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发表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鲜为人知的是,在诏书发表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  相似文献   

2.
1907年,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及由革命党人王钟声等组成的“春阳社”,先后在东京和上海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文明戏,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从那以后,话剧便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发展起来。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话剧演出很多,发生过不少轰动时的故事。为纪念“话剧百年”,熟谙南京文史的许亚洲先生特为本刊编写了下文,供读者们分享——  相似文献   

3.
蔡轶 《金陵瞭望》2005,(14):81-82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举行过后,至1945年底,108名前日本军政要人被认定为甲级战犯嫌疑犯。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中、美、英、苏、法、加、新、澳、荷9国代表为法官。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做出遣返安排。然而日本政府却向驻外国公使馆发出训示,提出日本侨民"现地定着"的方针。"现地定着",实际上意味着"现地抛弃"。利用日本移民充当战争"人盾"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将数十万日本开拓民(1936年,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贫民涌入我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开拓民)安排到中苏边境一、二线地带,扒任对苏防御和镇压抗日武装任务。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沿用第3版以来的做法,适当增收了部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即通常所说的"字母词"),当年下半年出现举报《现汉》收录字母词"违法"的风波,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里既有举报者断章取义的问题,也有分歧双方在汉语规范化问题认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7,(17):63-63
通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的精彩描写,我们可以了解明清时代金陵饮食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围绕陈铨《野玫瑰》的上演与获奖,重庆左翼文化界与国民党文化当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野玫瑰》风波"实质上是在独特的时代语境下上演的一部政治话剧。然而,据现有史料,对《野玫瑰》的批判,并非直接由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发动,组织。时至今日,有必要穿越意识形态的迷障,对《野玫瑰》及这次风波加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便企图以国内立法并采取各种手段获取在华治外法权 ,但均未成功。鸦片战争后 ,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最终通过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 ,以解决所谓的通商善后问题的方式攫夺了此项非法特权 ,首开了外人在华享有治外法权的恶例。  相似文献   

9.
创作于1979年4月的《乔厂长上任记》,呼应了从1978年底开始的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代转型。然而,在历史转型的初期,人们对揭批查与现代化两个时代任务之间关系存在着认识分歧,再加上小说叙述的是1978年6月揭批查运动尚未结束、时代转型尚未开始时的故事,因此文艺界对蒋子龙处理揭批查的方式产生了争议。受文革遗留的种种历史身份与人事恩怨的影响,小说处理工厂人事问题的方式也引发了评价分歧。从《乔厂长上任记》评价风波,可以了解当时文学论争、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吴野 《金陵瞭望》2011,(17):40-43
南京老诗人吴野撰写过《孙中山》、《秦淮恨》等作品.多次获奖。几年前他发愿以诗述史,写一首与明城墙一样长,与南京龙潘虎踞的气势相符的长诗。日前.穿越2500年历史、全方位歌颂南京改革开放成果的长篇抒情诗集《南京颂》由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创作于1979年4月的《乔厂长上任记》,呼应了从1978年底开始的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代转型。然而,在历史转型的初期,人们对揭批查与现代化两个时代任务之间关系存在着认识分歧,再加上小说叙述的是1978年6月揭批查运动尚未结束、时代转型尚未开始时的故事,因此文艺界对蒋子龙处理揭批查的方式产生了争议。受文革遗留的种种历史身份与人事恩怨的影响,小说处理工厂人事问题的方式也引发了评价分歧。从《乔厂长上任记》评价风波,可以了解当时文学论争、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潘盛 《金陵瞭望》2008,(21):87-90
翻开《吴都赋》、《桃花扇》、《白门买书记》、《南京三年》、《南京日记》、《南京的思念》、《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每一部书、每一篇文章,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渐渐远去的背影,却又分明透露出南京文化的底气。  相似文献   

13.
14.
李登、李世泽父子的《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韵法横图》以及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真实地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这种官话语音系统包含21个声母、60个韵母、5个声调,其语音特色突出表现为疑母和微母的独立,泥母来母不混,区分尖音和团音,庄组字两分读t?和ts,山摄uon的独立,区分前后鼻音韵-n和-?,闭口韵m尾的消失等。有明一代至清代中后期,南京官话可能一直充当着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角色,在沟通汉语各地方言、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京越剧团成立于1956年2月,是与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院齐名的全国三大越剧院团之一。剧团成立五十多年来,先后创作、移植、改编、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8月,精品剧目《柳毅传书》再次上演,带来了一场越剧盛宴。近日,笔者走进南京越剧团,走近这里的名师与高徒。  相似文献   

16.
赵锐 《金陵瞭望》2011,(26):9-11
1842年8月4日.一艘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中英双方随即在临江的静海寺就结束正在进行的鸦片战争进行了谈判。8月29日.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遗下.清政府被迫与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静海寺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而南京则从这天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回望南京百年史.我们不难发现,近代南京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几乎都与中国近百年的民族复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仓巷百米之外的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殿宇式古建筑群朝天宫向南至七家湾、仓巷等处,曾是明清时期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这早也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多次提到的一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一个“中国软件名城”、首批“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国人气最旺的十大城市”、全国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第一及“市民素质最高城市”、在《福布斯》杂志选出的世界未来10年发展最快城市中,南京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9.
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现实社会(民国时期)的关系问题上,诸多的论述都把芥川龙之介1921年的中国之行作为一个起点。但事实上,早在这之前,芥川已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这一点在《南京的基督》的叙述中有着明确的体现。本论文以《南京的基督》为中心,通过对其成立和内容的考察,一方面证实了芥川龙之介早在他的中国之行以前就对中国现实社会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南京的基督》这一作品的欣赏、研究提出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20.
张永祎 《金陵瞭望》2009,(12):24-24
陆川独辟蹊径地选取了一个日本兵作为叙述视角。叙述角度的改变意味着审视立场的改变.把民族的立场上升为人类的立场.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这个视角创新也是隐台疑问的.邢就是当时会出现这样的人物吗?其实当今日本兵因在南京和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自责甚至自杀的事.已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就是《东史郎日记》,他代表着日本人民的反战情绪和忏悔意识.这是这个人物出现的历史土壤,或者说当时就有这样的人物存在.陆川的努力只不过把他们从背景推到镜前.让我们终于认识到了这个叫角川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