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一场新的"辽沈战役"在辽沈大地全面展开。曾经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共和国长子"的辽宁,积淀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较多和国有资产总量较大的省份,国  相似文献   

2.
铁西奇迹     
石国 《今日辽宁》2012,(4):62-67
在共和国的版图中,近10年来很少有哪个区县区能像沈阳铁西这样吸引如此多的目光,其大落大起几乎浓缩了一部中国现代工业史。  相似文献   

3.
无声 《今日辽宁》2014,(4):66-69
正辽宁钢铁工业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台发电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都采用了辽宁生产的钢铁。至"一五"结束,辽宁已经基本建成了以"鞍钢"为中心,以"本钢""抚钢""大钢"为重点的中国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1957年当年辽宁实现重工业产值85.97亿元,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们在谈论铁西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在谈论沈阳,在谈论辽宁,在谈论东北,甚至在谈论整个中国。这正是铁西的非凡之处。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西雄厚的重工业基础,使其当仁不让地成为"共和国装备部"。千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驻扎于此,大批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汇集于此,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诸多"第一"诞生于此。那个年代,提起铁西,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指涉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准、最强实力。而当时铁西"工人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率先垂范,则引领了国人对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80年代迅速推进的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变动,不但未能使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踏上顺利成长的坦途,相反却导致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困境。以“扩权让利”为核心的改革思路虽然对搞活中小型工业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搞活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作用却相当有限,甚至导致与初衷相悖的改革结果。因此,下一步的改革不能继续在简单的扩权和让利上做文章,而是应当致力于宏观经济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上的全面改革,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的政策对接与行为协调机制,调整和弱化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发展和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深化改革的市场取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全民所有制工业资本增量的所有权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夏至 《今日辽宁》2006,(4):22-23
阜新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半个世纪以来,阜新用它丰厚的资源,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曾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被称为“煤电之城”。“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在阜新的就有4个。海州露天矿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露天矿、阜新电  相似文献   

7.
<正> 在1989年北京的政治风波中,有人公布了一篇《中国的希望——私有制宣言》。这篇宣言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并列举出公有制的“十大罪状”,甚至公然号召“让我们早日敲响公有制的丧钟,去迎接共和国新的明天”。实行私有制真的能够使中国繁荣富强起来吗?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工业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僵局的重要力量,是沟通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工业的纽带和桥梁。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口城市化等,都与农村工业及其发展密切相关,依靠农村工业自身经济成长的力量也可以实现二元结构经济的转换目标。因此,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通过农村工业这条沟通传统农业与城市工业的纽带的作用,必然带动中国现代化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辽宁鞍山,一座地标般的城市,奔流的钢水,映红共和国的天空。半个世纪前。一个小个子工人从这里走出,走进军营,一直走进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行列。半个世纪后,更多的小个子、大个子.从城市乡村、厂矿机关、社区军营,追随着那位战士的足迹,走进共和国的光荣史册。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很显然,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已构成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单元结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标志着三足鼎立的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和城市现代工业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