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析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艳枝 《阿拉伯世界》2003,(4):38-41,37
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在一定程度上和现代金融理论相适应,自50年代出现以来,发展迅速,但其运作方式不同于世俗银行。伊斯兰银行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自身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自公元622年以来,历代穆斯林学者秉承经训的创制(Al-'ijtihad)原则与精神,构建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其学术体系.《古兰经》注释学('ilm al-tafsir)则是该体系中仅次于圣训学而成的最早学科.《古兰经》涵盖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注释学既是独立学科,也是交叉学科.注释学的立论、界定、要求、方法均为注释《古兰经》确立了明确的注释理论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历代注释家据注释学原理解读了《古兰经》基本要义,并彰显其集教义与文化为一体的经典价值和社会作用,从而使亘古不变的《古兰经》始因注释的变化而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4.
自公元622年以来,历代穆斯林学者秉承经训的创制(Al-’ijtihad)原则与精神,构建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其学术体系。《古兰经》注释学(‘ilmal-tafsir)则是该体系中仅次于圣训学而成的最早学科。《古兰经》涵盖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注释学既是独立学科,也是交叉学科。注释学的立论、界定、要求、方法均为注释《古兰经》确立了明确的注释理论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历代注释家据注释学原理解读了《古兰经》基本要义,并彰显其集教义与文化为一体的经典价值和社会作用,从而使亘古不变的《古兰经》始因注释的变化而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伦理准则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的,对协调社会关系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包括: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穆斯林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构成了穆斯林生存的心理定力等。  相似文献   

6.
《古兰经》自问世以来就以宗教性(超越性)与社会性(世俗性)的二元一体结构确立了“认一论”信仰体系,改变了阿拉伯社会,催生了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也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得以诞生。但作为纲领性经典的《古兰经》并没有就所涉及的广博的内容逐一展开论述,只是以点带面地概而言之。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全方位注释,才能进一步彰显其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及现实意义,从而深度解读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古兰经》注释也就成为阐发伊斯兰教义、研习和具体运用《古兰经》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在一定程度上和现代金融理论相适应,自50年代出现以来,发展迅速,但其运作方式不同于世俗银行.伊斯兰银行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自身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泰伯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著名的《古兰经》注释家、圣训学家、伊斯兰教法学家、历史学家。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之一《历代民族与帝王史》(TARIKHALUMAMUWALMULUK)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人类起源、下迄作者著此书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史学价值堪与我国《资治通鉴》等同,堪称阿拉伯史学上承前启后的丰碑巨著,也是研究伊斯兰史、古代东方民族史乃至世界通史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教法与东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体系所根基的历史文化土壤不同,前者必然体现出许多独特之处。从宗教与世俗的不同视角来看,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也具有与世俗经济思想的不同之处。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深刻的道德烙印与浓厚的福利精神、义利统一和相对均平的观念特点、非逻辑理性色彩和法律化、制度化、生活方式化的特点。伊斯兰教经典经济思想的内涵深邃,外延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语研究,源于《古兰经》研究。《古兰经》是阿语研究的轴心,不管是解释《古兰经》,还是阐述伊斯兰教法,都与阿拉伯语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之,阿拉伯语的研究,如词汇、词法、句子结构、语体风格的研究,甚至天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为伊斯兰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古兰经》、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政体。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study of the multi-functional trouser-cord (that ties traditional Pakistani trousers) and its connotations within the Islamic dress tradition as well as local concepts of the body. Comparable to the importance of belts and loincloths in other cultures of the Muslim, Christian, and Hindu world, the apparently simple and unpretentious drawstring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Pakistani discourse of chastity and desire. On the one hand the tying of the trouser-cord stands for the Muslim ideals of modesty and body control, but on the other the untying of the string refers to the dimension of emotion and sexuality where it can be strategically deployed as a medium of erotic play, allurement, and sensuousness. Thus, the trouser-cord is an item of clothing carrying ambiguous meanings, reflecting the tension and moral polarity between ‘nomos’ and ‘eros’.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穆斯林思想家和政治精英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不同于阿亚图拉霍梅尼以教法为根、教法学家的权威为本的“教法学家治国”理念,或毛杜迪以真主主权为宗的“伊斯兰政府”理论,突尼斯“复兴运动”创始人拉希德·加努希提供了一种律法主义之外的新视角。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加努希援引中世纪穆斯林思想家艾布·伊斯哈格·沙缇毕对伊斯兰教法之根本宗旨的解读,从伊斯兰教倡导的正义原则出发,强调穆斯林应积极参与非伊斯兰政府,在实现权力分享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的现代民主国家。加努希在理论层面对伊斯兰与民主问题的论述及其在现实层面的实践,对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以及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银行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目前,全球已有近80个国家开办了伊斯兰银行及相关业务,伊斯兰金融体系已颇具规模,欧美国家也相继推出了打造全球伊斯兰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以伊斯兰银行为主体的伊斯兰金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中极具威权性,占据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伊斯兰金融体系在与西方经济体系的碰撞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如何实现与异质经济系统的成功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The concern for piety among contemporary middle-class Muslims has led to efforts to establish a halal (permissible according to Islamic principles) economy.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thriving Islamic cultural economy in Malaysia, which refers to the links between Islamic culture and economic practices. Malaysia tops the Global Islamic Economy indicator, which serves as the dominant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and measuring the global halal economy. This was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initiatives, such as establishing research centres, of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Hal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HART) is among the most prominent.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d digital ethnograph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HART initiatives for building transnational halal network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how halal interpretations and practices travel across borders. I argue that halal research centres, such as INHART, signify both the decentring and centring of power transnationally and economically in terms of the global flow of hal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文明中“共处”思想关注的核心是如何解决承认伊斯兰教普遍性/唯一性与各种以伊斯兰教为标尺而划定的“他性”存在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使用世界主义光谱来对伊斯兰文明中不同“共处”思想进行排列,从最偏向宗教普遍主义一侧到最偏向宗教社群主义的“共处”思想分别是:不同伊斯兰教派间的“共处”思想、伊斯兰国家内部不同宗教群体间的“共处”思想、古代伊斯兰国家与非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共处”思想、近代以来伊斯兰国家与非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共处”思想、非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共处”思想、不同宗教之间的“共处”思想等六种类型。通过有针对性地挖掘“共处”思想来纾解当今伊斯兰世界所面临的诸种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伊斯兰文明的阿拉伯式管理的特点,即外控型管理、真主是最高主宰;只与朋友做生意;父系型酋长模式;工作是为了活着;注重伦理道德;直觉、形象思维模式,务虚先于务实;空间公开,不喜欢孤独;缺乏时间观念,因为时间由真主控制等。文章还指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命题及其研究思路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从表面看,革命的胜利是政教合一体制建立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经过两伊战争、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伊核危机和总统大选风波后,这种政治体制仍能稳步发展且依然具有活力的深层原因很值得研究。本文将通过波斯传统的政治思想、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宗教思想、外来现代化思想的影响和其他模式尝试的失败等四个方面来揭示这一体制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伊斯兰经济发展,但独特的伊斯兰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用现有的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来诠释。伊斯兰世界的经济两极化主要由于资源分配不均、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政府职能限制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阿拉伯一伊斯兰各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中东经济正积极探索和实施其经济发展新途径,以期缩小经济两极化的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