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大学生英语翻译作业为研究语料,对其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汉语词汇负迁移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偏误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翻译错误的种类、原因和频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在词汇搭配意义上出现的负迁移率最高,附加意义的居中,理性意义的最低。根据实验结果,对翻译教学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词汇方面的教学,特别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对比学习,以减少汉语词汇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汉、英语字词分发明字词和创造字词两种.前者涉及到语言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汉语有"六书"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者之间相似性甚少.其实不然,由于人类面对着一个相似的客观世界和拥有相似的经验,他们的认知有着相似性.正是这种认知相似性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创造字词时,表现出了殊途同归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丰富的词汇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很容易将汉语的词汇文化内涵迁移到英语词汇中去。本文以Kellerman的心理类型标记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言迁移现象,对英汉词汇内涵从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期待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从而为英语词汇教学挖掘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汉语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有很大影响。本文从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迁移影响出发,分析了汉英语音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等方面的相似处,探讨了利用汉语语音的正迁移来提高英语语音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语言接触中英语词汇对汉语的强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音译、词汇语义变化和此类词汇的语用三个方面。从这几方面可看出,语言接触中英语对汉语的强势影响,通过对此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语言接触、英语学习以及汉英语言使用。  相似文献   

6.
负迁移下的英式汉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式英语为英语学习者所熟悉,但英语式汉语同样存在。文章通过研究英式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价值观的迁移,分析英语学习对于汉语学习的负迁移,尝试探索避免英式汉语产生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生在做汉英翻译或用英文写作时,总是受到汉语表达方式的干扰,尽管语法和词汇使用正确,但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思维及逻辑方式的差异既表现在语篇思路和结构上,也存在于句子水平上。实验结果显示:写作能力与翻译能力紧密相关,在汉英翻译中出现的语言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也同样出现。因此,提高翻译能力将有助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作为多层次复杂的心理与文化的认知产物,语言迁移影响着英语写作教学。具体而言,汉语与英语语言结构和文化认知差异所形成的母语负迁移,制约着学生的英语写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英语语内负迁移、语用失误和语篇顺应意识等认知能力,受汉语思维与文化的制约影响尤为明显。为认知与防范写作中出现的语言负迁移,写作教学必须在写前计划、写作、修改三个子过程之中建构一种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隐性语言认知和英语语篇模式认知的能力,以完善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词序制约因素在汉英并列二项式中的表现差异部分是由汉英并列二项式本身的固化程度引起。汉英并列连词系统的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汉语的双音词汇化现象的普遍性、英语并列二项式习语化倾向等四种汉英语言系统中的差异是导致汉语并列二项式固化程度较低而英语并列二项式固化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分析入手,讨论了发挥母语优势学习英语的可能性。探讨了如何利用汉语对英语学习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方面的正迁移作用和汉语对英语学习在语音与文化方面的负迁移作用,提高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水平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为例证,分析汉语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影响,而重点论述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向迁移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排除母语干扰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双方面的影响。结合高职阶段英语的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及语言习惯四个方面对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进行了分析。以期运用好这些迁移规律.使母语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从现代汉字构形法入手,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为理据,提出了现代汉字构形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从汉英文字构形法的共性开展教学:汉语文字的笔画与英语文字的字母对应教学,汉语文字的部件与英语文字的词根对应教学,汉语文字的整字与英语文字的单词对应教学。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减少英美学习者对汉字的陌生感,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汉语拼音与英语语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好语音乃是掌握一定外语的基础。了解了英语元音、辅音与汉语拼音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就可以发挥其正迁移作用。以汉语拼音为拐棍 ,音形结合记单词 ,按照读音规则把读出的声音拼写出来 ,不失为借助汉语拼音记忆英语单词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语言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 ,不同的文化反映的词汇文化内涵也不同。本文从汉英文化的词义联想、文化意象、词汇的语义 ,文化蕴含等角度去阐释“文化误读” ,揭示“误读”的根源 ,为英语学习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促进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不仅包括字词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化层面的学习。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只是强调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最终会阻碍学习者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穿插、渗透中国文化,充分发挥其对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才能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汉英“字”、“词”本位对应基础上建立的汉英文字比较平台 ,对汉英文字共通的基本书写单位———笔画 ,汉字构件与字母造型 ,汉字整体与英语成词进行物理空间架构比较。在文字比较的下位分析中 ,注重结合中西民族传统思维 ,探讨汉英文字构架在静态表象和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区别性特征 ,力图揭示出汉英文字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同源异果的另一种表现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8.
语音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较突出的迁移现象.以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分析普通话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提出尽快提高学习者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正迁移效应、客观看待负迁移作用是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语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都属SVO语言,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语序上仍有各自的特点。汉语最显著的两个语序特点是:状语全部前置于动词;具有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后置"程度补语"。该文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其原因,认为这两个特点都可用"可别度"这一认知概念进行统一解释。"可别度"是人类认知的共性,在英汉语言中都有体现,只不过体现的程度有别。汉语语序的基本特点是从话题性强的成分到焦点性强的成分的信息流动,所以表示背景性的状语,一般前置;而在英语中后置于动词的方式状语,如果是新信息,即焦点,在汉语中也表现为后置的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