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杨介生,来自温州的一个传奇人物,从上海滩腾飞的一代新儒商。他有一句名言:上海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要在上海生存和发展,必须融入上海文化,作一个有文化的人。他有双重头衔:既是上海锦丽斯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驻沪企业协会温州工作委员会会长,又是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他有两类产品:既有物质的,年产值三个多亿,也有精神的,出书,出文章,一本本,一篇篇。  相似文献   

2.
4月1日,温州人朱家良(化名)向公司请了一天的假,和妹妹朱家香从温州坐火车赶到了上海。一个多月之前,朱家良也是和妹妹坐同一班火车到上海。但两次到上海的目的却完全不同:前一次是为“公司”在上海买房子,而这次到上海,朱家良兄妹的肩上担负的使命是:把“公司”在上海购买的34套房子抛售出去。  相似文献   

3.
正在温州,有一位"熊猫"大侠,他便是新温州人高鹏程。获得这一名号,原因一是拥有稀有的"熊猫血",二是他乐于助人,乐献热血。高鹏程是湖南人,十多年前来温务工,在乐清一家企业上班,因为身体里流淌着RH阴性稀有血(熊猫血),近8年来,他不仅在温州本地,还多次专程奔赴上海、四川等地,为需要的人献血,累计  相似文献   

4.
谈温必言商,这说明你其实还不懂温州。某天,一个外星人在中国降落被俘,围上一群人,大家七嘴八舌。一个北京人说,把他带到研究所去,研究一下他和我们人类有没有血缘关系;一个上海人说,还是先把他弄到上海,举办一场外星人展览;一个东北人接上话,先调查这个外星人来中国有啥动机?一个广东人说,我有约在先,这个外星人最后  相似文献   

5.
温州的企业文化还很薄弱,绝大多数人并不理会企业与人的关系,一个营销副总你并不单单是做营销的,他还要担负起其他的责任,整个企业的盛衰荣辱都与他有关。有一回我去龙湾给一家企业做培训,一个副总,他们的老总都在,他居然当着我的面掏出手机接电话。这像什么话?可能就他个人来说,他的技能等等各方面都很厉害都很优秀,但是,这算什么文化?现在流行一种考核方法,叫平衡积分卡,各方面都要照顾到。作为温州政府,我觉得在企业的文化建设方面,应该积极介入,积极扶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企业一年才发一次工资,在上海,通用的总经理,一个德国人,他就跟员工们一起,在食堂里跟大家一起排队,一起吃饭。这也是一种文化。温州随便哪一家企业,哪个老总做到这样子了?如果叫哪个老板这样子跟员工们一起吃饭一起排队,人家肯定会说,你放屁!建设企业文化,我觉得重点的是做事情要实事求是,温州很多都是假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温州谁都知道童平宇是一个大律师,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温州模式的研究者,甚至有可能惊讶我怎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其实,从1980年到温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时开始,他就密切关照温州农村改革,关注专业户、重点户,关注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在理论上有研究,在工作上多援手,在案件上讲唯实,为温州模式问世和发展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童平宇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  相似文献   

7.
巴金与温州     
踪迹巴金一生中曾来过温州一次。1939年春天,当时巴老携夫人肖珊离开桂林,途经温州坐轮船回上海。在后来的回忆中,他说“曾顺道游玩过江心屿”。并称“对文天祥的事迹印象很深,我很有感触。”此后,巴老再也没来过温州。不过,巴老对温州一直  相似文献   

8.
在温州这个以服装、皮鞋、眼镜、打火机生产闻名的地方,却蹦出一家令国内外同行都刮目相看的轴承生产企业——人本集团,而且它做了一件我国上千家轴承厂几十年没做到的事,生产出了“动起来更安静”的高精度、低噪音的优质轴承,其产品不仅替代进口,而且远销国际市场。这一切与人本“当家人”张童生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他说:“温州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精心地打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成就。”翻开人本集团文化建设的历史长卷,我们可能会充分了解人本企业的成长历程,而透过那些潜含其中的深扣温州人文与地域色彩的文化元素,或许能洞悉温州民企的竞争力所在。像一座“学校”,更像一个温暖的“家”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这是人本集团的核心企业理念。这里所指的人,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企业服务、供销的对象,也就是客户,顾客;二是指企业人。前者是指以顾客的满意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崇高目标,我们要为社会提供精品,创造满意的服务,后者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资源。在这一核心企业理念的指导下,集团形成了具有人本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出了并落实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人本是  相似文献   

9.
主持语:我们是在央视一套播放"温州一家人"电视剧期间,走进温州的。作为艺术媒体,为了对温州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是通过电视感受了剧中主人公不畏艰辛、拼搏奋斗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则是通过对艺术家的采访,对温州文化的了解多了一份真切的感受。作为当地美协和画院负责人的张真恺,是我们温州之行的组织者和策划人,根据他提供的《星辰计划》,我们选了十位最具代表的青年艺术家进行访谈,走进画家的画室,看他们的作品,和他们谈人生、谈艺术,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人文情怀与文化批评,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而平和。这种来自个体生命深处的诉求,凸显了这个精神群体与物质的背离。可以说,他们是温州画界充满活力的一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温州是文化沙漠,有人说温州的企业家创造的都是低技术含量、低文化层次的产品。实际上,有不少温州人已经在提升产品文化含量的同时,兼着尝试文化产业,并已开始在这些领域崭露头角。影视,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行业。比如挺宇集团潘佩聪在北京创办的“同道新文”,周星增在上海创办的“建桥飞畅”,张锡曼在北京创办的“恒达影视”,以及李美星和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在北京共同创办的“盛世高唐”……尽管如今的企业家们或者影视从业者们都还很低调行事,但不可否认,温州影视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已在悄然崛起,它们中的不少公司,正在全国影视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作为一个行业,温州影视的发展曾经经历过生存裂伤,也创造了无数辉煌,在游戏规则与潜规则的约束或激励中,虽历经挫折,却依然奋勇前行。影视,成了温州人继房地产之后所追逐的又一块可口馅饼。不少个人或企业,纷纷入股影视,大有“誓将影视产业进行到底”之态势!  相似文献   

11.
正在温州市区,有这样一位老者,他长年累月关注着这座城市的建设与经济事业发展,并将此纳入了一个系列写作计划。退休至今,他借回忆与前瞻融合,埋头写作了40多篇、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的有关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建议的文章,作为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作为一名普通退休干部,至今已有64年党龄的吴城桂,在耄耋高龄仍笔耕不辍,用文章纪录情感,关注时代进步点滴。他说:"我原来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工人,是党的关怀与培养,我才成为后来的一名经济干部。没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有近一半——3分40秒属于演出中唯一的一个温州人,他的名字就是:黄豆豆。在已然过去的2004年,发生了两件与黄豆豆有关的大事:一是他入选张艺谋执导的雅典奥运闭幕式.并担当领舞重任二是他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出身温州市少艺校的黄豆豆.199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为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他的表演风格阳刚洒脱、情意并茂、挥洒自如、轻盈大度。专家们评价“他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表演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是近年来中国舞蹈教学最骄傲的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夏季尾随上海国际车展的落幕适时来到,温州车市在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销售“寒冬”后已经慢慢走出低谷,并恰到好处地在此时预备着一场夏季攻坚战。于是,市面上流行着一个利好消息:在汽车市场各方力量角逐趋于平稳之后,最终会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买方市场。接着,一致的说法是:温州车市将以红火五月为起点,迎来一个久候才至的繁荣季节。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歌坛是一个江湖,吴涤清就是一位高手,坦荡洒脱,来去自如。吴涤清一出手,必然技惊四座。离他出上一张专辑的整整四年后,最近又推出了第十二张专辑《无敌》。当温州的大街小巷再次贴满了吴涤清的肖像海报时,很多温州人都会骄傲地回忆起:那位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最早的演唱者是我们温州的歌手,他的名字成了那个情歌传唱年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从上海到常熟、到张家港、到苏州,这几段路对吴永春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身兼上海泽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港新联财富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新世纪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等数职的吴永春,这三四年来,一直围着这几个地方转。他常笑着说:“我是在大长三角里做小三角的生意。”上海、张家港、苏州三地,从地图上看正可以连成一个三角形。角色转换看起来文质彬彬.并不像商人的吴永春,本来就是个文人。在上世纪90年代,温州和省内各大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他采写的新闻报道。历任泰顺县委办新闻信息科科长、温州日报驻泰顺记者站站长、泰顺县人民政府驻南通办事处主任的吴永春,曾发表过不少的新闻稿件。但正当他年富力强、事业—帆风顺时候,他选择了弃文从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可能忘记了很多名字,却不可能忘记共和国的劳模。我们经历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却依然被劳模的事迹所感动。一个劳模就是一首动听的乐曲。一个劳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4月30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我市又有12人参加了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获得了这一属于劳动者的最高荣誉。这几位新科全国劳模是:温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朱士庚: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叶朋:瑞安市烟草专卖公司配送中心负责人梁海峰;永嘉电业局电价专职管理员邵若珍:工行温州市分行理财室主任金颖颖:苍南县安盛马蹄笋生产农场场长郑计用:文成县竹禾机械研究所所长王碧琰:温州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陈敬南:温州金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强:温州晚报要闻部主任郑雪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张启瑜:温州实验中学教师胡珏(后三人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个个都是温州人的创业代表。他们,个个都是温州人的精神代表。我们从中选择温州私营老板中的首个全国劳模,温州新闻界的首个全国先进工作者,以及温州首个劳模大户的又一个全国劳模,向广大读者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7.
曾有人问过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作为一个学者.是什么动因使你成了一个永远的旅行者?”余秋雨的回答是:“寻找文化现场。”在秋雨先生看来,要写想出真实、真挚的文化散文,就必须自己亲临那些历经万年、千年的文化现场。在那些残垣断壁、荒郊孤冢、野花枯树间,他体味历史沧桑文化意蕴.将若干史实与个人的直觉感知元素相融.调动自身的文化积累和灵魂思考,最终笔端方泻出一篇篇回肠荡气的佳作名章。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6月份,一篇《温州人集体大溃败,值得所有中国人警示!(深度好文)》在微信上热传,更早以前,同样文章内容以不同标题——《温州人是如何输的?值得深思!》《温州模式如何输的,值得所有中国人警示》等在流传。我向来警惕"网络红文"。"浅阅读"只会带来"浅思维",鸡汤文化只会带来浮躁,这篇"唱衰温州"的网络红文会不会例外?翻阅全文,倒吸一口冷气,文章不但没有数据支持,反而逻  相似文献   

19.
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温州模式40周年,董朝才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人,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人,最值得人们品悟的人。他于1985年12月到温州担任市委书记,直至1990年1月离任,在温州整整工作了4年多,为温州的改革试验,为温州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温州人会做生意,这恐怕是地球人都认可的一件事。那如果说,温州人不仅会做生意,还很有文化气息,甚至能在异乡引领文化潮流,你信不信呢?在重庆经商的杨济为与妻子郑晓微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初识杨济为是在今年的春节,深圳晚报的胡洪侠夫妇来温州游玩,笔者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