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原动力。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异化和人类精神的枯竭、人类寻求自我的失败和丧失自我的悲剧;世界是一片荒谬,充满着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题。尽管德莱塞被看作是美国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我们从《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等作品中看到了美国梦的幻灭以及被美国梦所异化的荒原般的世界等现代主义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 苏联从六十年代中期起到八十年代,陆续诞生了一批“全景性”、“史诗性”的卫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如邦达列夫的《热的雪》、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恰科夫斯基的《围困》、普罗库斯林的《命运》、斯塔德纽克的《战争》等等。其中,恰科夫斯基的《围困》篇幅最大(近二百万字,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多六十多万字),是最能体现“全景性”战争文学的特征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3.
作为何顿“抗战三部曲”收官之作的《黄埔四期》,在叙事主题上与《湖南骡子》《来生再见》一脉相承,其不醉心于英雄传奇,而是突出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强调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作品试图以文学的方式来填 补历史的空白,提醒公众牢记被遗忘与遮蔽的历史,为中国的战争文学创造了全新的叙事高度。  相似文献   

4.
"追溯式"是戏剧创作的一种手法,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和中国戏剧大师曹禺都曾在自己戏剧创作中成功地运用过这一手法,并使其成为自己戏剧艺术的特征之一。他们的剧作《俄狄浦斯王》、《群鬼》和《雷雨》堪称是这一手法的典范性作品,可看作中外戏剧文学历程中"追溯式"结构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孙未的“大地三部曲”由《大地尽头》《熊的自白书》和《寻花》组成,通过书写从繁华都市到边陲古村的旅行经历,寄托作者的旅途感悟与情思,突出旅行的治愈功能。作品迎合了当代人迫切的心灵治愈需求,是“70后”女作家“治愈系”文学的代表。“大地三部曲”既是女性“在路上”的情感记录,又反映出现代人对生活意义和奋斗目标的反思。作品中自由独立的女性意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灵性的风景、充满古典意趣的文字,旨在抚慰现代人疲惫敏感的心灵,以优美的自然风景对抗异化的城市风景,以古典的慢生活改良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作为治愈系旅行文学的“大地三部曲”,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6.
《边境三部曲》是美国当代作家科马克.麦卡锡描写西部牛仔的宏伟巨著,这一系列作品因其对大自然、对人性、对社会、对宗教等的深切关注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隐喻。从《边境三部曲》中牛仔、荒原、宗教等文化符号入手探讨作品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7.
美国从1776年建国至今不过两百多年,却经历了不少的战争,诸如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最近的海湾战争等等。难怪战争在美国文学中一直是主要题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在美国人民中间引起思索,美国的战争文学异军突起,出现了创作丰富多样的繁荣局面。从反映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战争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们记录了人类遭受浩劫的真实画面,从探讨创作特色的角度来看,战争  相似文献   

8.
十一月十六日下午,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赫曼·沃克(HermanWouk)应邀来我校作了“关于英、美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沃克先生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犹太作家。他一直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已陆续发表了《法隐号起义》、《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等九部长篇小说及其他作品,其中《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经过翻译介绍到我国,深为广大读者熟悉和喜爱。在报告中,沃克先生回顾了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世界文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的英、美文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他认为,十七世纪初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问世,标志着现代小说雏形的诞生。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现  相似文献   

9.
巴金《激流三部曲》与《红楼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考察巴金从童年到《激流三部曲》完成这一时期的经历,可以看出,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可分为感受期、欣赏期和再创作期。在再创作期,巴金对《红楼梦》的家族小说模式进行了符合时代的创新。研究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是丰富和深化巴金及其作品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哈克和霍尔顿的相似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他们的不同点。这些异同点表明前世作家的作品必定会对后来的作品产生影响。实际上,从《哈克.费恩历险记》到《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塑造青少年形象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霍尔顿与哈克的不同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工业发展,都市生活,商业社会造成的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以前约200年里,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处于基本停滞状态。其间,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构成极重要的例外,因为民族主义、大众政治和现代意识形态导致兵员数量和战争之经济资源急剧增加,并且塑造了总体性的战争目的,从而使战争规模突飞猛进。在战争技术方面,欧美广泛开展的工业革命开辟了工业化武器技术及军事运输的新时代,而美国内战和普法战争展现了战争面貌由此而来的革命性变化。武器技术的革新作为一大因素,促成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史上至关重要的列强军备竞赛,特别是英德海军竞赛。伴随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的变更,出现了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的总体战,它经过19世纪的预演,成为20世纪世界政治的头等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析《红色英勇勋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1861—1865)中的常塞勒斯威尔战役为背景,描写了几名青年士兵第一次参加战斗的经历,通过对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心理历程的描写,揭示出战争残酷、恐怖和荒谬的本质。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主人公心理成长历程的分析,探讨了青年在战争中的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韩裔美国女作家诺拉·凯勒的小说《慰安妇》(1997)反映了女主人公亚纪子在二战中被迫沦为日本军队慰安妇的痛苦经历及其因此所造成的生理与心理双重创伤。文章旨在探讨《慰安妇》中战争与女性的性别、性及创伤的关系,揭示在由男性主导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女性——作为父权社会中处于"他者"地位的"第二性"——被物化为日本侵略军泄欲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 ,《新华日报》在后方竭尽全力动员民众参军参战 ,鼓动民众捐款、捐粮、捐物支援抗战 ,倡导对前线将士的慰问运动 ,动员和组织民众捐助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斗争 ,发挥了唤起民众支援抗战的倡导者鼓动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决策层对之作出迅速反应,然而对其干涉限度意见不一。战争限度问题成为杜鲁门政府和麦克阿瑟争执的焦点所在。以麦克阿瑟的解职为结局的事实,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决策层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走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政府执行的“有限战争”不仅符合冷战国际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而且也是美国政府和人民最易接受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琼斯的《细红线》中意象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对突出小说的反战主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题《细红线》象征着理智与疯狂、生与死的分界线;贝尔的幻觉意象象征着家人和士兵的相互担忧和思念以及对死亡意识的淡化;威尔士的小调意象则象征着战争的目的——抢夺钱财。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战争是媒体的狂欢节,而美国媒体向来是擅长同战争“共舞”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媒体对现代化战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着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为如何在现代战争中运用媒体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孙武主张对战争要持“重”和“慎”的态度,他的备战思想正是“重战”与“慎战”的延伸,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政治上要修明政治,争取民心;经济上要发展生产,胜敌益强;军队建设上要严格挑选将领,训练士兵,赏、罚分明;外交上要巧结盟国,先知后战。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对于战争小说而言,是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在南线战争爆发之后,一大批反映战争题材的军旅小说异军突起,彰显出军旅小说的独特品格和重要意义。综观这一时期的战争小说创作,无论是其文学理念还是题材内容,无论叙事风格还是审美品格,都因其对于"英雄是人"、"军人是人"理念的重新确立而展示出全新的风姿。由完美英雄走向伤痕英雄、由阶级英雄走向民族英雄、由正统英雄走向民间英雄,成为80年代战争小说英雄塑造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17年时期的英雄史诗型战争小说以《保卫延安》为代表 ,形成了对战争要素的单一阐释与历史行程的原向呈示、崇高军人品格的理性颂扬、单一对立的情感维度、宏大叙事与史诗构架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审美特征 ,不仅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范式 ,也成为后人反思与超越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