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12):109-112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  相似文献   

2.
疯狂的收藏     
《阅读与作文》2009,(3):39-39
古往今来,许多收藏家都爱收藏名人使用过的物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些收藏家甚至“疯狂”到了嗜好收藏世界名人死后留下的身体部件和器官!爱因斯坦的眼球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的大脑被保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但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眼球也被他的眼。科医生摘走,并且成了他手中价值连城的“收藏”!  相似文献   

3.
李润英 《老友》2015,(4):55
当下,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收藏更多的古钱币,但由于精力有限,要想收尽天底下的古钱币,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也是一名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多年的收藏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尽管花钱不多,但趣味盎然,受益匪浅。1.编年收集法。就是按历史上朝代更替的线索收集,每个朝代收集一两枚,从贝币到宣统通宝,不分大钱、小钱,挑价格合适的。如先秦部分可收明刀、小型方足布、战国小半两,宋钱中小平钱贵的可换成便宜的折  相似文献   

4.
陆明华 《山西老年》2010,(10):36-36
沙子收藏意大利医生奎多·奈布洛尼,20多年来,在漫游世界的旅行中,广泛收集了巴西、英国、印尼、法国等地的沙子。在热那亚"个人爱好"展览中,他的收藏因最有特色而获奖。鸟声收藏匈牙利的米哈伊·奥斯查克喜欢收集各种鸟的叫声。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成功地集录到了1000多种鸟的叫声。  相似文献   

5.
崔金生 《北京纪事》2009,(12):84-85
板儿爷杨兴 我和杨大爷在一个院子里住了近30年,从没见他跟任何人红过脸,吵过架。  相似文献   

6.
汤卫,今年46岁,是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超市店长。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古代锁具,至今已收藏各种古锁800多把。汤卫对收藏古锁产生浓厚的兴趣,缘于母亲送给他的一把祖传古锁。1992年年底,单位因工作需要,把他派驻到珠海。临  相似文献   

7.
我邻居退休后迷上了收藏,几年来收集了不少邮票、钱币、电话卡等物。最近,他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假人民币和外币一百余张面值近万元,有时还向他人炫耀其收藏的假币。请问,他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读者刘敏珍刘敏珍同志: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非法出售、购买假币,也有的收藏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收藏家,尽管他不识中文,却收藏了上千件中国书画。他收藏但不占有,将收藏中的精品部分献给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又编印画集,广而传之,还筹办陈列室及基金会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提高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他就是新加坡公民陈金川先生。  相似文献   

9.
飘雪 《北京纪事》2015,(10):15-19
65岁的老林是一个资深邮票收藏爱好者.多年来,收集邮票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事.以前,他就住在海淀区,对马甸邮币卡交易市场有着深深的感情,更是那里的常客.认识老林的人都知道,你千万别跟他谈邮票,一谈上,他的话滔滔不绝,拿着他心爱的邮票本,可以跟人聊上个一整天.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富豪在乡下度假,他看到一伙人爬到砖房上,正要拆除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富豪问一个本地人。“那是烟囱。很久以前,人们烧火做饭,就用烟囱把房间里的烟排出去。”本地人说,“现在大家都用上抽油烟机,烟囱就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啦。”富豪听了,心里一动。很多富豪都有收藏东西的习惯,他们收藏玉石、钻石、黄金、瓷器、首饰、艺术品,等等。这是一位刚刚发迹的富豪,他正在考虑自己收藏什么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青石     
藏家邓茹斌桂林市税务部门干部,爱好收藏,主要收藏邮票、印花税票、奇石、门券、粮票和普洱茶等,尤其是在奇石收藏方面造诣较深。在十几年的奇石收藏中,共收集了几十个大类的石钟,且精品颇多,多次在全国性、地区性石展中获大奖和在许多奇石收藏报刊上刊载,并获好评。他的收藏感悟是:收藏可以恰情、悟道、增值、健体、丰富知识、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2007,(8)
年逾花甲的陈郴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交通局退休干部,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偶然机会结识了大名鼎鼎的"军统特务头目"沈醉,成为忘年之交。从此以后,陈郴便一直用心收集、收藏"沈醉写的和写沈醉的"文物,近日,陈郴将这些藏品公之于众,并抖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人,我们餐餐用筷子,可是箸筒却成为淡出人们视线的东西。汕头市50多岁的陈礼浩已经收藏“箸筒”10年了。他说,以前箸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得很少。为了给后人保留一些餐饮文化的见证物,他才萌发收集箸筒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山西老年》2013,(6):66-66
编辑同志:去年5月份,杨大爷家居住多年的老房子在旧城改造中拆除了,杨大爷用补偿款在某新建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期房,合同约定于今年9月1日前交房。但是房屋建造期间,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竞然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瘦身"钢筋,后经一名从事建筑工作的业主举报,该建设工地被当地的主管部门查处。请问买到使用"瘦身"钢筋建造的商品房,杨大爷该如何维权?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建立校内学术文献专藏的意义、收藏范围和收集方法 ,并对此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1,(2):23-23
沙子收藏意大利医生奎多·奈布洛尼,20多年来,在漫游世界的旅行中,广泛收集巴西、英国、印尼以及利帕里群岛、威尼斯等地的沙子,在热那亚第五届“个人爱好”展览中,他的收藏因最有特色而获奖。  相似文献   

17.
收藏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社会活动。但现在,很多收藏爱好者则把收藏行为单纯地理解成了一夜暴富、囤积居奇的投资渠道和快速实现发财梦的终南捷径。不可否认,在收藏过程中,确实有些藏友通过藏品交流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如此狭隘地理解收藏行为,必然会使收藏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18.
元夏  秦杰 《北京纪事》2011,(8):20-21
在人们的概念里,收藏家大都有钱。可是金铁华却正相反,他上班的时候除了工资,没有别的收入来源;退休后,也是如此,只有退休金。但他却是一个尽全力收藏的人。他告诉我说:"我现在就3000来块的退休金,就这么个限度,全拿出来买藏品,能买的都买下来。"现在人们倡导收藏理财观念时,他说他的藏品,可以捐,可以赠,但从来不卖。  相似文献   

19.
一个感察历史的有心人用"向下看"的眼光和平实的笔调,忠实地记录了那些可能被掩埋的旧纸片上的历史许善斌,北京的退休报人,名片上的头衔是"收集旧纸片的老汉"。他是北京最早致力于证照收藏的民间收藏家,十余年来蛰伏于潘家园旧货市场和报国寺文化市场"淘宝",北京市场上有价值的证照大多都被他搜入囊中,因此赢得"中国证照收藏第一人"的美誉。在其近两年出版的《证照百年——旧纸  相似文献   

20.
以集古为代表的收藏活动是北宋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欧阳修开一代收藏风气之先,其物质生活是其收藏活动的坚实基础。欧阳修少孤家境贫寒,收集碑碣源于幼年纸笔匮乏的心理缺失,而他庆历五年开始大规模集古则直接源于他此年俸禄收入的首次倍增,且长期执政的丰厚收入支撑了漫长的集古活动;同时,宦游各地的经历和文坛宗主的影响力也是集古的重要人力基础;此外,欧阳修讳言“有力”的行为呈现出他集古背后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