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势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噘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中专毕业后,他就去了广东,而我去了北方念大学。路是自己选的,后果得自己承担。我念大学后,他还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信誓旦旦地在电话里说:“姐,等我混好了,让你过有钱人的日子,你等着哈。”  相似文献   

2.
拉瑞夫妇第一次来中国,是在 1990年。一个曾在中国内蒙古工作的朋友把中国描述得如诗如画,勾起他们对中国一往情深的向往。当时已经退休的他们,儿女已经都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们无牵无挂,到ERRC(中国教育资源与人才推荐中心)报了名,并被推荐到中国当教师。当时仅仅是抱着一种来中国旅游“看一看”的他们,没想到在中国一呆就是9年,并且来了就不愿再回美国。准备来中国“受苦受难” ERRC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并警告他们“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他们还从曾经到中国工作过的老师那儿听到了他…  相似文献   

3.
“我没有过人的经营才能,但作为一个方正人,我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张兆东副总裁对记者说。位于方正营业大楼四层的总裁办公室,是运营方正集团电子产业的指挥中枢。身材消瘦、身着深蓝色西服的张兆东副总裁就在这里处理着公司业务。当你看到他自如地应接见部电话,利落地处理桌上的一批公文,耐心细致地逐项向下属交代工作,你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这位副总裁在尽力尽责地挑起这份重担。说到搞公司经营,张兆东副总裁就提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位兢兢业业的资深会计师。父亲对专业技能拥熟的掌握,对本职工作的一丝不…  相似文献   

4.
稻草公民     
郝劲松是个小人物。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他只能用“公民”一词来称呼自己。他还打了一个比方来形容自己。说自己是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5.
这天夜里,司机载着领导正准备回城,就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你都到家门口了,就回来住一晚吧,有要紧事跟你说.”领导说:“对呀,你应该回去,别三过家门而不入啊,我自己能开车.” 司机说:“这哪儿行呢?”领导不由分说,几乎是将司机推出驾驶室的.  相似文献   

6.
在航天领域拼搏奋斗的40年里,他担任过近10个型号“弹箭星船”研制的老总,而且还都取得了捷报频传的优异成绩。在国内航天界,有这样经历的人并不多见。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圆了他最不能割舍的梦。但这个梦只是开始,中国还要有自己的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因此,超过他的年轻人越多,他就越开心。 10年来,载人航天从构想走向现实;10年中,他只休过一个月的假到国外探望儿子。在他家,找不出一张10年内拍的“全家福”,因为对他而言家人团聚是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7.
微小说     
一个初冬的深夜,空旷的垃圾场。明天是丢弃大型梦想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到这里来,丢弃自己伤痕累累的梦想。今夜,一个男子来到这里,与他成为棒球选手的梦想诀别,过了不一会,一个老人出现了,“这个看上去还能使”老人一边将那个梦想装入大口袋,一边在驯鹿的耳边喃喃道,“你们说,把这个梦想放在哪个孩子的枕边呢”  相似文献   

8.
说他活得太艰苦,他说:“千万别横着比。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心态就不会平衡。”拿起电话找徐群渊,我心里不免有点打鼓:人家现在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教授,名人、忙人,恐怕要费点口舌才能约上时间。不料对方非常热情:“噢,好久不见了。我刚从美国回来,这星期有空,什么时候来都行。”  相似文献   

9.
有条鳄鱼对他卧室里的糊墙纸越看越喜欢,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 有一次他自言自语地说:“看看这一排排整洁的花朵和叶子,它们就像一个个士兵那样排列得整整齐齐.” “亲爱的,你在床上呆的时问太长了,快到花园里来吧,这儿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鳄鱼的妻子说.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我这么做,那么就请你稍微等一会儿.”  相似文献   

10.
杨元庆:从推销员到“少帅” 1988年,24岁的杨元庆正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做论文。他把当时的人生目标定在:到美国,拿一个博士学位。他在硅谷的同学比在北京的同学多得多。为了在出国前找一个跳板,杨元庆决定先在中关村找一个单位。恰逢联想第一次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招收高层次的人才,他便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跑来了。找到二楼的一个办公室,主考官面试了半个小时,初试过关;复试以后,被正式录取。进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权宜之计。他没想到,自己被分到公司做销售,卖Sun工作站。这也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己学的是理论,去搞科研…  相似文献   

11.
一位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著名作家盖·特里斯(Gay Talese),被一场中美女足世界杯争夺赛所打动。中国女足吸引着他,使他走近中国。他发现了“新大陆”,找到了创作灵感,一本有关中国和女足的书正在他的笔下形成。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中国和中国人。在他发现中国许多动人故事的时候,他本人也在创造着有趣的故事。 一份对中国 女足的牵挂 去年,记者在纽约街头随意询问几位行人,你对中国了解什么?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竟然有人回答:中国女人缠足。一个世纪前,中国女人以缠足为美。被称作“三寸金莲”的小脚曾经成为外国人…  相似文献   

12.
女孩子找到她,神情充满忧郁:“姐姐,这会儿您有空吗?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她点点头,拉着女孩子的手,坐了下来。“姐姐,我和他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期,但是,我却一直拿不定主意,总想着,以后会不会遇到更适合自己的人?放弃吧,心里又有不舍,毕竟,他对我很好。今晚,他约我好好谈谈,如果愿意,就继续,如果不愿意,就分手……”说到这,女孩子的眼眶盈起一层雾。  相似文献   

13.
1989年3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机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向世人宣布成立。徐永光担任这个仅有10万元注册资金的基金会秘书长、法定代理人。消息传开,即有朋友打来电话,痛心疾首的问他:“作为何放着好端端的团中央组织部长不当,干起这掌心朝上的‘高级乞丐’?”朋友自有朋友的道理。徐永光从1978年参加共青团十大筹备工作、次年调到团中央组织部以来,两年一个台阶,顺顺当当的,怎么一下“跌落”到一个民间组织机构来做一个秘书长了呢?“秘书”不是个专司抄抄写写的职务吗?于是,好一段时间,人们在许多公众场合上介绍…  相似文献   

14.
于中才刚刚从日本归来,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是拍了不少样片回来,准备剪辑,要我去他的剪辑室聊聊。这次,他是作为特邀佳宾,参加日本项贺川国际短片电影节,他的导演代表作、艺术影片《欧洲建筑b,被定为这次电影节的主题影片。这部影片曾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政府奖”,1991年又获“金鸡奖”提名。可是,恐怕没有人想象得到,这部影片是靠骑自行车和乘公共汽车拍成的。于中宁是一个“拼命三郎”,当时许多人反对于中宁前往欧洲拍片,直到手中宁拉着一名摄影师和一名翻译搭上了飞往伊斯坦布尔的民航班机,他也没能争取到更多的支…  相似文献   

15.
某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某刚上任两年,就扔下“官帽”回到了他原来的三尺讲台。其原因是,张某在被提拔“做官”以后,陷入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中,整天迎来送往,疲于应付,自己的业务专长几乎难以顾及;两年的“做官”生涯,他从一个专业岗位上的优势人才,走进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新领域,继而成为一个十分吃力的行政管理人员。短暂的从政历程,使他深深感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是三尺讲台,而非“做官”。当初他是省级特级教师,所带班级的升学率在全市多次名列前茅,因而被提拔;提拔之时,他曾向上级反映过自己不想“做官”的愿望,遗憾的是,这一愿望未能引起组织的足够重视。张某的弃官从教经历留给我们的警醒应该是深刻的,它反映出一些地方在用人问题上存在一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任用人才未能做到用当其愿。  相似文献   

16.
淮盼 《人才瞭望》2010,(2):77-77
2007年4月12日上午,他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由于这个活动较为重要,电视节目是以直播的形式播出的。他的演讲稿因为以一个“情”字为着眼点,自然也就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当他说到“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母亲当时就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直播的画面。这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妈近90年的人生沧桑,经历过战争、吃过苦……”  相似文献   

17.
定期清零     
有一位北大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哈佛大学的校长来北京大学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他向学校请了3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他去什么地方,他每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后这位校长就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去农场干活,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地说几句话,都感到很高兴。最后他在一家餐厅,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个“3·15”消费者权益日。每到这一天,中国的消费者格外精神抖擞,中国的厂家和商家则加倍小心翼翼。因为,投诉者那怕一个柔和细语的电话,足以毁灭一个厂家或让你的经营大厦瞬间坍塌。 “3·15”的日子,号称“中国第一变性大师”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陈焕然博士也受到“冲击”,“冲击”来自本院本科室的护士小姐,她们不允许他在这一天“造假”,请他务必“歇工”。而那些“假冒产品”却在1999年3月 15日这一天自报家门,欢天喜地给他送来一个大匾,上联写着:再造红颜;下联是:上帝化身。横批:赠陈焕然…  相似文献   

19.
记得那还是在十多年前,表弟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表弟他们刚初中毕业,就被一锅端地下放到了农村插队。陆续返城后,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一天,他的同学遇到了一位中学校长,闲聊中得知该校现缺一名老师,“如果英语好的话,可以考虑去给代课……”这位同学知道自己在初中时只学过一年的俄语,  相似文献   

20.
与人初次见面,总要天经地义地问一句:“在哪儿工作?”随便点便是“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新潮点:“在哪儿发财?”但对方常常神秘一笑,或作深沉状,下面没准儿就是“你猜呢?”这算好的。要是来句:“什么部干”或“什么都不干”,叫人就不好再问什么了。资质愚钝的往往就不知如何应答了。 初识郑小姐,她扔给我的就是句“什么都没干”。那你每天做什么?我不解。“玩!”她一派天真烂漫。不过,她玩的可不是过家家,她从湖北“玩”到新疆,义从新疆“玩”到浙江,“玩”出了自己的服装店,“玩”出了自己的咖啡屋,“玩”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但还没“玩”够,她还想“玩”出家公司,“玩”出家厂子呢。 “什么都干”。这话大家可能听得多些,赵辉就常常这样说。他先是在一家火锅城当大师傅,老板在报上吹嘘他是“重庆名师”。在和人侃大山时,他便回忆当初在长江上当海军的逍遥,在广州当倒爷的惊险,常令听众翘大拇指,说声“佩服”。3个月不见,他又结束了当餐厅老板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是一家镭射厅或服装店的老板,谁知道呢,反正他自己这么说。 也不是所有的人部在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初次见面,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然而即使这样。有时你也搞不清他或她到底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