂志的一贯作风,这样编辑倒也没错,因为言情现在很受青睐,想要畅销,必须符合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中国农村》2009,(3):4-4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直很关注农村生活的发展变化,你们的杂志已陪伴我几年了。生在农村,长在城市,那里永远留着自己的家。有时候翻阅你们的杂志,我都会细细地看,试图从中去找寻家乡的足迹。因为那里还有我深爱的家人和亲友。  相似文献   

12.
编读语录     
《人生与伴侣》2008,(2):66-66
若水你好: 偶然问看到了你们杂志,很漂亮的一个恋字,但这个字又很不小心以及很不负责任地触及了我心底的一些往事。也是偶然问看你坐在这里亲切地回答问题,于是就想给你写点东西,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你就权当日记看看,我不奢望你能做出什么完美的答复。  相似文献   

13.
黄恽 《金陵瞭望》2008,(19):69-69
我不研究张爱玲,不过在看旧杂志的时候也留心一点张爱玲的讯息,从是没见过别人说起的,我就摘录下来。因为不研究张爱玲,所以很少浏览已经热了几年的“张学”,每在书店看到到足以汗牛充栋的有关张学的著作,无不抱有深深的敬意,却无意去费心翻一下,  相似文献   

14.
彭龙富 《百姓生活》2011,(10):17-17
吃过晚饭,女儿窝在沙发上看一本已翻过N遍的漫画杂志。我心里泛起一丝不快,但转念一想。看书总比看无聊的肥皂剧要好,因此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没想到,这转瞬即逝的一念却没逃过女儿的眼睛。她说:“爸爸,我现在看书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只看图画,现在是看文字。”  相似文献   

15.
朱天心 《社区》2010,(29):4-4
三十几年前,还在念大学的时候,我和一些好朋友办一个杂志.面向社会发行。我们的平均年纪大概是不到20岁。社会上这么多文学刊物,还有那么多好看的杂志.谁要看一个近乎是校刊这样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四处去推销。那时候,我是相信阅读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4,(3)
正我接触《老友》是1993年的事。那年,我从乡中学调到樟树市教育局工作。有一天,我发现收发室有一本从没见过的杂志——《老干部之友》,便拿到办公室看起来,看完觉得很适合老年人阅读,就送给了离休老局长黄时干。没想到第四天,黄老到办公室来找我,要我再找几本。他还说"这才是我们老年人看的好杂志……"又过了七八天,几位退休干部也来向我要《老干部之友》。我带着疑问去问黄老,他说:"我只看了一本《老干部之友》,就被杂志中的文章打动了,我从中找到了离休后  相似文献   

17.
余平 《新天地》2012,(1):40
父亲家在6楼,他中风后就很少出门了。我去看父亲时总会送他一些营养品,当然也会按父亲的叮嘱给他带几份杂志。父亲对我送的水果、豆奶、芝麻糊等吃的似乎不太"感冒",却对我送的杂志情有独钟,父亲称之为"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8.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文章发表後,我想把杂志送给赵朴老。恰好淮淮的妹妹鲁鲁从南京来,要拜访赵朴老,我便随她们姐妹同行。到赵朴老病房时,夫人陈邦织阿姨还没来,只见赵朴老正捧著一本《孙过庭书谱}},专,D致志地看著,一面看,一面不时用手指在写字台上点点画画。我们在他背後站著看了一会儿,才和他打招呼。知道口山名字由何而来吗7“钱锺口的渊掷学纤真是T得”我递上了刊有赵朴老文章的杂志,那期杂志的整个封面,是一幅赵朴老伏案执笔的大照片。看著封面,赵朴老忆起照片是1995年在无锡拍的,彼时是被邀去参加…  相似文献   

19.
邓勤 《社区》2009,(36):59-60
在美国这么多年,我对房地产一直很感兴趣。平时去买菜,常常随手拿些售房及建房的杂志。闲时,也会和老公一起去看建筑商的样品房,或去看卖房子的二手房。这样既欣赏了新房的潮流和格局,又看到了不同人家的家居风格。因为有了这么一点点资本,  相似文献   

20.
北岛 《可乐》2011,(9):32-32
我是靠说相声在全校出名的。记得那段子叫《乱形容》,我先在收音机里听过,后来从《曲艺》杂志上找到原本,查字典把生字一一注音,背得滚瓜烂熟。登上操场讲台,我头皮发麻,腿肚转筋,心中默念:“就把台下当成一块西瓜地吧。”果然灵验,我口若悬河,一发不可收拾,把听众都给逗乐了。一周内,我成了全校名人,无数目光迎来送往。一周后,再没人多看我一眼,有失落,也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