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听觉沟通中传递的声音与气息发自肺腑深处,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感性特征,是文学艺术研究应当特别关注的对象。卡尔维诺小说《国王在听》中的听觉书写,对应了声学家和符号学家总结的三种倾听模式——因果倾听、语义倾听与还原倾听。用第二人称"你"来讲述这个故事,既有利于彰显听觉感知的模糊性,又有暗示每个读者都是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用意。将倾听者设定为国王,乃是出于"居高听自远"的叙事策略——没有谁会比高高在上的国王更在意来自四面八方不利于己的响动。以屏蔽了具体语义的女子歌声来唤醒国王,则是为了突出"语音独一性"的魅力,作者此举被认为是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或曰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奠基石——迄今为止的研究只关注普遍的语音,而忽略了语音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简单事实。文学界虽然早就认识到"文学即人学",但在对具体人物的认识上仍未摆脱形而上学的偏见,虽然罗兰·巴特称语音为人的"分离的身体",但许多人还未深刻认识到具体的语音与语音后面的"活人"之间的联系。卡尔维诺揭示的"语音独一性",在中外叙事作品中都有形形色色的反映和流露。  相似文献   

2.
艺术审美的直觉性,往往在于"我们一睁开眼睛去看一个形象或一张开耳朵去听声音",其景象(形象)和声音在艺术形式上又有独特的地位和审美价值.笔者称之为"视听之美".这种"视听之美"的构成,就审美主体(人)来说,又与其审美感觉器官功能有着很大的关系,值得分析、比较和研究.人的审美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视觉、听觉不同,相应构成的景象美和声音美的表现和特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听觉叙事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阐扬听觉的艺术价值,针砭文学研究的"失聪"痼疾。由于汉语中缺乏相应的话语工具,有必要创建与"观察"平行的"聆察"概念,引进与"图景"并列的"音景"术语。叙事中的"拟声"或为对原声的模仿,或以声音为"画笔"表达对事件的感觉与印象。视听领域的"通感"可分为"以耳代目"和"听声类形"两类,后者由"听声类声"发展而来——声音之间的类比往往捉襟见肘,一旦将无形的声音事件转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故事讲述人更有驰骋想象的余地。听觉叙事研究的一项要务是"重听"经典,过去许多人沉湎于图像思维而不自知,"重听"作为一种反弹琵琶的手段,有利于拨正视听失衡导致的"偏食"习惯,让叙事经典散发出久已不闻的听觉芬芳。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人类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视觉文化的传播来完成。到了21世纪,在人类文化传播的历史上,又出现了听觉转向,取代了视觉转向,听觉文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对学术研究来说,听觉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听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却古已有之,中西文化史上都是如此。研究听觉文化主要有三层价值: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象与音都是语言符号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听觉文化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音的关注;其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听觉文化研究可以消除视觉文化研究的弊端;最后,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听觉文化研究与人类的存在息息相关,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听觉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卜辞中的“听”与“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华 《东岳论丛》2005,26(3):7-10
据卜辞,殷商时代能听候风八音的乐师被称之为“圣”者。“圣”、“声”假借,“听”、“圣”字形义相近同源,故卜辞假借。“听”指乐师,为商王室职官,称为“王听”。商代乐师“听”是一种神职,是能分辨四方风向、协调音律、制定律法的超自然的聪明圣人。“王听”占卜凶吉,对商王的政治决策有很大影响。商代对乐律知识的掌握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卜辞中的“律”有些并非“律令”之“律”,而是“音律”之“律”,如卜辞“师惟律用”之“律”即为“音律”之律。君王通过六律听音,规范行为道德,又被视作制定历律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主要属于城市诗学、城市美学和城市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物为本"的当代城市声音,不可能使人与世界、城市、内心发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交流和对话。不同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之声,而不同的城市之声,不仅见证着城市变迁同时也再生产着城市本身。把珍贵的城市"声音"记录、整理、研究和传承下去,可以为更全面地感知、体验城市及其更真实的历史与现实,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和框架,也为从理性到感性、从语言到感觉、从视觉到听觉重新发现城市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秋菊 《理论界》2023,(11):64-70
《文子》在多重层面上使用“听”,这些与“听”相关的论说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治身维度,即把“听”作为学道方式,根据道“听之不闻”的特性,排除耳目干扰,通过“以神听”通达于道;二是治国维度,即讨论君主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应当通过正确“听治”的方式,使君令顺利下达、臣情得上闻,最终因君民良性循环而达成“天下听从”的政治效果。从由听及道的治身论过渡到以道御民的治国论有赖于“听”的行为主体的统一,君主通过治身有道虚心听治,并凭借精诚感应最终达成理想政治。  相似文献   

8.
王敦 《学术研究》2023,(3):154-161
听觉和声音被以往的现象学哲学所忽略。国外现象学脉络中的学者如美国的唐·伊德试图弥补这一盲点,其思路是借助听觉维度转向开启声音现象学,从而构建听觉本体论。听觉本体论探讨的是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听觉,声音现象学探讨的是作为意向性对象的声音,两者实为一体两面。这需要对现象学的方法进行盘点和再诠释。现象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不同的现象学思路分别被改造和挪用来描述声音现象,探讨意义阐释;梅洛-庞蒂的具身性思路被用来联结听觉知觉与意义指涉,成为听觉本体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商品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广告的效果,提出“阅听人”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出“阅听人”与广告、广告主、媒体之间实际上存在的是一种买卖关系,而这种关系告诉我们广告创意人员只有以一种出售的态度来完成广告的创意和表现,才能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通过听觉渠道传播的声音艺术。尽管音乐自诞生起,就常与舞蹈、诗歌一体,成为视觉感知的一部分,但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发展,此种趋势逐渐变弱,音乐发展成一门自足的听觉艺术。当代新媒介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视觉转向,使音乐的视觉呈现重新凸显。视觉符号不仅成为音乐重要的伴随文本,还几乎覆盖音乐从生产到传播的所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由听觉符号编码转向多媒介符号编码,其艺术表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法律作为符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晖 《学术界》2002,(1):85-97
被誉为“解释学之父”的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 :“文本是人的生命所留下的符号形式 ,是生命的外化和‘表达’(Ausdruck)……〔1〕”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更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认为 :人是符号的动物〔2〕。人类在其类活动中需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那么 ,这种沟通和理解的媒介机制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 ,符号。我们知道 ,自从哲学向语言学转向以来 ,符号学在西方世界日渐兴隆 ,几乎所有哲学流派都围绕着符号而展开其论题。然而 ,符号又是个相当多义和宽泛的概念 ,它既指语言和文字符号 ,也指行为符号。“只要有社会 ,任何实用都转…  相似文献   

12.
王敦 《学术研究》2012,(2):154-158
听觉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它考察人们生活在怎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声音环境里,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去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关系.现代听觉与以往听觉的断裂,私人听觉空间与公共听觉空间的分割,和听觉文化的现代、后现代转型等文化现象,一方面同构于社会发展的总体文化脉络,另一方面又具体而微地体现着历来被文化研究所忽略的一些关系和因素.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我国,需要通过借鉴国外前沿的听觉文化研究和展开本土研究实践,形成一套有效的听觉文化本土表述话语.目前,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与音乐学、文化史和传媒学等学科话语的整合来启动.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不是思想的声音记号和工具,而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无意识的集体心理,从而构成了思想得以可能的先验基础。语言有着不同于"思想的逻辑"的深层道理。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把思想与事物的外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对立,而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决定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的对立关系,从而语言的理性把思想意向对象的普遍必然性还原为思想想象现实的"社会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以新媒体微博事件为例,分析了微博空间构建"新公共领域"的文化逻辑在基于微博空间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领域中,公共阅听人的思想与行为已经超越了传统"传—受"理论模式的受众概念及其经验,理解微博空间中的公共阅听人,要遵循公共领域的解释逻辑。进而认为,如何构建理性的公共阅听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博空间的治理之道,其根本是建构起新媒体时代所要求的理性的公众阅听人,而加强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是达此目的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汉字性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的文字必然具备符号的一般特点.符号功能成立的基础是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两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符号形式是可以通过某种外在的物质形式感觉到的对象,符号内容是包含在符号形式中的成分.从“能够感知”这个意义上说,符号形式的确比符号的另一个侧面——符号内容——更容易被感觉得到,于是就有了符号形式优先的说法.在语言中,符号的形式是通过听觉来感知的声音,符号的内容是由声音所传达的意义;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其符号形式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字形,而字形这个符号形式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是声音和意义两个部分.符号形式中同时包含音义这一特点就将文字与类似路标、宗教符号等其他一些符号区别开来,同时这一特点也是一切文字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16.
风力涡轮机、足球场喧闹的人群、喷气发动机全功率运转,由此产生的声波低于人类能听到的频率。但是,不会因为你听不到这些声音的低频率成分就意味着它们不会伤害你的耳朵。一项新研究显示,持续听低频率声音90秒就能在噪音结束后的数分钟内改变内耳工作方式。"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暴露在低频率声音里是无害的,但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对图像和视觉的审理成为20世纪以来反思现代性和建构自身的一个重要基点.本雅明从社会变迁与感知方式的关系入手考察图像时代的特征,他指出:现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最根本区别就是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的差异.鲍德里亚从摹本的角度研究视觉图像,他更关注复制品构筑起来的"超真实"世界和符号的"幻象"奇境.本雅明和鲍德里亚有关视觉和图像的思想既揭示了视觉图像与现代性的关系,也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实践领域的新现象,即音乐的视觉化和媒介的视觉化.  相似文献   

18.
试析政治仪式中的声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符号是政治仪式中的常见元素,与政治社会的基本规范之间存在密切的映射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声音符号的力量被编码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力形态,其象征意义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经过解码后被转换为政治权力。在不断重复的从象征权力到政治权力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声音符号通过替换、消除、依附和"独奏"等各种方式,实现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并最终服务于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事象"是古代诗歌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相较于传统诗歌所提出的"意象"概念,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若"意象"的产生是针对于唐诗这种偏重抒情达意的诗歌类型,那么"事象"的提出则是针对宋诗这种偏重议论说理的诗歌.在宋代陆诗的众多事象中,"卧听"是一个特殊事象."卧听"在陆诗中的时间、位置,以及陆游卧听的对象和卧听时的心态,都是我们研究陆游诗歌的新方向.对陆诗中"卧听"事象的研究,是我们打开陆游诗歌内蕴的一把新钥匙.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化的变迁中,对知识、科技、理性的推崇,导致了视觉中心主义以及听觉的萎缩,机器化大生产使得噪音成为时代的基础音.然而,我们不仅生活在知识的世界,还生活在感觉的世界,对环境的聆听、欣赏和投入,是人类的权利和福祉.我们也不仅生活在影像的世界,世界还通过声音的维度促成我们的存在,我们也通过倾听保持着与世界亲密而灵敏的接触.我们聆听的不仅是物理的声音,还有他人的心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归根到底,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