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逝世 12 0周年之际 ,回望一个多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出场路径 ,这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史问题 ,而且是一个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实质上是一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的解放。因此 ,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题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以此一方面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另一方面纪念这位给人类带来解放火种的世界巨人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逝世 12 0周年之际 ,回望一个多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出场路径 ,这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史问题 ,而且是一个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实质上是一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的解放。因此 ,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题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以此一方面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另一方面纪念这位给人类带来解放火种的世界巨人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逝世 12 0周年之际 ,回望一个多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出场路径 ,这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史问题 ,而且是一个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实质上是一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的解放。因此 ,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题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以此一方面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另一方面纪念这位给人类带来解放火种的世界巨人  相似文献   

4.
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逝世 12 0周年之际 ,回望一个多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出场路径 ,这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史问题 ,而且是一个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实质上是一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的解放。因此 ,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题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以此一方面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另一方面纪念这位给人类带来解放火种的世界巨人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逝世 12 0周年之际 ,回望一个多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出场路径 ,这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史问题 ,而且是一个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实质上是一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的解放。因此 ,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题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以此一方面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另一方面纪念这位给人类带来解放火种的世界巨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反思为前提又超越反思的实践哲学。笔者赞同出场学,因为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思维。反思与超越,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年出场的关键,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的必然要求。从出场学的角度看,应该通过与西方当代学术、中国传统思想及各有关学科对话,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精神,从而使马克思的思想活生生地在场。只有通过这一连续不断的、开放性的对话和相互诘难,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吸取对话者的思想精华,摈弃其解答中的错误,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19世纪 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史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哲学界常把这个变革称之为“实践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批判了全部的旧哲学 ,并以实践为中介解决了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从而把实践贯穿在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 ,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 ,从哲学上指明了人类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哲学无定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明确提出并反复探讨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其实质是立足于现代哲学对哲学本性所做的一种探讨。这个问题在20世纪中国哲学中被鲜明地提出并得到热烈地讨论,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环绕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相激互融的结果。严复、王国维、张君劢、丁文江、熊十力、贺麟在20世纪上半叶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逐渐深入的探讨。陈修斋于1988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一文,从元哲学的高度,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予以了新的阐释,使这一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鲜明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语境中重新召唤和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出场方式,我们不能停留在文本解读层面,更不能简单锁定当年马克思的理论形态而不与时俱进.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当年出场的马克思思想形态是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的理论表现,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理论关联.今天,我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出场问题:其一,从新旧全球化时代历史语境大转换中深度考察当年马克思思想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路径的差异;其二,如何从"改变世界"实践出发对新全球化时代新资本形态等重大问题的反思,构成新全球化时代"反思的问题学";如何在探索中国新现代化发展实践中形成新视界,构建以发展观为核心的新理论;三,以时代视野与当代中西哲学对话而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建立一种对话式解读的新解释学.这同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出场方式.  相似文献   

10.
感性直观是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主要工具,它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哲学的王座。直观贯穿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主题即自然和入,由于其哲学的直观性使他在社会历史方面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感性直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革命,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这一理解对马克思新实践哲学革命的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