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醒悟     
醒悟□李坎孝前几天,我好友远道赶来看我,两人无话不谈。他说你混得还可以,意思是我当了官。我说你老弟一辈子赶了背集,但人品没变,也是个好人。说到这,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老局长病了,他常守在床前护理。一天,老局长握住他的手说,老张呀,你跟我多年,工...  相似文献   

2.
人生所追求的两件事:一件是做富人;一件是当名人。尤其是后一种,很难很难的啊!江西省德安县河东乡石桥村台属孙学金既做了富人又当了名人。拿他的话来说:“我祖宗有德,总算圆了两个梦!” 1994年5月初,远在台湾的叔叔回来探亲,他是三年前来过的。叔叔看到了他家的光景,高兴地赞叹:“学金有出息,种田人变化这样大,大陆改革,农民是得了好处的。”学金向叔叔谈家常,特别提到近三年自己养美蛙的情况。他说:“养了三年蛙,圆了两个梦。现在人均也有万把元,在河东算得上小康人家,两次带着老婆逛逛杭州西湖,着实潇洒了一回;特别使我难忘的,全国人大委员长看了我的蛙场,乔委员长还指出美蛙是有发展前途的。这两件事几次让我在梦中笑醒。”5月13  相似文献   

3.
职业快餐     
·广告设计师 一位年轻人应聘广告设计师成功后儿周,人事部主任问他:“111请这份」书;时,你说有五年_「作经验。现在调查发现,实际上你是头一回干这项工作。” 年轻人说道:‘’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得清清楚楚,‘应聘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售货员 商场人事部经理对老板说:“吉姆这家伙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磕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_「作岗位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 “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老板说。 ·老师 父亲:“你们班里谁最徽?” 儿子:“不知道,爸爸。” 父亲:“我想你是知道的。你…  相似文献   

4.
“只唱一出《香山记》” 在毛泽东看来,众多矛盾之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繁杂工作之中,必有一个是中心.因此,开展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或关键,以带动其他.在阐释这一方法时,他多次引用过两句戏文. 1958年6月21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说:打了抗美援朝战争以后,我就把军队工作推给彭德怀同志了.我做工作就是单打一,搞那么一件事就钻进去了.我也提倡这个方法.有本书叫《香山记》,讲观音菩萨怎么出身,别的我都忘记了,头两句叫作“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我就采用这两句作为方法,这几年是不唱天来不唱地,就是只唱一本别的戏,军事,我就没有唱了.  相似文献   

5.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据史料记载,他拥有门客三千,其中不乏滥竽充数、鸡鸣狗盗之徒,真正在历史上留下记载的为数不多,可见门客中绝大部分是吃闲饭之人。但孟尝君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恐怕与他养这么多吃闲饭的人有很大关系。 当今不少企业也养有一班吃“闲饭”的人。他们很少介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很少去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他们可能三年不做事但做一件事,就值得养他三年。正是这班“闲人”能在企业巅峰时期看到潜伏的危机,能在企业“山穷水尽”的关头,看到柳暗花明。这班所谓“吃闲饭”  相似文献   

6.
超越的美丽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垃圾山”但只有在一个很高的视点,才会发现它的美丽。一位台湾作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去,飞机起飞后,他从窗口瞄到有座山很漂亮,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红橙黄绿青蓝紫……他感到奇怪,他在台北住了那么久怎么没见过这座美丽的山呢?  相似文献   

7.
“烟叶局长”吉三富──访河南省劳动模范、柘城县税务局长去三富本刊记者柳旭早就耳闻豫东有个出了名的“烟叶局长”,以扶持烟叶生产,培植开辟财源而受到各方赞誉。他就是柘城县烟叶生产收购指挥部副指挥长,税务局长吉三富同志,人称“烟叶局长”。初见吉三富,是在这...  相似文献   

8.
幸福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却有个固定的标准。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  相似文献   

9.
两位驯鹰人     
在塔尔夏特,人们说起加纳别克,必说他驯鹰的一件事。这件事是他的光荣,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就活在这件事中。  相似文献   

10.
专访高铭远,前半段感动,后半段激励.被感动的是他那段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经历,被激励的是他的征帆之梦. 高铭远说:"如果30年、40年后,我回想起人生的时候,其实我一生是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大病临身的时候把自己救活了;第二件事是带着儿子完成走遍全国的旅行;第三件事就是征帆之梦."  相似文献   

11.
记得我刚到镇政府上班不久,一位领导就曾对我说:“小李,你刚参加工作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比如讲话,可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啊!讲得太直不行,会得罪人;讲得太实不行,没人爱听;讲得太粗糙了也个行,别人说你没水平……” 我闻言不禁愕然。有一次我在办公室值班,一位农民前来反映自家的宅基地被村干部强占的问题。我听了义愤填膺, 真想大骂那村干部一场。这时,一位老同志插话了, 他对这位农民说:“老大哥,你先回去,针对这件事情,我作三点答复:第一,大家要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来处事,你回去后不要到处惹是生非忍…  相似文献   

12.
生活开心果     
经验 “老公,买这件还是那件?” 老公默默起身付了两件的钱,说:“别说了,老婆,以我多年的经验,你问的根本不是一个选择题.” 师承何处 一胖子去按摩,可是换了好多个按摩师他都不满意.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合心意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杀了所有的律师。”这是莎士比亚名剧《亨利六世》中的一句台词。当然,莎翁在世的时候别说没有法学院,连美国本身也没有影子。如果莎翁生活在今天的美国,多半会说:“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先上法学院。”在美国,律师的儿子是律师,富人的儿子也是律师,穷人的孩子更要当律师。美国已故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都是世家子弟,但两人哈佛大学毕业后又都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卸任总统克林顿和已故总统尼克松都出身贫寒,但两个苦孩子一个上了耶鲁大学法学院,一个上了杜克大学法学院。可见美国人…  相似文献   

14.
期中考试后,读一年级的儿子磨磨蹭蹭地将语文试卷拿出来给我签字,并说考得不好。我一检查,发现有两道看图写话题,原本是可以得分的。第一题,儿子面对画面上正在给小树苗浇水的男孩写道:“哥哥在种树”,结果被老师判为错。题下写着“标答:哥哥在浇水”。第二题,儿子面对画面上大片成熟的麦子和两个正在捉蝴蝶的小孩写道:“庄稼丰收了”。结果又是错,题下写着“标答:小朋友捉蝴蝶”。原则上讲,根据画面显示的内容,这两题都不能算错。 我把儿子叫到身边,问儿子“标答”是什么意思。儿子说是标准答案。我接着又问“哥哥在种树”和“庄稼丰  相似文献   

15.
著名长篇小说《白山黑水》的作者陈沂,是一位军人作家。陈沂原为上海市委副书记,被国人称为“文化将军”。陈沂现已是88岁高龄的是耄耋老人了,难怪人们又尊称他为“文坛常青树”。 早就有拜望陈老的心愿,不久前偶然有了这样的机会,电话约好采访他,就定在次日上午11点,地点是老西门西藏南路申华大厦31楼“遵义驻沪办事处”的迎宾厅。可是,第二天一清早就下起了大雨,陈老夫人(马楠,原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鉴于他欠佳的身体,叫他改日再去。陈老回答说:“你不去,我去。讲好的事,就是下刀也要去。”这可略见陈老军人性格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全国政协委员,武警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董自孝有个“五子”观,其内容是:“面对两次升官,他找领导要削官为民,当了普通教员;组织上分给他的大房子不住,却住了8年的集体宿舍;组织上配给他一辆车他不坐,却蹬自行车上班;明明可帮两个孩子上军校,他硬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到手外快不要,始终坚持业务授课。”董自孝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曾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和氏献璧》。寓言说的是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将一块玉璞(尚待雕琢的玉石)先后献给厉王和武王。“使玉人相之”,他们的玉匠纷纷将玉璞主观臆断为石头。为此,他付出了双脚的代价。文王作了国君,卞和“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去问他:“天下受剁脚刑罚的够多的了,你却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哭道“我并不是伤心我的脚被剁掉了,我伤心的是有人硬把宝石评为石头,把忠实的人说成骗子,这才是我伤心的缘故啊。”  相似文献   

18.
匾中人生     
前不久,去拜访一位老教授。在不算宽敞的客厅里,我见到了一块匾,上面写着“任之”两字。我很纳闷,这既不是老教授的姓名,也不是老教授的字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老教授说:“这‘任之’有两个意思:一是对国家、对社会要负的责任,尤其是自己手头的事,要担负;二是对那些无聊的应酬,无聊的流言等等,不上心.不去管,由它去,随它去。”可想而知,这“任之”便是老教授为人处世的信条。  相似文献   

19.
请大夫     
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它无花而自芳。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便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  相似文献   

20.
只说事实     
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名叫“法网”的节目,节目中的一位主持人因为一句台词——“只说事实”而出了名。每次当他采访一个人,对方将要开始把他或她的故事讲出来时,这位主持人都会提醒他们:“只说事实。”韦伯探长知道,当人们讲述一件事时,他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理解加进事实中。一件事情的事实不会发生变化,但讲故事的人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会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