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泽 《人才开发》2004,(9):36-38
从现在起的未来5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历史时期,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立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历史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无疑是产业链上极其重要的一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很大、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为此,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国家”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提出,人力资源发展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真正把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作为提高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当前各级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富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探索、解决。笔者认为,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必须强化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3.
二、未来展望与战略目标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人力资源与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实施制度创新,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本强国战略转变的关键,也是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 (一)人力资源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奋斗目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伟大使命,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背景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提出了未来"5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实施"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必须开发人力资源利用人力资源,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条件是人必须受教育,必须学习。学习促使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把潜在的人力资源变成现实的力量,是一个积累的过  相似文献   

6.
光鸣 《人才瞭望》2009,(4):15-15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由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的琦标。根据我国的国情,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也是决定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实现的重大改革之一.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强化的几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国家”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提出,人力资源发展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真正把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作为提高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当前各级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要把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近年来,河南省舞阳县按照"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全民人才"构想,探索实施了以人才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回归、人才激活等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初步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准确判断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作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重大部署,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初步开始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城乡就业人口由4亿增加到7.7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中,有70%以上是与劳动力的数量增长、素质提高和配置改善相关。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也将成为中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迈进的决定性资本。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凸显了人才资源在社会生活当中的作用。我国作为人力资源强国,面临着如何把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的问题。为此,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成为当前人才工作的首要问题,而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也存在着人才开发与素质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4,(1):1-1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中国农村进一步向现代化转型与变革的期待。农村发展因此被赋予新的涵义。在农村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人的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主题与核心。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实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城镇化与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的需要;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认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打造素质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关键,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劳动适龄人口5700万左右,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快把河南建设成全国技能人才高地,是事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一,牢固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打开人才工作视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这个目标,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人才资源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大国,但远不是人才资源强国。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程度仍然停留在小学水平;2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占1/50,远低于发达国家1/4的平均水平;脑力劳动者只占从业人员的1/10;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短缺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如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追 《人才开发》2006,(9):31-32
强化农村人才开发,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源泉与核心目标,是落实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农村人才存在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低等“知识差距”。因此,农村人才开发的重点要以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为核心,着重提高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根据人力资源开发学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我国农村人才的开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教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