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职工参与制度从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从其变迁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产业民主立法的兴起、公司社会化浪潮等.从其变迁的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职工参与制度的法律化、参与目标的改变、参与主体的变化、参与领域的变化.从其发展趋势来看,这一制度的变迁将遵循一定的变迁规律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体制的转型与现代劳动关系的确立,职工由企业的主人公变为雇佣劳动者,传统的职工民主参与制度式微,由此造成职工在公司内部话语权的缺失,职工弱势地位由此导致;厘清职工民主参与的基本内涵,分析职工民主参与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我国职工民主参与制度,并作好与相关制度的整合,对改变职工弱势地位,切实保护职工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问题上构建了不同的制度,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法律对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问题的规定也较有特点。通过对这些规范进路加以比较,力图探寻一条更为有效且适合中国国情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颇受社会关注,并成为政治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会对民主建设、政府决策、公民意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不可盲目乐观。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存在缺陷,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程度不足,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不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成效也不明显。因此,构建完整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法律规则,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曹艳春 《河北学刊》2002,22(4):156-158
职工持股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等人提出的二元经济学理论。职工持股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 ,即从雇员变为所有者 ,使职工更积极地关心企业生产 ,参与企业管理 ,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激励方案。职工持股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民主化趋势 ,是顺应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以及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而出现的 ,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财富。我国的企业职工持股是在改革中产生的 ,应从具体的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 ,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职工持股制度。  相似文献   

6.
听证是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之一,对于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立法听证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立法听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延边州立法时只是采用公开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举行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的公众参与形式。通过对延边州立法听证制度的建立和程序设计进行探索,提出一些制度上的设想,希望能够为延边州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参与激励是管理心理学范畴的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参与激励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企业实施参与激励有如下可能:社会主义企业中,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享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推行参与激励的有效保证。尊重职工的参与意识是企业领导民主意识的体现,实施参与激励可采用如下方法:领导多与职工和下属交流沟通;领导多让下级自主地施展身手;建立和完善各种参与制度;疏通和健全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8.
在对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之功能和国外公众对委任立法的参与和我国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 ,可以提出建立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之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职工持股制度是现代社会经济民主化的产物,该制度对我国完善产权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职工持股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立法很不健全。本文从公司制度的基本法入手,分析了职工持股制度与传统公司法律制度的不协调之处,以期客观、全面的认识职工持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职工持股制度是现代社会经济民主化的产物,该制度对我国完善产权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职工持股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立法很不健全.本文从公司制度的基本法入手,分析了职工持股制度与传统公司法律制度的不协调之处,以期客观、全面的认识职工持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外工业民主模式与我国职工参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工业民主的有关理伦,并依据对德国劳资共同决定模式、美国股东单一决定模式的分析,认为职工民主参与制度的选择一般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效率和产权原则。文章通过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劳动主权特征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分析了我国职工代表大会的“虚化”现象,并且按照职工民主参与形式选择的原则要求,提出了职工持股参与制度是解决这一矛盾和现象的主要途径,同时它也是我国实现职工民主参与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当职工持股成为我国企业制度改革方式的选择之一时,给予法律支持势在必然.我国职工持股的法津支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引入相关规定,可制定一部统一的职工持股法规,可做好现有相关法规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架构我国股份制企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应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把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持股会结合起来,同时在公司各机关之间合理进行权力配置,以达到权力互相制衡,而且不影响企业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国有公司职工董事制度之不足及其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工董事制度虽在我国诸多法律、部门规章乃至自治性规范中都被得以规定,但其被边缘化的倾向极为明显.究其原因,还在于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指导思想造成的相关制度的模糊化.为切实实现职工董事制度设计之初衷,立法应从职工董事的角色定位、席位设计、资格确定、薪酬激励、责任规范等多角度进行相关的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中职工参与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股东和职工必须本着合作双赢的理念,在一系列职工参与管理制度的安排下,使各自的利益都能得到实现。应从加强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完善公司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两方面对我国公司职工参与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面临国家层面法律制度缺位之危机.而在地方立法层面,虽有地方政府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是总体而言现行规定一是涉嫌与行政立法应当遵循的法律保留原则相冲突,二是涉嫌与法律优先原则相冲突.化解上述合法性危机,首先应落实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在国家层面制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基本法律,然后辅以地方立法和部门立法的配套规定,形成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为中心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法律体系.在具体立法内容上,则应当着重构建完善的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和参与效力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站稳脚根,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提高职工的整体索质,尤其要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一)转变职工思想观念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企业进入崭新的时代。企业员工的配置、企业的生产、企业的经营、企业的发展等等,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教育职工转变思想观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在该制度中,公众参与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出发,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有关公众参与规定的比较,本文就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公众参与条款的实施提出了立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处理劳动争议立法,是劳动立法中的程序法。在我国,劳动争议,是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和职工在劳动立法范围内,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争议。它包括:关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争议事项;关于录用、调动和辞退职工的争议事项;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保护的争议事项;关于职业技术培训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纪律以及奖励与惩处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的争议事项;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轮公司法修订调整了公司监督模式,职工董事将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职工参与方式,由此引发了对职工董事制度定位的争议。ESG投资、评级与信息披露的实践与立法表明,职工权益保护与人力资本管理已成为ESG治理的关键议题,上市公司在处理人力资本风险与机遇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也面临专业与信息不足的困境。基于职工身份与信息优势,职工董事能够发挥职工利益保护与人力资本管理的独特制度价值。职工董事在财务和业务监督方面存在专业和能力缺陷,不应强制其参与审计委员会。职工董事的主要制度功能是职工利益保护和人力资本管理,监管机构应为职工董事参与ESG委员会或人力资本与薪酬委员会、评估与审核人力资本相关信息披露、劳动合规体系构建这三大方面配置相应的特别职权。为了充分发挥职工董事在ESG治理中的功能,证监会和全国总工会需协同构建保障职工董事独立、勤勉履职的规则体系,以增强职工董事的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