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8,(5):98-99
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沟通不善造成的。可见,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生产要素“人、财、物”中,人是摆在首位的,作为人力资源经理,沟通更是一门必修课,一个优秀的人事经理,必须构建好“三级沟通网络”。  相似文献   

2.
李剑 《人才瞭望》2003,(3):50-50
人事经理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所以人事经理应该具有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适应的领导形象。如果公司的员工对人事经理没有信任和好感,很难说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调与员工的沟通和员工的自主,所以人事经理自身也应该体现这样的特点。下面是人事经理如何对待员工的四个基本常识。1.尊重员工尊重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立足之本。美国IBM公司提出的口号是“尊重个人”,如果员工不能在公司受到尊重,就谈不上员工能够尊重和认同公司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作为人事经理,更应该身体…  相似文献   

3.
1成为“人际关系型的经理21世纪领导人将管理与带领一个员工身份构成复杂的工作团队,包括全职与兼职员工、弹性工作时间的自由工作者及多种“临时雇员”。因此,人们期望其拥有非凡的人际关系技巧。2.成为“学习的倾听者”今日的领导人不断地在练习成为“主动倾听者”的艺术,用全身所有各部分来进行沟通,并且能与人分享各项信息。而明日的领导人将运用他们个人的沟通技巧,从周围所有拥有最大量知识的人才身上去搜集最新信息,以提高他们的洞察力。3成为“资源经纪人”21世纪的领导人将必须面对非常有限的预算,而且还要受到需求改变的…  相似文献   

4.
周康 《人才瞭望》2005,(2):25-26
在传统理念中,人事是一小企业的基础,人们往往用“后院”来形容它们。但随着人力成为资源、人事经理变为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不再甘于担当一个支援的角色,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发展,到市场开拓和技术一线工作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5.
北大方正电子公司目前大约有1700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用一体化管理结构。所谓一体化管理结构就是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各事业部人事经理、各区域人事总监和分公司人事经理在业务链上都统归北京总部的人力资源总监来管理。据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总监陈伟先生介绍,北大方正电子公司在全国一共有30个HR经理,加上助理约有60人从事 HR工作,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部。 “雕琢”比“选秀”更有用 ──90%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由自己培养 ──方正认为,自己培养大部分管理人员有两个原因 以前,一个员工在一个单位工…  相似文献   

6.
企业犹如一部大机器,有了良好的沟通的“润滑剂”,企业这部大机器就能快速良好运转;主管与部属之间如缺乏良好的沟通,轻者打击士气,造成部门效率低落,重者相互之间形成敌意。如何才能做好沟通管理,则成为了管理中的重要一环。(1)管理人员应先塑造自己的管理威信。一个值得信赖与尊重的管理者,无疑会在沟通过程中去除先天的障碍。(2)尊重组织伦理。一个企业体犹如一个人的身体,各部门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不越权,不推诿,沟通困难时以大局利益为重。(3)构建沟通管道。企业在人数有限时,老板可以用感情在日常工作中与员工…  相似文献   

7.
业绩突出的杨经理“下课了”H制药企业的杨经理最近被营销副总免职了。营销副总免去了他作为一个较大市场营销经理一职,更严格和确切地说是干了五年营销经理的小杨目前“下课了”。这是杨经理进入到H制药企业5年后,由于种种原因离开H企业营销经理这个位置上的第八个人了(与杨经理一同进入H企业的营销经理一共有十人)。  相似文献   

8.
郭子佳 《人才瞭望》2007,(1):99-100
为每一个需要人的职位建立工作需求文件 正式的工作描述有很多法律含义——你不能仅仅因为在第四季度要进行一个NET项目就创造一个对于“初级开发者”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够建立一个附加文件来说明你的特殊需要以及要求。你喜欢某个至少有领导项目小组经验的人,哪怕只是替代者。我知道这只是常识,但是我不能够告诉你有多少次我看到雇用人的经理和HR之间沟通的共同基础破裂了。除非你告诉HR的人,否则他们就不会了解这些事情。  相似文献   

9.
克罗克是美国400名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所属各公司、各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克唐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官僚主义突出,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要求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都锯掉,并立即执行,经理们只得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事经理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太服管的人员,以致于造成工作的不顺利;哪些人不易管理,应怎样管理,成了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 知识工作者常被人们称之为“最难管理的人”,关于哪些人属于知识工作者,一个不大严格的说法是——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其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或独创性;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沟通,既重视外部的沟通,更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沟通才有凝聚力。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好做法:讲故事。波音公司在1994年以前遇到一些困难,总裁康迪上任后,经常邀请高级经理们到自己的家中共进晚餐,然后在屋外围着个大火坑讲述有关波音的故事。康迪请这些经理们把不好的故事写下来扔到火里烧掉,以此埋葬波音历史上的“阴暗”面;只保留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以此鼓舞士气。聊天。奥田是丰田公司第一位非丰田家族成员的总裁,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奥田赢得了公司内部许多人士的深深爱戴。他有1/3的时间在丰…  相似文献   

12.
张鹏 《人才瞭望》2005,(11):101-101
一家I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一年内换了5个人。每一个新来的人力资源经理都在绩效考核上栽了跟头,每一个新上任的人力资源经理都把前任失败的绩效考核推翻重来一遍,结果仍然是失败。这个公司的问题很典型,是很多IT企业的缩影,是一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通病。  相似文献   

13.
当HR经理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绩效管理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把绩效管理当作自己实现职业拓展的”产品”的时候,绩效管理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HR经理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就更广阔了。所以,HR经理不妨把绩效管理当成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产品”加以运作,成功实现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4.
王捷 《人才瞭望》2005,(5):98-98
在一些基层经理和员工心目中,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管招聘和人事档案等杂事。后来,设立了人力资源部,有了人力资源总监,招来一批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上来就大谈战略,说是要成为公司发展的战略伙伴。左一个战略,右一个战略。大家还没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又开始大谈特谈企业文化,说人力资源部是公司文化的倡导者和代言人。到后来,又说要做公司的人力资源咨询顾问。再后来,又说要当基层经理的管理助理。  相似文献   

15.
李贺利 《人才瞭望》2005,(11):96-96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HR)经理执掌着员工录用、升迁的“生杀大权”。但在技术、观念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强手如林的人才市场中,HR经理们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培训、深造成为HR经理们保持强势的。法宝”。那么,HR经理急需补些什么知识?哪些培训最受HR经理青睐?  相似文献   

16.
如果要问“企业对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了解多少”这样一个问题的话,可能还没有多少人力资源经理说得清楚,因为在实际管理中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一个现实可行的、也是备受西方企业关注的措施是:企业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管理,把员工的职业发展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个体与整体真正融合成  相似文献   

17.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多数领导;80%的时间都用于沟通协调,确保行政效能的提高。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个人才能占15%,人际关系占85%。因此,要当好科长必须善于凝聚力量。 (一)在工作思路上与领导凝结,搞好“应接” 首先,在组织上要服从而不盲从,要奉命而不唯命,要尊上而不唯上。领导者的“拍板”是代表上级的意图,必须服从,以维护领导的权威。但自己又不能当“传声筒”或“复印机”。下级对上级指示在保证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实际灵活地执行。同时,要善于上行沟通,使自己的正确做法能及时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管理锦囊     
用100人管一个人 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100人去管理一个人的道理”。然而,奥克斯——这家中美合作的空调企业,集两国管理之精华,创造出了“100人管理一个人”的新方式。 “100人管理一个人”,就是运用了传统企业里“一个人管100个人”的逆向思维方式。由于奥克斯电器厂共有1000多名员工,空调的生产制造特别精细,质量管理十分苛刻,要实现高质量的目标,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但现实中,即使员工的文化水平一致,智商天赋也不会一致,思维方式更不会一致。如果靠一个质管员去管理这么多人,肯定管不好。因…  相似文献   

19.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员工绩效管理,但在设计与执行过程中仍遇到许多难题。如某知名企业在请“外脑”设计好考核方案后即开始执行,结果发现去年考核被评为第三名的一位高级经理这次被排在了末位!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方法、人还是流程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5,(3):78-79
人力资源经理(2005年),整体薪酬方案的设计与员工激励,2005清华大学经理人领导力实战课程班,清华经理人领导力再造-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专题,有效沟通与影响力-领导魅力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