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转喻认知理论框架下,从整体和部分之间互相指代和整体中部分代部分两方面来探讨委婉语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转喻认知模式,以进一步揭示委婉语的本质。认为转喻是委婉语表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认知模式,通过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或相关事物之间互相替代的几种不同转喻模式的运作,从而达到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叙事研究中,对叙事资料的分析主要从下面两个维度进行: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组合出四种叙事分析的方法:整体-内容分析、整体-形式分析、部分-内容分析、部分-形式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各有其优势与适合的研究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从整体-内容视角入手进行分析诠释,勾勒出完整、立体的“叙事自我”。  相似文献   

3.
论段与篇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或侧重于篇的教学,或侧重于句的分析,然而,着重篇的教学往往失之架空,侧重句的分析又不免陷于琐碎。这一直是令广大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能否从段着手进行语文教学呢?段是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句子的集合体。它介于句与篇之间,是从句走向篇的桥梁。本文着重从段与篇的关系探讨为什么可以从段着手和如何从段着手进行语文教学的问题。一首先探讨段与篇的关系。段与篇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是通过部分来表现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部分又是如何来反映整体的呢?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部分并不直接的、鲜明的反映整体的某些本质特征,尽管它们对整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有些部分,它们却是直接的鲜明的反映整体的某些本质特征。这后一种“部分”,应当引起我们探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分体论的来源及莱斯涅夫斯基对分体论的贡献。从辩证法的角度总结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从形式逻辑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关系。作为一个哲学的基础理论,分体论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有其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单元整体教学符合科学认识事物的系统论整体原理。系统科学方法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整体。那么,研究客观事物也要从整体的范畴对事物相互联系的各部分进行考察。而单元整体教学正是从教材整体出发,以整个单元系统为考察对象,并以单元知识及训练的要求为纲,通过对各篇课文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来把握知识内容的。因此,这种教学法在同一种文体的单元中既能照顾每篇课文的特  相似文献   

6.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能自觉地运用系统方法论来分析《说文解字》。他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来全面、科学地考察对象,分析《说文》时,首先把《说文》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因而能从整体上、从各部分的联系上去把握认识对象。然后才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上去分析研究许书。段氏在融会贯通许书的基础上,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上,各要素的层次上,从系统的相关性、有序性方面来阐发许慎的说解条例和全书的体系,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通读懂《说文》,而且教给了我们良好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二部分从理论上对企业管理整体优化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着重阐述了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含义和特点。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企业整体优化的基本内容。具体论述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优化,管理组织整体的优化、组织结构的优化、管理制度的优化和现场管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典型的转喻的概念将转喻视为同一认知域或同一认知矩阵的意义转移.但跨认知域的转喻存在,对典型的转喻的概念提出挑战.所以本文主要基于Peirsman & Geeraerts关于转喻的研究成果,结合语料,试图换角度透视转喻的本质以及各转喻的类型间的关系.在大量收集前人研究转喻的数据中发现:转喻建构于概念相邻关系基础之上;各转喻的类型分别以'整体——部分'概念为核心,即转喻的类型的原型;沿着三个相互联系的维度,即接触度(从整体到部分的包含关系到物理的接触,再到相邻而无接触的关系)、有界与无界(从存有界限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到无界限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域(从空间域到时间域,从时空域到范畴域);与原型发生联系构成一个具有原型效应的转喻网络,即转喻范畴.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聋哑"现象,文章从语言的整体性及"整体语言法"出发,逆用"整体"理论,认为"聋哑"问题具有"冰山"性质,要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交际能力,必须充分重视构成及影响整体的各部分,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只有整体的各有机部分得到充实和整合,学习者的听说交际能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知识的综合化发展,使科学研究方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了空前的改观。过去被认为最基本的元素却原来是由各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有机的整体取代了被分割的部分。世界上一切事物或过程都是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而且,不论从整体结构来看,或从运动旋律来看,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各系统层次呈现出来的情形则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此,前段时间理论界已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长篇大论屡见不鲜,笔者不拟赘言。此文拟在此基础上归纳、抽象、概括出一个新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社会的能动矛盾。 一、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非常的能动性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如果“部分”都具有某种特性,那么,整体就不可能不具有某种特性。当然,如果“部分”在组成为“整体”时不是最佳状态,不是科学的,有机的,符合事物内在联系,固有规律的结合,整体会小于部分之和;如果部分是这样的结合,结合成为最理想的整体,那么,整体就将大于部分。对于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来说亦正是如此。 让我们由部分到整体地分析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能动性吧! 首先,生产力是有终极的,最高的历史能动性。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能力。从宏观上总体上看,它具有终极的,最高的历史能动性。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理解不同,认知语言学将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文章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转喻分为两大类,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内各部分之间的转喻,然后,文章从认知突显、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三个方面解析转喻的认知基础,进而从语言经济性原则和社会交际礼貌性原则阐释转喻的语用限制。  相似文献   

13.
决策者在决策中能否进行科学决策,关系到决策的成功与失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渗透着辩证的思维方法,因而都富有创造性.一、决策中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亦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极其古老而又使用极其广泛的辩证法范畴.现代系统论中的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就体现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系统论观点出发,立足整体,统观全局,全方位的运筹帷幄,是邓小平决策思维的特征之一.面对中国这个庞大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关注云南黑树林地区打洞梁子人们观念、实践中的整体与部分之转换关系。文章从打洞梁子竜林神圣物品祭祀中的分与合、大沟祭祀中四大份制度的上与下、水田灌溉中水资源的公与私等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就打洞梁子人们观念、实践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换与生成逻辑而言,既不同于涂尔干关于"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两种社会类型中整体与部分之间从属关系的讨论,也不同于杜蒙在印度研究体系中提出的等级涵盖原则,更遵从罗姆巴赫所认为的结构思想:即整体不是高于部分而存在,而是内在于部分而存在。研究认为,这样一种逻辑视角对于人类学重新理解部分与整体之关系提供了富有新意的理论启发与民族志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释"整体等于部分和",及论述"整体小于部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强调说明整体与部分和的关系除了"大于"之外,还应包括"等于"和"小于"。从而引起人们需要重视"整体等于部分和"与"整体小于部分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的逻辑思维方法。人们认识事物,就必须进行分析。分析的作用是把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的逻辑思维方法。综合的作用是弄清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全面地、生动地把握事物。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是两个方向相反但却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过程。在广告文案的教学中运用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广告文案的概念,而且能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每一则广告文案和准确把握广告文案的语境。  相似文献   

17.
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转向整体发展趋势的过程。为了走出现代医学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境,整合医学已经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辩证否定观,也与马克思主义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尤其是在能动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的思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档案、图书、情报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三者是一个整体.整体是由互相联系的部分所构成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档案、图书、情报同属于知识信息系统,知识信息是它们的共同内容,是基本点,也是主要的.但在其形成过程中仍形成了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人的主体性将整体得到强化和部分受到弱化两方面,探讨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性的嬗变.  相似文献   

20.
从人的主体性将整体得到强化和部分受到弱化两方面,探讨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性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