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正确使用和确切翻译习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增进英汉交流和沟通。在文化背景方面,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先点后面的思想,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标准及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从而完善习语翻译的研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习语。  相似文献   

2.
谈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与动物和人物有关的习语翻译中英汉语不同的文化因素 ,阐明了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猫”和“狗”的习语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猫”“狗”习语的用法、意义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差异,提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英汉习语的来源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它们或产生于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或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历史典故,或来自于宗教信仰。由于习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翻译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直译、意译、借用、节译、注释等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盛卓立 《学术探索》2012,(4):159-161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通讯业、交通业等广泛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习语的应用非常重要。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单纯性传递信息,也不仅仅为文化交流。实际上,传播文化比表达语言信息更重要。所谓习语,主要指语言中具有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词组、句子等,因此若想准确翻译习语,必须对语言的文化背景具有深入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文化特征和意象。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习语的应用状况,以生活应用实际为出发点,对英语习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等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蔺映真 《兰州学刊》2008,(4):206-208
习语是语言中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词组、短语或短句,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是语言中的精华。如何成功地翻译出习语原汁原味,又要让目的语的文化中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是语言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关联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就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进行汉语习语英译研究:一方面旨在证明关联理语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是为汉语习语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习语翻译中的"等效性"与文化缺失现象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辞 《云梦学刊》2002,23(5):111-113
习语的传统译法包括直译、借用、意译等三种基本方式。习语翻译的最终目的要求尽可能地从内容和意义上准确实现不同译语间的信息转换。通过分析习语的不同译法中所表现出的“对等”原则 ,而进一步阐明了等效翻译理论对习语翻译过程中信息转换的影响作用及对习语中所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红楼梦>两译者在翻译策略取向是归化还是异化上存在着争议.大部分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杨译多采用异化:而霍译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研究杨氏和Hawkes<红楼梦>译本翻译的研究目前很少.本文将针对形象习语的翻译策略在结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版本在习语翻译策略上并无显著差异,反而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两译者在49.1%的习语翻译方法和策略上都一致;而且异化在两版本的习语翻译中都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汉语时兴新词是时代语言中的前卫或潮头词语,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面小镜子,汉语时兴新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习语成语借用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交叉的,也是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和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差异所带来的可译性限度是难以避免的,即翻译中不可能不存在文化障碍。通过对英汉词汇、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加以分析,指出在翻译中如何跨越文化障碍,缩短由于缺乏理解而产生的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1.
兰品之 《云梦学刊》2001,22(2):105-106
"狗"在汉语里往往包含着贬义而在英语里却常常带着褒义.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狗"字在英汉语义中带有很强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2.
唐修珍 《云梦学刊》2004,25(6):118-120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英语习语的翻译不应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中“猫”及相关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猫"最初用来指代英语中的动物"cat"。随着其在语用环境中的使用与变化,"猫"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丰富。它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有了更为深刻的引申义,由此也衍生出了大量与猫相关的意在言外的习语。这些习语及其引申义的出现使猫文化更具生命力。中西方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不同,猫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翻译与猫相关的习语时,了解其文化内涵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猫文化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对其相关习语的翻译提出了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有其自身的思维特性——抽象性,表现为英语里抽象表达方式较多。英语抽象名词表达方式主要用于正式或科技文体中,并有其相应的汉语翻译方法:整体翻译、具体化翻译、增词翻译、用范畴词表示等。  相似文献   

15.
涂沙丽 《理论界》2004,(3):183-184
习语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如何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则是习语翻译的关键。本文从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四类文化差异入手,对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两种译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是英汉习语翻译应以异化翻译为主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阅读英美文学或翻译一些文章的时候,常常碰到一些单词都很熟悉的词句,但百思不解其意。例如“It's all my eye.”这句话,全部是由普通单词组成的.句子结构也很简单。但是一个初学者可能会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甚至可能会荒谬地把它译成:“这是我的眼睛”,使人啼笑皆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英语里有大量的由日常生活用词组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的真实含意和词面意又往往有很大程度的偏离。由于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而常常成为我们理解和翻译上的绊脚石,也是初学英语的人感到最头痛的。英语的习语来源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宗教和古代神话等各方面,牵涉很广。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谈一些由日常生活常用词组成的习语,主要是由人体各个部位以及各种  相似文献   

17.
一、由几种动物看英汉语言文化异同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朋友,动物深深地融入了语言文化中。各种时代背景下,以动物习语、成语、俗语生动形象地充实着词汇库。人们对不同的动物赋予了不同的寓意。而对于同一种动物,每种文化又有自己的理解。1.Dog———狗Dog在英语文化中是“人之良友”(man’sbestfriend),善良而有责任感,值得信赖。它们帮助人类看门或打猎,是人类的伴侣和宠物,因此这dog不仅能挽回面子,找回自尊,还扬眉吐气,与人类平起平坐,足见对狗的感情有多深。所以英语中以狗设喻常含褒义,如aluckydog(幸运儿),agaydog(快…  相似文献   

18.
要把中国文化特有事物翻译成英语,必然会出现很多标准英语中没有的词汇与表达,而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又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际与民族文化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所以探求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中国英语,已被广大学者认可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推广中国英语中的汉语拼音音译词,既可以宣传汉语,增强汉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还能增添新的英语词汇,丰富扩大英语的表意功能。因此,翻译负载汉语文化的部分词汇表达直接采用相应的中国英语的音译词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的不同,在英、汉语言发展结晶的习语中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工作,是翻译者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民族文化差异,为译者提供英汉习语翻译方法之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铁成 《中州学刊》2005,(6):249-251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是语言中的精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上表现为因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而产生的明显差异.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多种文化差异,为跨文化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中英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