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五六年九月初,太平天国的天京发生了东王杨秀清被杀的严重事件。对事件的真相,近年来研究者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派以郭毅生同志为代表,坚执杨秀清之死,非洪秀全“有以死之”,洪、杨是始终“君臣契合”的。另一派则沿袭旧说,可推周自生同志的《对“天京事变”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来概其余,认为韦昌辉杀杨秀清,系奉洪秀全之召,并非主动行为。两说相悖,一如水火。对此,笔者作了些探索,谈点看法,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是关系能否正确评价杨秀清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过去罗尔纲先生于其所著《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考》一文中,进行过详细考证,曾指出:“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公元一八五六年)六、七月间,杨秀清迫洪秀全让位,谋夺取太平天国领导权。”等等。①近来,在史学界关于杨秀清评价问题讨论中,得读郭毅生同志及骆承烈同志两篇文章,②发现二位同志论及杨秀清“逼封万岁”时,恰与罗先生的上述断语完全相反,均认为不可断作篡位夺权。学习之中,对比两种相反意见,我基本同意前一种意见,不同意后一种意见。这里,仅就郭、骆二位同志提出的若干令自己产生疑问的见解,谈一点初步看法,并期望得到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3.
石达开在诛杨问题上的态度是颇为复杂的。他固然赞同杀杨,但是却并没有参与诛杨“密议”;他在事变后匆匆赶回天京,目的是要制止韦昌辉等的滥杀,而并不是为了给杨秀清报仇。  相似文献   

4.
一八五六年九月二日,在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大屠杀,这就是东王杨秀清及其部属突然惨遭韦昌辉等人杀害。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史料,加上对现有史料分析研究不够,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争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韦昌辉等人究竟是“奉诏诛杨”还是“矫诏擅杀”?最近,蔡少卿同志在一  相似文献   

5.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革命前期的六领袖之一,是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的第三号人物。要正确评价韦昌辉,必须全面考察他在太平天国革命进程中的表现。人所公认,金田起义时,韦昌辉毁家纾难,义无反顾,率领全家人参加革命。正如《天情道理书》所说:韦昌辉“认识天父天兄,不惜家产,恭膺帝命,同扶真主”。金田起义后,韦昌辉一直过着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不惮劳瘁”,统领太平军“机警善战”,屡创清军。早在1851年1月1日,就同洪秀全、杨秀清等,大破贵州镇远镇总兵周凤岐、浔州协副将李殿元,并击毙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等。同年8月21日,韦昌辉与杨秀清在桂平新墟夜袭向荣营时,生擒游击袁贵。9月25日,他又同肖朝贵、冯云山、石达开等攻占永安州,打死了代理知州吴江、平乐协副将阿尔精阿。在驻军永安时,率军保卫“地形开阔,乏险可守”(钟文典“《太平军在永安》)的北城。由于永安城防守严密,清军只能远远围困,不敢进攻。所以有诗句称“孤城咫尺无人近,半载遥从壁上观”(无名氏:《粤西独秀峰题壁诗》)。永安突围时,他参与指挥的三冲伏击战中,一举击毙清朝四个总兵及副将、知州、守备七人,取得歼敌五千余人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天京事变”前,东王杨秀清是否称“万岁”与“逼封万岁”,这是关系“天京事变”起因和评价杨秀清功过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近百年来,史载互异,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乃是太平天国史上一大悬案。最近,我重读了《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如何评价杨秀清?》和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六年爆发的关系到太平天国革命盛衰的天京事件是什么性质?韦昌辉在这一事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长期争论尚末解决的问题。文化大革命之前,许多史学家都曾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内部分裂”。但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尤其在“四人帮”影射史学流毒泛滥成灾的年代里,天京事件的“内讧”性质被否定了,变成韦昌辉为篡夺革命领导权而蓄意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暴乱”。韦昌辉成了“混入革命领导集团的阶级异已分子”、“篡权复辟的野心家”、“反革命两面派”、“屠杀革命战士的刽子手”等等,成为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把天京事件说成是韦昌辉所发动,并把这次事件看成是韦昌辉“反革命暴乱”的人,主要有两个论点:其一,天京事件是困韦昌辉妄图变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为地主阶级专政的反革命复辟活动而引起;其二,韦昌辉挥舞屠刀,滥杀无辜,使二万太平军战士惨遭杀害,是韦昌辉的疯狂阶级报复。笔者认为,天京事件的性质不是韦昌辉发动的“反革命暴乱”,而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相似文献   

8.
韦昌辉,是金田首义六王之一,对太平天国的创建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多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史学界在太平天国的研究中却很少提及韦昌辉在金田起义中的作用,甚至由于天京事变而把韦昌辉说成是“钻进农民起义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把韦昌辉参加金田起义也说成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投机革命”。我认为这个评价是不公正的。关于他参加金田起义的目的和在金田起义中的作用,由于史书在这方面留给我们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所以更有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韦昌辉有新的评价。认为韦昌辉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笼统说是投机革命的阶级异己分子不妥当。论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韦昌辉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毁家纾难,与反动地主应有区别。韦昌辉参加起义时是个二十余岁的知识青年,屡试不酬,“深恶清政”,对清朝腐朽的统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产生一定的不满和反抗的思想。只看他的地主家庭出身,而不看他倾家起义和反清思想,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天京事变日期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 5 6年 9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东王杨秀清被杀 ,受牵连被杀达二万余人 ,史称“天京事变”。文章通过对清方资料、清人笔记、诸王自述、外国人报道研究分析 ,相互引证 ,提出了“天京事变”不发生在 9月 2日凌晨 ,而是在 9月 4日或 9月 5日 ,这对正确评价洪秀全、杨秀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八五六年九月爆发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场内讧中,数万名太平军战士惨遭杀害;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相继殒命;翼王石达开亦负气拥众出走。从此,太平天国革命由高潮走向低潮,由兴盛走向衰败,直到天京陷落,元气始终没有恢复过来。对这场浩劫,谁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呢?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韦昌辉是天京事变的罪魁祸首,秦日纲在内讧中也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行。基于这一认识,史学界在否定韦昌辉的同时,几乎也毫无例外地对秦日纲予以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逼封万岁说”是解释1856年天京事变近因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它包含着两个直接的结论:一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是图谋篡位,取洪秀全而代之;二是洪秀全受杨秀清之逼从而明确感受到杨秀清对他最高统治地位的威胁又绝不想被取代。从现有史料看,封万岁事当无疑问,关键在是否为逼封。对此,各种史料记述颇有出入,多系传闻,有许多自相矛盾处。本文拟从太平天国前期主要领导人封号称呼的特征以及洪秀全的思想意识特征对“逼封万岁说”作一点考察,我认为,历史上并无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  相似文献   

13.
郭毅生同志在《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中,就杨秀清“逼封”万岁问题,提出了新颖的“八位万岁”说,把讨论引向了深入。诚如所说:“‘八位万岁’一词,见于太平天国后期的玉玺上。”此方玉玺用青白玉做成,径宽六寸一分强,高八分强,纽高二寸二分。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玺文共四十四字,宋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价杨秀清,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衡量杨秀清的是非功过问题。 在历史上,每个人都以历史为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的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任意雕琢和臆测,唯一的标准是他自己的社会实践。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以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指导,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其生平、功过给以具体的分析,是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的。  相似文献   

15.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幅绚丽的画卷。杨秀清的名字和功业与洪秀全交织在这幅历史画卷上,两人是分不开的。近百年来,凡论述太平天国历史,总不能离开杨秀清,他是个不可磨灭的形象。人们有的尊崇他、肯定他,有的贬斥他、诋毁他。因此。杨秀清成了一个有待作出正确评价的历史人物。 解放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蔚然更新。广大史学工作者在毛主席“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指导下,对杨秀清的评价问题,各抒所见,相互切磋,互有阐发和开展。但文化大革命中,万恶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大搞影射史学,梁效、罗思鼎辈秉承黑主子的旨意,在太平天国史上做文章。他们虚尊洪秀全,把他的瑕斑也捧为美德,对杨秀  相似文献   

16.
太平玉玺读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玉玺在上个世纪众说纷纭,成为太平军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它并非曾国藩部下冒功造假。李秀成供词说在长沙时所造不可信,而是制作于公元1850年4月5日之前。应读为:一个玺名———太平玉玺;十句玺文———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天王洪日/主王舆笃/救世幼主/真王贵福/八位万岁/永锡天禄/永定乾坤/恩和辑睦。“主王舆笃”是说天王宝座巩固长久。“八位万岁”是指天王、幼主、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洪大全。  相似文献   

17.
秦日纲是太平天国前期八王之中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曾参加金田七人首义,为革命立下过丰功伟绩;也曾附从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犯下了严重错误。这样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人物,理应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获得一个公允的评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解放以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欣欣向荣,仅评价天国人物的文章便不下数百篇。可是在这众多的文章中,竟没有一篇是专门评论秦日纲的。有的文章即令顺便提到秦日纲,也只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且大都予以否定的评价;只有李润苍同志在一段不足三百字的文章中,认为他“可以功过相抵”。这种冷落的状况,与史学界对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李秀成等人的热烈争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了打破这种沉寂的局面,笔者不揣谫陋,写了这篇拙作,以期抛砖引玉,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正> 太平天国运动俗称“洪杨革命”,洪秀全、杨秀清两人及其互相间的关系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洪杨初识到天京事变九年的洪杨关系史中,两人曾经历了“密切合作”、“双头并存”和“关系破裂”三个阶段。早在紫荆山活动时期,洪秀全就对杨秀清极力提拔,无限信赖,赋予他“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并在金田起义之后连续晋升他为军师、全军统帅及东王等,使杨秀清很快成为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一些太平天国史著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由盛而衰,关键在于天京内讧;而天京内讧则是由杨秀清“逼封万岁”所引起的,所以“逼封万岁”是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杨秀清则是太平天国的罪人。  相似文献   

20.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以来,史学界对韦昌辉的评价,基本上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阶级异己分子”和“天京事变的罪魁祸首”是否定他的两顶帽子。粉碎“四人帮”以来,一些同志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对韦昌辉的评价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促进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但在展开学术讨论的过程中,有的论者认为韦昌辉是“埋藏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定时炸弹”,在天京事变中,“客观上是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头号功臣”。这种论点是长期以来给韦昌辉戴上的“阶级异己分子”和“天京事变罪魁祸首”两顶帽子的同意语,笔者不同意两顶帽子的传统看法,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