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常鸣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7-9
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国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诸多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2.
3.
环境哲学的使命:为生态文化提供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谋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3):116-122
环境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20世纪中叶,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暴发为标志,工业文化开始走下坡路,而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文化成为逐渐上升的人类新文化。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包括人类文化的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重大变革。这是21世纪人类建设新文化的选择,是人类发展的绿色道路。在绿色道路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建设新文化,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是环境哲学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郭继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19
文化软实力作为客观存在的力量是在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发展与生产力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软实力与生产力的关系,这是正确考察文化软实力的生产力基础的重点。物质生产力为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使文化成为文化软实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6.
7.
孙喜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9-13
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实现了从历史之外回到历史之内、从抽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哲学革命,即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念的彻底革命,使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一种属性的形而上学本身重新回到人身怀抱里;它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历史是指包括人所遭遇到的自然和思维在内的“人类史”。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不是以本体论或存在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8.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12
马克思的正义观立足于其唯物史观之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基础。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的发展和成长内蕴于人的本性之中,人的本性是不甘于现成性的;这种发展的理想是成为"总体的人",也即全面发展的人、健全的人。同时,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分工会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现代社会分工的极端化会走向它的反面即自由劳动、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异化的财富积累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这些财富将成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9.
赵新亭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8(4):23-26
黑格尔历史观的合理内核是系统地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因果承续性的系列,应该用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观点去观察历史现象。他首次提出探究历史发展终极原因的问题,并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动力。黑格尔历史观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刘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4):85-87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 ,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 ;同时 ,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始终在向前推移和发展 ,这种在动态结合中的相互关系无疑会随着时空等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潘于旭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2)
唯物史观、“物化劳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基础潘于旭(杭州大学政治理论教学部)赵守运、陈述、邵希梅等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先后发表的《再探“价值”与“真理”的关系》和《界定“普遍价值”的理论依据的再探讨》(分别载于1992年第5期、1993年... 相似文献
12.
张弘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4-37
在文艺复兴的人本诉求与启蒙运动的理性彰显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唯物史观,体现出了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结合的特征:以实践的彻底的人道主义为核心,以科学理性为现实路径。唯物史观打破的是以往意义上的科学与哲学的阐释与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哲学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是在人类现实生活实践中将科学与哲学融合与统一的并不断发展的理论,这种发展与实现是以人本为旨归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照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探讨李学照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在20世纪末的最新发展成果,自80年代中期被介绍到我国后,在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引起了一阵“企业文化热”。这对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而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过程。因此,科技文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吴熙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世界,并逐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首先是以历史观为突破点的。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必须区别资产阶级介绍马克思及其片断学说与真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界线。尽管梁启超早于一九○二年提出过“麦喀士(即马克思),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但梁启超把马克思作为进化论的学者加以介绍,显然是有意贬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把马克思混同于资产阶级哲学家。一九○三年《浙江潮》发表大我的《新社会之理论》,提出废除土地私有,主张土地国有。但作者却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纳入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显然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关于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既彰显发展道路,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又擘画发展战略,是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统一;还应用发展哲学,是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统一。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赓续前行。 相似文献
17.
黎红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37-4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应该是"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文章从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原点重新出发,强调矛盾双方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都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进而分析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对辩证法的诠释,并借鉴古今中外辩证法的思想资源,提出"和谐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作者认为,所谓"和谐哲学",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承认矛盾双方的差异、对立、斗争的基础上,关注双方的共存、统一、融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谐哲学"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和超越,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也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条现代化之路体现出历史选择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探索性及世界引领性。现代化路径体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及主要矛盾,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是中国人结合国情自觉主动选择的结果,更是无数中国人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走自己的路”的重大选择,体现出中国人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面前的坚韧和执着,也体现出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付出的艰辛探索,最终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出新形态,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米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5-9
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由唯物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四个要素构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建党思想的唯物论基础具有“实践品格”特征;方法论基础充满“中国式辩证法”色彩;历史观基础彰显“重民”传统;人生价值观基础表现出儒家理想人格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