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杨方 《可乐》2010,(4):28-28
敦煌莫高窟前面有一条党河,河对岸有一片稀疏的塔林,那是僧人或道士的墓塔。其中一座比它身后的众多墓塔都高大,位置也最显著。塔背后刻有墓志铭,走近一看,原来是敦煌文书的发现者王道士——王圆篆的墓塔。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行十余人到河津办事,无意间听到一件奇事:在离城不远的康家庄有一座比世界名塔——永济县莺莺塔回音效应还要好的回音塔。于是,我们在“河津县文物通”——原县文化馆馆长董波同志的引导下前往参观考察。 出城向北,再东,经山西铝厂厂区主街,再向东北,便到了康家庄。镇风塔,就耸立在这个庄的西北角。塔呈平面方形,密  相似文献   

3.
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古墓葬名单内,编号167的是辽阳汉晋壁画墓群。墓群分布在辽阳北郊。其中北园墓的壁画可见痕迹,迎水寺和南林子二墓破坏无遗,而棒台子(一座)、三道壕(四座)、上王家(一座)、道西庄(一座)规模较大的七座墓,则保存较好。这些墓有大有小,基本结构相似。墓室用南芬页岩大石板建造,上面都有高大的方锥形封土。大墓长约八米,宽  相似文献   

4.
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座仰韶文化墓葬,可以说是近期最受人注目的考古发现了。除了报纸上报导以外,有关发掘简报竟在三种考古刊物同时发表。这样的情形,近若于年来还没有见到过。 这座不寻常的墓葬,是西水坡45号墓。西水坡遗址位于今濮阳城内西南角,1987年夏被发现,随即开始发掘。秋天,45号墓已经揭露,当时“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于安阳举行,有些学者闻讯前往参观,均传为奇觏。今年开春,消息在报端刊出,由于墓中现象被称为天下第一龙,成为尽人皆知的新闻。 45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墓,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为仰韶文化灰坑所打破,因而时代是清楚的。墓主是一个壮年男子,遗骨在墓室中间,头向南,仰身直肢。随葬有三个人殉,分别在墓室东、西、北三面的小龛内,也都仰身直肢。西、北两个人殉,双手都背压在骨  相似文献   

5.
试论罐山汉墓中的彗星图魏仁华,韩玉祥罐山汉墓①,位于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东南里许的罐山东北坡上,座南向北,砖、石结构,平面呈"T"字形,由一前室、两耳室和一主室四部分组成。墓内刻画像石8块,主要用于墓大门和主室门部位,画像内容有:熊(方相氏)戏二龙、白...  相似文献   

6.
通榆县兴隆山公社鲜卑墓葬出土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九年五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通榆县兴隆山公社清理了一座古墓。古墓位于公社所在地西北六公里的小山岗上。这座墓是长方形竖穴土扩墓,未见有葬具。墓内并列有四具人骨,皆仰身直肢,头向西北,并随葬有马、牛、羊等动物碎骨。墓葬内清理出随葬品有三百余件。种类有石  相似文献   

7.
竺柏岳 《中华魂》2014,(8):56-57
正春阳的光芒投射在柳絮吐穗、麦苗葱绿的关中平原上,我与妻子在外甥女婿的陪伴下,驱车拜谒西汉名将霍去病墓。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城东15公里的汉武帝刘彻墓——茂陵东500米处,属于茂陵陪葬墓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古阿旗东沙布台乡宝山村西发现的两座辽代早期壁画墓,墓主人一是耶律阿保机的近亲,一是来自中原的与耶律氏有姻缘关系的女性。两座墓均应为公元923年建造,结构完整。墓内壁画内容丰富,再现了契丹早期社会风貌,反映了中原与北方文化的融合,展示了晚唐辽初时期高超的绘画技巧。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北镇县与义县接壤的地方,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医巫阊山,高达八百六十余米。山上群峰侧立,山旁迭峦起伏,是我国东北地区三大名山之一。每当游人览此胜境,乘兴漫步旷野,总会忆及曾在这名山脚下,有一座契丹王子墓。墓中埋葬着终生响往汉族文明,诗词书画全能的辽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定远县和灵璧县各有一座“虞姬墓”,前者在淮河南,后者在淮河北。本文考证,南虞姬墓始见于初唐文献,北虞姬基始见于北宋晚期文献,两墓都不是虞姬真冢。所谓“南虞姬墓”应是西汉东城侯刘良(淮南王刘安之弟)墓。虞姬被埋葬之地应在垓下。  相似文献   

11.
芦蒲革命烈士纪念塔是盐城市境内一座气势宏伟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之一。该塔高耸于阜宁县境内的芦蒲乡,塔高18米多,塔面朝东。塔的正面镌刻着当年在盐阜区指挥华中抗战的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书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塔的背面刻写着当年任新四军军长陈毅的题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的左侧刻写着当年任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的题词:“为国为民,奋不顾  相似文献   

12.
朝阳北塔     
朝阳远在西周时期,即为边疆重镇,在朝阳境内曾先后出土大批西周时期的铜器和饕餮纹大鼎.汉、魏时设柳城,前燕时曾在此筑龙城,辽称兴中府,因城内有三座佛塔,清代又称“三座塔”.三座塔各在城东、城南、城北三方,东塔在城东关帝庙院内,南塔在南街,北塔在北街,相沿以其方位称为东塔、南塔、北塔.现东塔已倾倒无存,只余南塔、北塔遥相对峙,高耸碧穹.其中北塔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塔高四十一米,方形空心起券室,十三级密檐式.塔身南面有一壶门,门外雕有莲花、火焰、兽面衔花、骑兽人物像.东、西、北三面雕有假门,两侧各立天王像一尊.塔身四  相似文献   

13.
试论老牛坡商代墓(提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牛坡位于西安以东27公里处,地属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该地南濒灞河,北倚洪庆原,土地肥沃,景色宜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人类足迹所至,遍及灞河两岸。东去二、三十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的居址。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随处可见。商周时代的历史遗存,更是丰富多彩,不断被发现,老牛坡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1986年3—7月,我们在遗址的Ⅲ区第三台地上,重点发掘了一批墓,共计45座,除了4座属于龙山期墓葬和一座属于唐墓外,余38座墓和1座马坑及1座车马坑,均是商代的。  相似文献   

14.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西北约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从北南流的(氵厥)水和从西东流的涢水在东南合流,西北是起伏的山峦,曾侯乙墓就在两水相会合的三角地带的一支向东折的小山岗的尽头。这里背山环水,居高临下,景色宜人。曾侯乙墓为竖穴岩坑木槨墓,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220平方米,从封土堆至墓底深约13米以上。曾侯乙墓工程巨大,保存完好。加之出土器物精彩丰富,墓内有陪葬人二十一个,殉狗一只,皆用木棺装置。对  相似文献   

15.
魔术逸事     
《阅读与作文》2009,(11):58-60
距离开罗240公里的贝尼哈桑市附近有39座埃及中王国时期名人显贵的坟墓,其中一座坟墓的墓文记载了发生在中王国时期的魔幻故事。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5,(5):122-123
<正>一、从出土器物的组合上来看,春秋中晚期的楚国青铜礼器既受西周礼制文化的影响,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1976年后,豫南淅川发现楚国贵族墓群,先后发掘出春秋墓葬36座,车马坑5座,出土各类精美文物8000余件。"其中的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下寺东沟村。从现有的资料可知,此墓地共发掘9座楚国贵族墓,15座小型墓,以及与主墓相关的车马坑5座,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镌刻有女真文字的三块古碑,即大金得胜陀颂碑、永宁寺碑和重修永宁寺碑进行考证,得出女真文古碑是一千年到五百年前黑龙江地区女真人所创造的历史文明见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西北约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从北南流的(氵厥)水和从西东流的涢水在东南合流,西北是起伏的山峦,曾侯乙墓就在两水相会合的三角地带的一支向东折的小山岗的尽头。这里背山环水,居高临下,景色宜人。曾侯乙墓为竖穴岩坑木槨墓,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220平方米,从封土堆至墓底深约13米以上。曾侯乙墓工程巨大,保存完好。加之出土器物精彩丰富,墓内有陪葬人二十一个,殉狗一只,皆用木棺装置。对  相似文献   

19.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火葬墓的存在是一种处理意外死亡、具有较高地位死者的葬俗。  相似文献   

20.
包拯字希文,公元九九九年生于庐州合肥县,公元一零六二年死于北宋首都开封府,终年六十四岁。包拯墓葬,有文字可考的两处: 一处座落在安徽合肥市。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庐州》载:“包拯墓在府城东十八里,地名双阙”。明崇祯《庐州府志·合肥县》载:“参政包孝肃公拯墓,在县东十五里,自子繶以下皆附葬”。嘉庆八年《合肥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包氏宗谱》包拯墓图上注:“墓在庐州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