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村彬先生的名字是和清宫戏联结在一起的。他对中国戏剧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又以历史悲剧《清宫外史》最能代表他的戏剧艺术成就。从1942年,青年杨村彬写作并导演《清宫外史》第一部,到1947年底完成和上演《清宫外史》第三部,艺术家为此奉献了人生最珍贵的青春年华。1980年和1984年,老年杨村彬再度修改并执导《清宫外史》第一部和第二部。由于各种原因,艺术家未及执导《清宫外史》第三部就与世作别了。可以说,《清宫外史》凝聚了杨村彬先生一生的心血,值得花一番功夫去读解,以此纪念这位著名的戏剧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李渔四题     
通俗文化大师提起李渔,人们就会联想到戏剧,因为他是著名的戏剧理论家、作家、导演。说到《无声戏》、《十二楼》,人们又不能不承认他是小说家。李渔评过许多文艺作品,有精采的文论,是公认的批评家。他开书铺,四出搜求作品,编印各类图书,又是杰出的出版家。此外,他有《笠翁论古》,是出色  相似文献   

3.
陈大悲是中国现代戏剧界集演员、导演、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于一身的人物。他对中国现代戏剧最大的贡献是其对戏剧艺术和戏剧理论的研究态度,他一方面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做一些普及戏剧常识的工作;一方面彻底批判旧戏、文明戏,为倡导爱美的戏剧理论扫清道路。陈大悲的《爱美的戏剧》是第一部关于研究戏剧艺术的书,填补了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专著的空白。在该专著里,陈大悲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剧本、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系列理论,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分析《雷雨》人物时习惯借用小说的形象分析法,忽视了"戏剧性"这一应有角度,从而在对剧  作人物和主题的解读上出现偏差。从戏剧冲突、戏剧情景、戏剧悬念、和戏剧场面四个方面分析,可以发现周萍才  是《雷雨》戏剧性营造的关键,而且惟有周萍才体现了剧作真正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曾广泛吸取前代文学的艺术营养,那么,对距他时代不远的清初戏剧名作《桃花扇》,是否也有所借鉴呢?这就是本文要加以探讨的论题。一、《楼梦》广泛涉及前代戏剧,唯独不及《桃花扇》曹雪芹于中国古代文学造诣精深,《红楼梦》的描写广泛涉及前代作品,而于戏剧涉及尤多.写了不少演剧场面,且借戏剧构成情节敷演故事。如第23回回目就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苦心”.宝、黛、钗的爱情纠葛往往借戏剧展开,其它情节也多涉及戏剧。我们不妨罗列一下《红楼梦》所涉及的戏剧作品:1、《西厢记》(2…  相似文献   

6.
戏画为何物?戏画,其实就是中国戏剧人物绘画。其代表人物为我国已故著名画家关良先生。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家。其中国画《戏剧人物》等作品藏于中国美术馆。戏剧,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国  相似文献   

7.
<正>大型综合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凝聚着樊粹庭先生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标志着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光辉业绩。这部文集汇集了樊粹庭先生创作和改编的50余部戏剧文本,辑录了樊粹庭先生40年艺术生涯的自传、日记、导演手记、论文、随笔、剧评、书信、杂著和各个历史阶段见诸各地报刊  相似文献   

8.
黄依群的身份有些复杂,首先她是一越剧名角,然后又拍过电影、电视,同时还做过电视导演戏剧导演。最近一次她走进公众的视野是因为今年年初在贾樟柯的《世界》里扮演了一位温州女裁缝。《世界》是贾樟柯第一部得以公映的电影,也是第六代导演走出地下的一座里  相似文献   

9.
<正>大型综合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凝聚着樊粹庭先生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标志着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光辉业绩。这部文集汇集了樊粹庭先生创作和改编的50余部戏剧文本,辑录了樊粹庭先生40年艺术生涯的自传、日记、导演手记、论文、随笔、剧评、书信、杂著和各个历史阶段见诸各地报刊  相似文献   

10.
洪深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第一个导演。他从美国留学回国后,首先通过上海戏剧协社,在话剧导演实践中使导演制得以确立,并且通过导演电影、残剧教育和积极参与其它戏剧活动,使导演制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曹禺是一位善于博采中外戏剧精华并加以融化吸收的戏剧大师。他成功地改编、主演过法国著名喜剧家莫里哀的《吝啬鬼》,多方位弘扬莫里哀的艺术成就;他改编、导演过法国著名喜剧家腊比虚的《迷眼的沙子》,用以培养中国戏剧人才;他翻译过莫泊桑的多篇短篇小说,向中国读者积极推介法国文艺作品。曹禺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中法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鲁迅和戏剧     
鲁迅先生在他的《呐喊·社戏》上说:“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这是只指旧戏而说的。《呐喊》写在一九一八年以后,照《鲁迅日记》,鲁迅先生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跟教育部到达北京后,只过了一个月另五天,就“与齐君宗颐(寿山)赴天津”,“夕赴广和楼考察新剧。”齐宗颐并不研究戏剧,鲁迅先生要他同行,因为他在天津有亲戚可以寄寓;鲁迅先生和他友谊之深和久,是仅次于许寿裳的。  相似文献   

13.
解构是《暗恋桃花源》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而复调结构则是这出戏能够成为有机整体的最基本框架。从《暗恋桃花源》运用的解构手法出发,试图尽可能全面地分离出剧作的各个层次,还原全剧隐含的复调结构,从而探究出导演与主创人员对戏剧,以及对人生、爱情等哲理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家将的故事,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它是流传于民间的英雄传奇。杨家将戏与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一起构成了中国戏剧的四大板块。就拿京剧来说吧,传统老戏中有《佘赛花》《李陵碑》《清官册》《洪羊洞》《四郎探母》《太君辞朝》等,新编历史戏中有《状元媒》《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等。  相似文献   

15.
由香港红到内地 1999年10月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电视节”上,由天津华业集团、铁三院、豪特酒业公司、天津市文化局联合录制的20集电视连续剧《狗不理传奇》获得好评,这部描写旧天津风情的电视剧被列为电视节重点推荐剧目。这部戏的导演是曾经执导过《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著名导演王扶林,而在剧中出演女一号卫二姐的则是香港当红女影星彭丹。  相似文献   

16.
<正>大型综合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凝聚着樊粹庭先生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标志着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光辉业绩。这部文集汇集了樊粹庭先生创作和改编的50余部戏剧文本,辑录了樊粹庭光生40年艺术生涯的自传、日记、导演手记、论文、随笔、剧评、书信、杂著和各个历史阶段见诸各地报刊的评论文章等,井附有弥足珍贵的作者生活照、  相似文献   

17.
包公与清官     
一说到清官,人们自然会想到包公,于是戏剧舞台上那个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威风凛凛的“包黑头”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是因为,包公的故事、戏剧在人们中间流传太广和人们结下深厚感情的缘故。包公故事、戏剧的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出现于宋代,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包公的故事和戏剧也越来越发展了,在现存的《元曲选》一百种中,包公戏竞占了十种之多,明朝的《龙图公案》就有六十三个关于包公公案的故  相似文献   

18.
安多地区的藏戏是一种不同于西藏藏戏的藏戏,而过去大家总是将它作为西藏藏戏一样的看待。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西藏藏戏的特点去介绍安多藏戏。在新版《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有关藏戏的条目中,都一点没有提到安多藏戏的问题。有感于此,我于1983年秋,写了一篇《浅谈西藏藏戏与安多藏戏》的文章(载1985年第二期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对这两种不同的藏戏作了一点初步的比较性研究,引起了一些民族戏剧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关戏童"是潮州的巫术仪式,它通过戏神田元帅降神附体于戏童进行歌舞及戏剧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人功能。萧遥天《潮州戏剧音乐志》认为"关戏童"是潮剧的鼻祖,吴真《潮剧童伶制探源》主张"关戏童"是潮剧童伶制的源头;事实上,就"关戏童"的戏神田元帅和所表演"戏"的来源看,从关戏童班到潮音戏的演进之路难通。但"关戏童"作为一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演剧,考察其与潮剧的关系,不失为反思巫术仪式向戏剧演化路径论证的绝佳例案。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一千多年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郭绍虞先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一书,比观众说,分类排比,详加按语,集其大成,诸家引用,多以此为准。马茂元先生作《论戏为六绝句》及《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述了《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说它“是一篇杜甫的论诗之纲”。就《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加以推敲,自认为诸说皆有不当之处,略表已见,就正于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