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符号是人类实践及思维创造的一种最抽象和最丰富多彩的特殊实体而言,尽管人是创造符号和使用符号的唯一动物,但人的认知和符号化作用归根结底也是源自人的身体行为;是产生于身体活动获得的感觉、知觉和悟性;是作为认知和实践主体的身体对认知对象、作用对象、审美对象发出的认知意向以及由此获得的总体上的知觉、顿悟、灵感和想象力的结果;是人之身体所拥有的兴趣、欲求、目的和智能共同作用于认知活动的结果,不是单纯的大脑活动.尤其是技艺一类的认知、技巧、技能以及其中包含的智慧及其符号化、形式化、公式化和数学化过程,都主要是通过身体行为、身体实践和身体思维而获得的.没有人的特殊身体,就不会有现实中的人以及人的认知和整个世界;更不会有符号的产生、利用和整个符号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英语“eye”隐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概念,去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英语"eye"的本义及其直接投射、容器隐喻、情感及通感隐喻、颜色隐喻这几方面揭示了某些概念的形成过程。"eye"的认知发展过程体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概念。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原型集合体,身体经验因此成为各式各样隐喻的来源模式。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汉英身体部位词"头"和"head"为例,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其中所揭示的人类认知规律。含有"头"和"head"的汉英习语都源自人们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各种体验,而隐喻在这些习语语义的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莱可夫和约翰逊隐喻映射模式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汉语"婚姻"的隐喻认知机制的个案分析,发现汉语中的"婚姻"域指向了基于人类身体体验和社会体验的多种源域类型,再次印证了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人类体验基础上的理论假设;同时对始源域指向目标域的单向性映射认知模式做出修正和补充,为目标域与始源域的双向互动关系提供实证性支撑。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转向"以人类的认知和理性存在的本体论为基底,其哲学根本是体验哲学与历史事件.认知语境具有认知与语境的本体论特征,体现客观实在性和认知相对性的统一.认知语境转向从翻译的言内认知语境和言外认知语境及其互动的关系出发,考察翻译主体的认知、语言、存在的互文顺应关系,在宏观和微观上探索译学发展途径,避免译学"语言学转向"的语言泛化、"文化转向"的文化泛化等倾向,把焦点集中在解决译者思维与文本、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转向"的取向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认知转向"视野,也有利于译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赵猛 《兰州学刊》2013,(3):13-19
认知研究中的认知主义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将认知看做与物理身体无本质关系的信息处理过程。具身化认知的进路挑战了传统认知主义的这一立场,提出认知研究必须将身体纳入考虑之列。然而,具身化认知研究者们对在认知中发挥作用的身体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仅仅考虑作为认识的物理和因果基础的身体,有的考虑身体在认知中的功能性作用,而有的则将身体性的意识体验纳入研究之中。在具身化认知进路中,自然化现象学主张将传统现象学自然化,以便在认知研究中吸收其研究成果。根据基本的立场的不同,自然化现象学又分为"激进的方案"与"温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术界对隐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解释语言体系中的"隐喻化"现象及从多个层面论证"隐喻性思维".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成为人们对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认知隐喻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研究中所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二者的研究目的、方法及范围有很大差别.本文旨在探讨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富于创造力的伟大作用,并时理解"概念隐喻"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的研究重点是隐喻概念体系.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认知对象的分离和确立是认识得以发生的根本前提.这是一个以原始现象为逻辑起点、以表象为中介、以认知对象的建立为旨归的复杂过程.表象作为使原始现象"对象化"为认知对象的统合能力,本身就表明一个人为的方向和意向.意向既是"对象化"的方向、认知的方向,又是生命意义化的方向、生长的方向.意向性既是物性、规律性,又是生命的价值性、方向性.原始现象通过表象而形成的物理现象和价值现象分别主要成为人类理性和直觉的直接对象.理性与直觉作为方法的互补、合作而非替换、越界、垄断,共同促成人类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正如对象的分化决定了学科的分化及认知方法的不同一样,不同的认知方法又在建构着不同的对象并推动着不同学科的发展.但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对象、方法、学科的互补与和谐来促成自然、社会与人生的互补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身体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受这一立场启发,人工智能的研究不再囿于模拟大脑的计算-表征框架而有了具身化转向。具身的人工智能体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从“具身”的视角看,须首先消除心、身二元论思维,从而彻底摆脱传统人工智能采用的计算-表征思路,以及将人类心灵和身体视为心灵和身体的唯一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身体”不是一种与“心灵”对立的实体,身体的“具身性”在于它自身负载着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机制,从而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或一个环节。在此意义上,以应对世界的活动为模型的人工智能体可能具身化,从而“在-世界中-存在”,此时,“人工智能的身体=人类创造的身体形式≠人类的身体”。  相似文献   

11.
论身体思维     
不能把人的认知都归功于大脑,无视身体和身体思维的认知价值.其实正是人的身体结构、身体欲望、身体行为、身体意向、身体爱好、认识冲动、好奇心、求知欲、潜意识、自由意志、身体场、知觉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身体思维或身体智能,一起构成认知的源泉和机制.因此身体思维才是大智慧;才是一切认识、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起点;才是获得知识、成就事业、完善人性、推进人类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媒介信息文化的结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从几千年信息短缺时代进入了21世纪信息过剩时代.在信息短缺时代,信息的生成、传播和获得困难,信息的认知和识别容易,深度识别范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范式;在信息过剩时代,信息生成、传播和获得容易,信息的识别和认同困难,快速认知范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范式.媒介信息文化的快速认知范式体现为内容与形式、普众性与分众性、公共性与商业性二元并重的结构形态.因而媒介信息文化总体演变趋势是宏观形态趋同与微观结构差异.媒介信息文化的趋同体现为信息共享范式、传播方式、到达品质、学习模仿和链接速度等,亦即网络环境一般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趋同.  相似文献   

13.
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基于认知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德认知的研究中,对认知结构、道德判断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不同见解,需要一种新的认识进路来诠释。采用默会知识论的一些观点来分析道德认知,可以发现,默会认识的结构与道德认知结构都从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发展而来,在发展方向上也都强调认识者主动的整合能力和结构的动态平衡。道德认知的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与默会知识论中知道怎样(knowhow)和知道那个事实(knowthat)之间的关系表述在方式上基本一致,并强调道德判断的产生须借助于道德主体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在具体特定条件下完成。因此,道德认知具备人类认识的默会维度,道德认知的发展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个体在道德认知结构中的身体在位。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支持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生活实践来促进道德认知结构的发展,从而最终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继续,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智慧的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国两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等,都体现着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尤其是其中的"和合"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之大道,从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语法整合普遍存在于语法系统的词、短语、句式、语篇、语义、语用、语体等各个层面,它是语言生成和理解中的重要认知机制,是人类构建语法系统的重要手段和核心过程。语法整合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经济性、突显性和转喻思维。  相似文献   

16.
劳动哲学是以劳动为存在论的哲学世界观,劳动乃是身体的劳动,身体是在劳动的时间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身体问题成为劳动哲学的基本问题。劳动成为身体生成的现实依据,人自身的劳动创造了人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人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人自己的世界。正是在对象化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使身体的辩证逻辑得以历史地构建起来。劳动推动人的身体及其本质力量的阶段性成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呈现出阶段性发展态势,使认识论真正完成从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劳动构成价值创造的源泉,只有在对象化劳动过程中身体的正义问题才能得到合理性解释和解决。劳动构筑了历史的前提,人类通过劳动成就了时间性存在,时间性存在规定了人的历史性生存,这就是人类历史传承和创造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仪式不仅具有对事件的个体记忆功能,也可以表述对于集体心智结构的认知记忆.仪式的这种认知性记忆除了通过语言来表达,更多的是以身体来展演.以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记忆作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嘎日利祭祀仪式中身体实践结构与萨满神话和敖包祭祀的结构对比,可以认为,嘎日利祭祀所传承并延续下来的是萨满教信仰.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影像的认知是十分古老的,但由于对影像复制能力的局限,影响了古代人类影像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影像复制技术和影像传输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人类基本实现了用"视觉判断"来理解世界的古老梦想,"影像化生存",在今天的社会里已经不是神话.但我们人类对人类影像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刻,有影像化语言支撑的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用两条腿走路的文化,它能与原有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一起结构人类文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认知就是人们认识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如果这里的"人们"是在不同的文化圈与不同的价值链之中,那么,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广义地讲,可能世界是指能无矛盾地设想的世界,而这里的"可能"又有逻辑可能与形而上学可能之分。"逻辑可能"是指事态的出现不会导致逻辑矛盾,不会违反逻辑规律;而"形而上学可能"是指事态的出现不与相关事物的存在、本质属性发生矛盾或不一致。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既是超验理想也是经验层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这一愿景就在于化解认知矛盾,进而通过文化互通建立起人类的价值共识。可能世界理论的智慧在于,可能世界的语言不是实在论的,它是一种正确性与合理性的代名词。从现实世界就是实现了的可能世界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自身构建和合社会的理想,起点就在于人们的认知矛盾能够得以化解,进而形成人们相互之间的价值共认,如此人们设想的可能世界才有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孟伟 《齐鲁学刊》2012,(2):75-78
交互认知是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的新进路。交互认知以大脑-身体-环境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原初生成场域,由此展开了对知觉与概念性思维的重新审视和解释。交互认知表达了一种协同性实践观。交互认知及其协同性实践观可能实现对传统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