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其美、黄郛都是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上海起义,陈其美是主要领导者,黄郛追随陈参加起义,是陈的智囊,不可或缺的左右手,二人与蒋介石结盟正于此时,公谊私交,均十分深厚。但二次革命前后,陈黄之间在政治上渐显分歧,最终导致分道扬镳,这不仅是他们个人之间的政治恩怨,实际是同盟会自建立以来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在二次革命前后的集中反映,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和以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之间在革命的目标、原则、手段方式等方面从认同到分歧,并由分歧最终导致政治上分途、组织上分裂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于右任、张凤翙、井勿幕等人,都是陕西辛亥革命名人。由于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涉足全国乃至日本,因此,他们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也远远超出陕西,与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黄兴的关系均颇为密切。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兴与于右任、张凤翙、井勿幕的关系,为研究陕西辛亥革命人物做出了新的努力,也为研究全国辛亥革命的一些具体活动提供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陈国庆的《论辛亥革命与传统观念的演变》、张应超的《黄兴与陕西辛亥革命英豪》分别从思想意识演变和陕西辛亥革命英豪的一些实践活动两个侧面,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影响,缅怀了革命先行者的功绩。这就更加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近代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责任及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黄兴原名轸,字廑午,后改名黄兴,字克强,1874年10月25日生于湖南善化县龙喜乡凉塘。他的革命生涯严格来说,开始于1903年他创立华兴会,止于1916年10月底在上海病逝。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辛亥革命的酝酿、高潮和余波迭起的时期。而黄兴在辛亥革命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素有“孙黄并称”、“孙氏理想,黄氏实行”之说。因此,研究黄兴,对于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分析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丘吉尔与罗斯福的关系是战时英美“特殊关系”中的特殊关系。二人都是国家领导决策人,他们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一个由不冷不势到密切合作,由密切合作到疏远冷淡的变化过程,对战时英美关系起伏跌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是战时英美关系发展演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创建者之一黄兴(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后改名兴,字克强,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人。他积极投身辛亥革命的历次武装斗争,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他以崇高的声望而与孙中山齐名,被誉为“孙黄”。黄兴鼓吹并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由于黄兴毕生从事革命实践,频年奔走,极少著述,被时人评价为“黄非思想家,亦非言论家,实为革命党中唯一之实行家也”.这种评价强调了黄兴  相似文献   

7.
黄兴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对他的研究早在民国初年就开始了,但真正深入研究是近20年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黄兴研究的一些专著和资料,如薛君度著的《黄兴与中国革命》,毛注青编著的《黄兴年谱》,湖南省社科院编著的《黄兴集》,薛君度和毛注青编校的《黄兴未刊电稿》等.这些专著和资料的出版大大促进了黄兴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著名的军事家.他一生经历过辛亥革命的酝酿、准备、进行、胜利和失败的全过程,为民主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在辛亥革命中以武装反清的光辉业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永远为后人追思和景仰. 黄兴(1874-1916年)原名轸,号杞园,字厪午;后改名兴,字克强①.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县)人.他少年立志,持身恭谨,曾自订《青年规例》用以律己;要求做到珍惜时间,不说空话,认真读书,为人真诚坦白等②.十八岁时应县考未第,十九岁至二十三岁在长沙城南书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四大助手: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其美,而陈氏为辛亥革命时期光复南京及上海主要组织者及领导者。袁世凯盗国,遭陈氏坚决反对,被袁贼暗遣爪牙杀害。孙先生称其为"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为民国不可多得之人","民国起义首功之人"......《陈其美先生楹联辑》收录海内外97个机关、团体及1560位个人奉献的挽联1388副。时间自1916年5月陈氏殉难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56万字。凡海内外书报杂志机联图书,力求收齐,收尽,是研究陈氏重要史料之一。注释也很详细,又有珍贵图片及海内外16位名流题词题签作序。辑联者刘作忠,尽十年精…  相似文献   

10.
1916年10月31日黄兴逝世后,章太炎写下了“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挽联,高度概括了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短暂而伟大的一生。由于挽联概括了章太炎对逝者一生功绩的炯识卓见而传诵一时,并成为后人评价黄兴常常称引之词。这幅挽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章、黄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是与团结在其周围的一批志同道合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3.
只要资本幸存一天,马克思就是批判理论无法超越的地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批判叙事,与马克思的理论交集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人的解放的积极憧憬。然而,在上述论域的关键理论质点和政治立场上,德里达完全异质于马克思的逻辑场域,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主导”方法论范式,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的旨趣和边界保持清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科技推广应用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资源使用减量化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循环经济关系密切,科技成果应用必须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本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必须遵循的循环经济原理。  相似文献   

15.
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他提到的人类情感,只不过是人类情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基本限于家族成员之间。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义。孔孟都意识到人性的体现会遇到矛盾冲突,但孟子更加注意到道德心理引发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他对仁与义的冲突进行了正面讨论。孔孟都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天道加以思考,它表明儒家道德践履所遇到的矛盾还需要有超越人的道德心理,去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英汉委婉语、禁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们是语言文化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通过委婉语表达和传承,英汉委婉语、禁忌语表现出两民族趋善趋美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汉委婉语、禁忌语的比较来传授文化,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批把亦作枇杷即琵琶,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高手迭出,许多诗人咏过琵琶,尤其是元、白二人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出琵琶声的多变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声情并茂,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然而元诗在心理刻画及人物情态的描绘上不如白诗深刻。白居易写过《昭君怨》,昭君与琵琶难解其缘,但正史记载与诗词戏曲多有不同,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描绘的琵琶是元帝与昭君相见相爱生死离别,贯穿前三折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他还写过《青衫泪》,根据《琵琶行》生发而成,将琵琶女坐实为裴兴奴,考兴奴实有其人,与琵琶名家曹纲(刚)时被称为左、右手,有记载曹刚弟子弹琵琶能吸引"方响"从塘里飞到岸上,足可佐证裴、曹弹奏水平之高妙。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佛、道与老庄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玄学立足于《老》、《庄》讨论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 ,并通过解注和阐发《老》、《庄》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学畅论道、无 ,且以道、无解空和法性等 ,依附于老庄与玄学而得到诠释 ,并逐渐中国化。道教以“道”名教 ,列《老》、《庄》为其经典 ,其人生炼养术多为老庄虚静、无为等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创新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转形”与价值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9,29(1):125-130
生产领域是新技术出现的起因,但技术创新本身却是在R&D领域创造出来的。生产领域涉及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R&D领域涉及科研办、R&D方式与社会关系。因此,创新与生产力、制度、生产方式、科研力诸因素紧密相关,这些因素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商品价值的"转形"和价值构成,从而引起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理解与探讨,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