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管理工作中,容易让人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同样的规章制度,有些下属感觉太宽松,而有的下属却感觉太严;同样的管理方式,对有的下属很有效,但对另外一些下属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不同的下属有不同的"成熟度",对应的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下属的"成熟度"与管理方式"成熟度"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下属的"成熟度"主要是指下属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工作意愿和成就动机的总和。而管理学中的权变  相似文献   

2.
<正>领导者,领而导之者也,领导行为的实施依靠的是下属的自愿追随。在现代社会,领导者要真正实现下属追随的自愿性,必须给予下属追随他的信心。这个信心可能源自对领导者个人魅力的认可,也可能源自对领导者构建的组织制度的信任。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都必须善于培育、增强下属的信心。领导者的存在以追随者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追随者就没有领导者。领导者的一切成就都基于追随者们的努力与协作。我们无法想象一群毫无信心的下属能使得他们的领导做出卓越的成就,我们却可以想  相似文献   

3.
用人之道,贵在赢心,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用人谋略。因为人是有思维的个体,所以任何用人行为,要想顺利地进行下去,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领导者愿意任用下属;二是下属愿意接受上级的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因为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下属,心态一般都比较复杂。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准确了解下属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征服下属的心,使下属打心底里信你、敬你、服你、爱你,进而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就需要了解下属的心理需求,掌握下属对上级所抱有…  相似文献   

4.
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采用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它是直接影响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领导者要实现领导职责和任务,就必须注重领导方式的选用。实践证明,不少领导者尽管事业心、责任心比较强,成就动机也非常强烈,但由于在实施领导活动中选用的领导方式不太恰当,致使其领导效能大打折扣,不能更好地引导和影响组织成员去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一、在选用领导方式时,要对下属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认识。西方管理心理学中提出了“实利人”、“社交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四种与领导方式选用有关的人性假设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领导行…  相似文献   

5.
一是被下属反向委派。具体表现为下属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由他来亲自解决。结果是,络绎不绝的下属带着问题进入他的办公室,并由他拿出答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在下属,而在于领导本  相似文献   

6.
人际和谐是单位工作成败、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人际氛围要处理好领导与下属、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一、领导与下属及下属与领导关系的处理之道(一)领导与下属关系的处理关心而不偏心。关心下属是领导者应有的美德。上  相似文献   

7.
问题 100:工作当中,下属与下属之间的矛盾也是部属之间矛盾的一种,这种矛盾反映到领导那里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下属把矛盾提交上来让领导评断;另一种情况是下属的下属到领导那里告状。像这种情况一般都有特殊原因。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所属部门领导该如何处理呢? 参考答案:①作为领导者应分清矛盾的性质,非原则上的矛盾,应该支持你的直接下属工作,因为你可能不完全了解你的下属整个部门的全部情况。②一般不要鼓励下属的下属来告下属的状,对爱告状者一般情况下要持不欢迎态度,以此来支持下属工作。③ 如果下属的下属反映的情况确实是原则性…  相似文献   

8.
恩威并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是一门领导艺术,运用得当,能很好地激励下属。领导者要想发挥好个人威信的效用,就必须从树立威信入手,即以德立威、以行立威和以法立威。以德立威,要求领导者为政以德;以行立威,要求领导者以身作则;以法立威,要求领导者依法治人。领导者应当关心下属的实际利益,既要善用物质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惠,也要巧用感情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恩,还要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下属,恰到好处地赞美下属。  相似文献   

9.
激发基层党政干部的积极性,首先要了解新时期这个群体的心理变化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层党政干部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0.
对有恃无恐的下属,领导者要精准识别其类型,判断其是恃才傲物型、倚老卖老型还是吹毛求疵型。有恃无恐下属导致单位怨声载道乱规矩、人心不齐降业绩、害群之马动根基。因此,领导者对其敲打要对症下药:对恃才傲物型下属要立身立胆,有的放矢;对倚老卖老型下属要先礼后兵,恩威并重;对吹毛求疵型下属要捭阖有度,择时而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是降低领导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因为领导的高度天然比下属高,要领导降低高度,无异于要领导削足适履。二是提高下属的高度。这是最正确的做法,但要防范一不小心高度超过了领导,那无异于自寻死路。三是把长不高的下属弄走。对于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下属,与其把领导气疯,不如趁早把他们弄走,这叫作"不换思想就换人"。四是把高个子领导弄走。或者领导被赶走,要么下属更有能耐,要么下属抱成团一致对上,要么强龙  相似文献   

12.
高明的表扬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使下属偶然的良好行为变为持久的良好行为。 领导者最大的才能,是能够发挥下属才能的才能。 与其招聘一个有经验无创新品质的人,不如招聘一个无经验但有创新品质的人。因为,创新品质比经验更重要。 能左右自己的领导者,才有可能左右自己的下属。 培育下属优点的过程,就是克服下属缺点的过程。 没有无用的下属,只有不会用下属的领导者。 如果你自己的实力弱小,那么你所产生的问题便会强大。战胜竞争  相似文献   

13.
照照镜子,认请你是谁? 你是否明天就能成为一位老板,如果能,那么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轻轻松松睡上一觉,然后明天以你想像的老板的姿态出现在你的下属面前。如果不能,那么,今天你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做一名好的下属。而一位下属与上司保持融洽关系的第一要件就是,认清你的上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想领导好下属,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就要让他们施展才华有平台、角逐竞争有擂台、成就事业有舞台。那么,如何才能为下属建好“三台”呢?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当好“班长”建平台。为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起良好的工作平台,是确保下属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和发挥好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保证领导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想为下属建好工作平台,首先,要当好“班长”,带领和团结好领导班子。领导工作是分层次进行的。作为领导者,带领和团结好…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恰当的化学学习目标: 怎样的教学目标是最为恰当的呢? 一方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由此目标的难易而获得的诱因水平面,只有当两者控制在最佳状态时,由此而形成的成就动机感才最强, 学生也因此对成就行为得到最好的强化, 例如:教学氮气的化学性质时,给学生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从N2的结构入手,推导、掌握N2的化学性质。只要以后仍能即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成就行为将会进一步得到实施并予强化,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强烈。于是成就动机在逐步地强化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作为领导,应有爱人之心、容人之量,要善于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真诚平等地和下属相处。只有这样,领导才能以良好的风度和修养、无穷的人格魅力,赢得下属的敬重和信赖,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我感到善待下属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对下属的企求———关心但不能偏心。领导对下属所盼望得到的利益和进步给予关心,无论从人情味儿上讲,还是从工作需要上看,都是必要的。但这种关心,应当出以公心,而不能存有偏心或私心。当前,领导在关心下属的企求上要注意防止三种现象。一种是因感情深浅而异。对交往频繁、关系密切的下属关…  相似文献   

17.
领导是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即自己的下属去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要想顺利完成这个过程,领导者不仅要领导听话的下属,更要学会领导因自以为是而不听话的下属.  相似文献   

18.
领导要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不能不顾下属的所思所想,单凭自己的感受管理下属,而这恰恰是许多领导在管理下属时容易忽视的问题。领导只有实现与下属之间由排斥性沟通向建设性沟通的转变,才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一、排斥性沟通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在等级制度森严、领导管理严厉的环境下,下属会刻意地包装而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领导具有评判权和赏罚权。领导者在给下属做指导或提建议时,如果高高在上,与下属有明显的等级距离,下属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排斥感,这就是排斥性沟通。这种沟通实际上否定了下属…  相似文献   

19.
正下属与领导相处既是心力活,又是技术活,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相处得融洽、和谐,不仅有利于增进感情、密切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加互动、推动工作;相处得疙疙瘩瘩、别别扭扭,就会伤害感情、妨碍工作。那么,下属如何把握与领导相处的心理边界呢?一、不懈怠——思想重视。虽然许多人认为,下属与领导相处要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刻意奉迎,平时该怎样就怎样、该干吗就干吗,但是,下属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也不能过于懈怠,要在思想上重视。一是重视机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恰当的化学学习目标: 怎样的教学目标是最为恰当的呢?一方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由此目标的难易而获得的诱因水平面,只有当两者控制在最佳状态时,由此而形成的成就动机感才最强,学生也因此对成就行为得到最好的强化,例如:教学氮气的化学性质时,给学生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从N2的结构入手,推导、掌握N2的化学性质.只要以后仍能即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成就行为将会进一步得到实施并予强化,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强烈.于是成就动机在逐步地强化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