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个人主义在中国现代新诗三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淡化的过程.当它与"五四"这个精神觉醒、个性张扬的时代结合时,个人主义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前景.诗人们无论在诗歌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特别强调"表现自我"及诗人主体精神的高扬,并形成了以郭沫若为核心的浪漫诗派.个人主义也由此达到了顶点.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剧烈震荡,个人主义被思想界批判、否定,表现自我的个性主题不可避免地日趋淡化.从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悲观、孤独、消极、惆怅的"自我"到七月诗派、九叶诗派与社会现实依附在一起的"小我",个人主义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
《其后》是夏目漱石的重要代表作 ,它揭示了日本明治时代知识分子觉醒之后对最个人主义化的恋爱的争求。主人公长井代助否定了传统的“爱是奉献”的伦理观 ,力求充实自我的内涵。同时 ,漱石又强调了金钱对恋爱的重要性 ,即金钱买不来爱情 ,却能因金钱而被卖掉。因此 ,作者要求主人公立足客观现实 ,保持好爱与金钱的平衡 ,惟此 ,爱才能永续不衰 ,知识分子才能称得上有精神健全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论五四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个人主义思潮的产生直接得益于西方现代思想文化的启蒙,但同时也难以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和特定历史语境的本土化影响,是中西文化互动、激荡的产物.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既具有西方个人主义平等与自由的价值内核,亦具有鲜明的"群己平衡"的本土化特质.  相似文献   

4.
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文章用超验主义中的个人主义精神来解读女主人公埃德娜发现自我、追求自立的觉醒过程.分析了超验主义思想对作者凯特·肖邦的影响及作者对其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上,强调资本主义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的各种学派的总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上的破绽在于只从效率角度看待产权,否定习俗、传统和共有的社会价值观对财产权力配置的影响和作用。市场万能论否定政府对经济有限干预的必要性。极端个人主义将人等同于动物而忽略人的社会属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盛行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弱化。二是个人主义盛行导致机会主义盛行和人们行为短期化。充分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片面性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从个人主义的概念、个人主义在美国的变迁、个人主义在美国英语中的体现及其在美国生活中的体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全面了解个人主义与美国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美国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宗教生活基本形式>是涂尔干超越早年的"社会本体论",向"社会个人主义(道德个人主义)"转变的一部重要作品.涂尔干从"澳洲的图腾制度"入手,考察了一个类似于<圣经·利未记>的部落社会.他在坚持"社会统摄个人"的基本立场的同时,也在讨论灵魂问题时贯彻了"社会只有通过个体意识才能存在"的原则,试图能为现代处境中"失范"的个人主义重新找到"社会化"和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文学观念建立在“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之上,这一文学观念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可惜的是,周作人没有将自己对“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的正确理解贯彻到底。不过,探索者的失足落水并不能归咎于“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不能否定这一文学观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古典自由主义集大成者的哈耶克,突破了以往仅在道德层面讨论自由的传统,把自由概念由哲学概念转变为社会科学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其自由概念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哈耶克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主义的传统下,同时指出了个人理性的有限性,指出文明的进步绝非理性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有赖于社会演化过程中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作为哈耶克自由概念的三大理论基础,研究个人主义、反唯理性和自生自发的秩序是深入认识其自由思想的前提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儒学道德精神基本价值观可概括为"合理群体主义",它是达到义精仁熟之高境地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它体现了不平等中的平等精神、诚正无私的爱心和对独立人格的颂扬。倡导合理群体主义,就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但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对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学术思想进行简单否定,也不是在实践中彻底拒绝个人主义的行为方式,因为个人主义包含着诸如追求个人幸福、平等和自由,个性发展与完善,人格独立的合理因素,这些都要予以肯定,使之成为合理群体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群体主义是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新文化新道德的基本点,也是人类文明与幸福、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1.
铁凝是一位女性写作最纯粹的作家,她善于利用经验,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个人的抗争与无奈,侧重个人空间被损害后的残缺性,人物真诚坦荡,看重情义,人物悲剧多是命运悲剧。铁凝小说的人物表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2.
才学化是六朝赋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追求,南朝赋有着较为典型的才学化倾向。"人的觉醒"与"赋兼才学"是南朝赋形成才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六朝时期新兴的社会思潮"人的觉醒"与传统的赋学观念"赋兼才学"叠加在一起,使六朝赋的才学化特征比汉赋突出;"人的觉醒"促使六朝士人努力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情,促使赋家在赋的创作中运用种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出超人(包括前人)一等的才学,故南朝赋的才学化倾向比魏晋赋典型。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理性的自觉、实践的自觉,是充满现实关怀和追求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自觉和以天下大同为终极目标的自觉。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转型里,文化自觉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共同体是人们彼此信任、认同、团结互助,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下有着凝聚力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把人与人粘合在一起的,一是利益,二是情感。但是面对利益冲突,仅靠公平来维系利益之间的粘合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社会主体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个体体会到自己是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可以发现,中国国家治理所致力的是建立社会共同体。全社会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凝聚社会共识,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实现一个共同的社会目标。在社会共同体的建构中,法治和德治具有互补和互助的作用。法治是赋予法律至高的政治地位,使其具备权威和能量来进行治理的一种治理方式。而德治则是赋予道德崇高的价值地位,使其具备权威和能量来进行治理的一种治理方式。法治着重于在社会分化中确立秩序,德治则努力弥合社会分化中的感情疏远和价值裂痕,二者在社会共同体的建构里发挥出相互补充的作用。法治和德治还存在互助作用。第一,法治为德治保底。法治保障了道德的底线,也使德治有了可靠的保障。第二,德治为法治固本。通过德治可以维系和强化社会道德纽带,进一步巩固法律的道德根基。法治和德治的结合不仅是社会共同体治理的最佳组合,同时还存在着人性的基础,而这种人性基础也能被大脑的心理机制所证实。根据现代心理学和大脑神经科学,大脑存在两个系统,一个负责进行逻辑运算,是不带感情的理性系统,另一个是接受外界刺激直接生成情绪和情感的系统。这两个系统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由于法律调整利益关系的功能,它需要依赖大脑理性系统。德治则依赖大脑情绪性系统,也进一步调整情绪性系统,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从而实现一种秩序。中国传统德治就是调整人的情绪系统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治理。在一个共同体中,个体和共同体存在着精神上的同构关系。作为有机体的国家如同个体的大脑系统一样,有两大系统。对应个人理性系统的是国家理性系统,对应个人情绪性系统的是社会共同情感系统。在国家治理中,应当依据个体和国家的精神同构关系,把个人理性和国家理性协调一致,把个人情感和社会共同情感协调一致,实现国家层面的理性系统和情感系统的共同发展和相互平衡。在个体和共同体的精神同构中,法治的作用在于推动个体理性和国家理性的一致,德治的作用在于推动个体情感和共同情感的一致,最终把个体精神系统和共同体的精神系统连接在一起。在这种精神同构中,国家和个人产生出精神上的交互作用,国家从个体那里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能量,个体从国家那里获得了安全感、价值感以及针对外部世界的力量感。同时,德法合治有助于共同体和个体二者的理性系统和情感系统产生出平衡关系,使共同体和个体的精神系统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信息交往的整体视角和自律的基本内涵来看,媒体自律的真正基础在于个体道德的自由和觉醒。在社会转型和道德混乱的特定时期,个人被赤裸裸地抛离出来,直面自己的处境,重新思考原初的道德自我,应对他人的召唤。个体的道德觉醒为我们提供了重建社会秩序的基本思路。首先,个体道德为公共生活的建构提供了原初动力。其次,个体道德为社会结构提供了基本评价与调整原则。再次,个人道德判断内含普遍性和公共价值。最后,个体道德总是导向人类共在的整体视野。因此,人们应该持续探询自我道德之源,在此基础上努力创制一条更好的由个人道德通往良善公共生活之路。这也是未来媒介和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老电影,《孔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孔雀》一反歌颂青春的常态,从暴力、欲望、空虚、挥霍入手,展现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转型期的青春的灰色基调。影片以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切入点,将其冲破家庭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非制度框架的桎梏,淋漓尽致地呈现,生命在冲突与突破中最终得以绽放,从而实现幻灭后的重生。一方面是电影艺术简单而精致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中国转型期社会文化的艺术性表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体制是社会秩序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体制是指为了实现公平与公正目标,社会建设的各类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在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角色、作用、相互关系等制度安排,是人们在共同体中的社会秩序和个体之间的行为合作方式。社会体制改革,首先要关注利益关系;其次必须完善社会治理机制;还要为建立一个社会的认同机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路文彬 《东方论坛》2007,3(6):53-59,77
现代性启蒙极力倡导的时代精神,由于是以身体力量作为绝对动力的,因而它归根结底体现的乃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准则.此种准则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女性个体的觉醒纳入了男性个体觉醒的范畴,致使其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男性主义的迷途.因此,我们看到,女性愈是努力迎合她所身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愈是自然显现出某种男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争、残酷的政治角逐、饥荒灾难的冲击和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造成了极度混乱、黑暗的社会现实,乱世杀伐,生命遭受的戕害分外突出,这一切都激发了魏晋士人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如何实现人生的目标,在短暂的生命瞬间,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永恒,成为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主题。到了正始时期,玄学思想影响了士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促使士人生命价值观发生改变,士人追求的是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想人格模式,向往的是挣脱荣名的束缚,超越礼教,高扬自我,寻求一种超现实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0.
空间批评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意象在作品主题的体现上具有不同的价值。运用空间批评理论,从地理空间、结构空间、主题空间三个层面分析《黄色墙纸》的主题,阐述女主人公意识突然觉醒的社会背景,揭示19世纪末美国社会对女性思想的压迫和自由的束缚,剖析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独立自由不但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而且需要勇于反抗社会道德传统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