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巴特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它西濒大西洋,南距著名的商业城市达尔贝达98公里,北面268公里是游览胜地丹吉尔,往东199公里,是古城非斯。拉巴特面积650公顷,人口75万。拉巴特不仅是摩洛哥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文化城市。市内有14家电影院、5个体育场、一个赛马场和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市容整洁,修有许多美丽的花园,人们在那里休  相似文献   

2.
《城市》1993,(Z1)
陌生的西班牙 万里之遥的西班牙,是我们的童话世界,知道的尽是传播媒介认识的斗牛、哥伦布、塞万堤斯、毕加索,然而西班牙仍是个谜。 这次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开始实地了解这个文明古国。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占据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土地。陆上与葡萄牙,法国和安道尔为邻,海上与大西洋比斯开湾,地中海相伴,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可遥望非洲国家摩洛哥。地中海上的巴利阿里群岛和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等也是西班牙领土的组成部分。全国方圆50.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毛里塔尼亚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首都努瓦克肖特,是全国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一、自然地理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西临大西洋,它的西北是摩洛哥,北面是阿尔及利亚,东南是马里,西南是塞内加尔.全国面积103.07万平方公里,南  相似文献   

4.
4月中旬,我应摩洛哥王国文化事务部的邀请,从远东的上海飞往远西(摩洛哥史称“西马格里布”,直译即为“远西”)的卡萨布兰卡作学术访问.摩洛哥,对上海人来说,并不陌生,上海医疗队多年来以勤奋出色的工作,长期为摩人民送医送药,在中摩两国都享有很好的声誉;上海与卡萨布兰卡结为友好城市,已逾10年;去年底,摩洛哥首相访华,电视节  相似文献   

5.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在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半岛(5.8平方公里)与摩洛哥的休达自由港隔海相望,海峡长58公里,最窄处宽13公里,平均深度310米,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水道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地中海,好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在北非古国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市,一座伊斯兰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清真寺,神采奕奕地矗立在大西洋岸边,它既是卡萨市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新景观,也是卡萨市腾飞在标志。 1986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布命令,兴建这座堪称全球第二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全球最大的清真寺为沙特麦加城清真寺)。1993年7月9日,哈桑二世清真寺胜利竣工,并举行了落成典礼。  相似文献   

7.
这是发生在摩洛哥的一件真实的事情。1979年,阿布杜拉西姆与其女友巴黑娅定婚后的一个星期,作为战士,他就参加了一场为争夺西  相似文献   

8.
摩洛哥王国     
阿拉伯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大陆西北角.它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在它与西班牙之间是宽约13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  相似文献   

9.
在联邦德国的450万名外籍劳工中,大约有56,000名是摩洛哥籍人,这是一支颇受欢迎的劳动大军。他们为所在国提供了人力资源。由于他们勤劳肯干,又善于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所以,德国人对他们颇有好感,这就使得摩洛哥人在整个外籍劳工中占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内道路宽阔笔直,房屋整齐洁净,街区花木繁茂,素有"北非花园"之称。从法国的巴黎乘AF2958航班,经过3个小时飞行便可抵达拉巴特机场。机场到市区不过20分钟的车程,汽车驶上拉巴特著名的观景大道,道路的一侧静静伫立着建于18世纪的城墙,厚重的土黄色无声地诉说着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城墙下种植着艳红的夹竹桃与高大的仙人掌,各色的牵牛  相似文献   

11.
6月的摩洛哥,不冷不热,气候宜人。中国妇女代表团应摩洛哥妇联的邀请于1982年6月10日至20日对摩洛哥进行了友好访问。我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的一员,与代表团一起在摩洛哥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的时光。摩洛哥妇联主席、摩洛哥公主法蒂玛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日程,从南至  相似文献   

12.
阿特拉斯山对摩洛哥的重要性就象尼罗河之对于埃及。古希腊人称摩洛哥为“阿特拉斯国”。古阿拉伯人称摩洛哥为“阿特拉斯岛”,这是因为摩洛哥西北濒海,东南是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中间突出,呈岛形。无论是称“国”或“岛”,这都  相似文献   

13.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长约563km,宽3.3~32km,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巴拿马运河通航前,它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1520年为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先通过,因此而得名。东连:大西洋,西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阿拉伯世界分为阿拉伯西方和阿拉伯东方两大地区。阿拉伯西方即马格里布。公元682年,阿拉伯大帝国远征军来到今天摩洛哥西海岸,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他们认为自己站在“世界最西的土地”上,故把这块地方称做“马格里布”。  相似文献   

15.
一、法国保护前后的摩洛哥教育自15世纪以来,摩洛哥先后遭受法国、西班牙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和统治,经济落后,社会动荡,教育不发达.当时,除欧洲侨民学校外,在摩洛哥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的教育.1864年,摩西·哈易姆·蒙提夫约尔作为世界犹太人协会的成员在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素丹那里为摩洛哥的犹太人争取到了一些权利.摩洛哥从此有了犹太人创办的法语学校和希伯来语学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犹太人的教育在摩洛哥一直是最先进的.1912年,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20年,法国教育部长海尔蒂先生来到摩洛哥,试图建立法式殖民教育体制.海尔蒂先生后来到摩洛哥的梅克内斯,对一群民事督察作指导,向他们传授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计划为贵族子弟建立学校.他提出,要建立初级教育和伊斯兰中等教育,为市民子女开办现代职业学校,在沙漠地区建立乡村学校,为沿海居民开设渔业和航海学校.他说: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2日,摩洛哥通过新宪法修改草案,确定柏柏尔语同阿拉伯语并列为摩洛哥的官方语言。自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官方语言政策经历了阿拉伯语独尊的"一元化"以及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并重的"二元化"两大阶段的发展和变迁。本文结合摩洛哥柏柏尔文化运动的发展状况,对摩洛哥政府放弃单一化、采取多元化官方语言政策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揭示官方语言政策与语言权利、话语权和国民身份认同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国内、地区和国际局势等层面分析摩洛哥官方语言政策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多党制是摩洛哥政治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自独立以来,摩洛哥王室集团与进行政治参与的政党之间的关系总体稳定,且政党在维护摩洛哥民主形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与摩洛哥多年来高效的政党治理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摩洛哥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摩洛哥政党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四个路径"的鲜明特点:一个核心是维护摩洛哥君主立宪制的政权稳定;两个基本点是实现"权力共享"与"民主形象"构建;四个路径为"分而治之"、军事威逼、政治多元化、笼络与平衡。摩洛哥政党治理做到了分权与集权相结合,政权与王权相结合,君权与民权相结合。这种治理模式既维护了摩洛哥王国的政权稳定和社会发展,又促进了摩洛哥的渐进式改革,还有效地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赛义德·奥依塔是驰名世界体坛的摩洛哥著名中长跑运动员。他的名字在摩洛哥已家喻户晓,被称为“摩洛哥体育的象征”。他数次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多次为祖国赢得荣誉,是摩洛哥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对于奥依塔来说,他所经历的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刻,莫过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5000米金牌的那一天了。  相似文献   

19.
廖丽鹃 《安家》2006,(10):192-194
大西洋新城:开发"全套"国际化 大西洋新城可谓望京区域经典老盘,1998年就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目前开发的富临中心是第五期,而后续还有10万平米左右尚待开发.客户对大西洋新城的认可度非常高,目前有众多外籍人士及知名演艺人士聚居于此.  相似文献   

20.
柏柏尔问题是当代摩洛哥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柏柏尔社会特征与法国殖民统治是其主要根源。摩洛哥柏柏尔问题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56年摩洛哥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柏柏尔精英与中央政府的权力争夺和权力分享为主要特征,不具备现代族裔运动的性质;20世纪70年代中叶至21世纪初,以温和的文化运动为主要形式,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城市柏柏尔知识精英,其族裔认同叙事模式为融入型,以柏柏尔语言文化权利为核心诉求;21世纪初至今,摩洛哥柏柏尔问题开始趋向激进化。当代摩洛哥柏柏尔问题的持续发展源于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断裂,仅仅依靠政治调控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