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在国家实行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认清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是把握中国未来人口形势变化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年以来的四次全国性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目前意愿生育水平在1.82~1.88的区间范围内,其点估计值在1.86左右,已显著低于更替水平;越年轻的出生队列其生育意愿越低,中国未来的意愿生育水平可能会继续降低;育龄人群的意愿生育水平要显著高于其终身生育水平,且二者差异随年龄的减小呈递增趋势,中国未来生育水平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没有生育政策限制下的终身生育水平仅为1.68,这可以作为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生育水平影响的上限。生育政策对当前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差异的贡献度在33%左右,全面两孩政策对中国生育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 《人口学刊》2002,(1):26-29
从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角度看,稳定低生育率在我国有其现实性和可能性。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与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3.
马宁 《西北人口》2014,(1):125-128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在一定时期持续处于低生育水平,虽然对控制人口的绝对数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人口和社会问题,例如:对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对人口红利的影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等.这些日益显露出来的问题.在某个领域某个阶段已经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伴随着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可以预计将来还会出现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具有国际意义。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加强人口统计学的研究 ,必须科学地掌握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低生育水平会有一定的负效应 ,要用科学的价值观全面衡量低生育水平的利害得失。总的来看利大于弊、利多弊少。低生育水平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冬梅 《西北人口》2003,(3):13-15,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在更替水平以下,这是我国长期实行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机制等原因,要保持和稳定目前这种低生育水平是艰巨的。本文从影响生育水平的若干因素、我国目前出现低生育水平的原因以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难度出发,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稳定低生育水平 理性与实践的思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进行了界定 ,认为在 2 1世纪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定义低生育水平为等于或低于更替生育水平。作者还结合我国 30年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的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的思辩 ,并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30年实践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性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的生育水平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 ,虽然这一水平不够稳定 ,但仍具有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可行性。目前 ,稳定低生育水平既有有利条件 ,也有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强于不利条件 ,且有利条件带有客观特征 ,即主体上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并已处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主导地位 ;而不利条件则带有主观特征 ,即主体上人为的因素较多 ,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和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方面 ,因此 ,不利因素的转化 ,重在人们主观方面的努力。在此条件下 ,稳定低生育水平一要稳定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二要加快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一些机构对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变化的预测 ,就未来50年低生育水平对中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丁峻峰 《人口研究》2003,27(2):55-60
分析生育模式的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通过计算 1 991~ 2 0 0 0年中国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 ,清楚地看出 ,提高初婚年龄和拉大一孩至二孩生育间隔所造成的生育模式的变化导致中国 1 0年间TFR偏低。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较之TFR更加接近中国妇女的实际终身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许常建 《西北人口》2002,(2):36-37,35
本文结合了有关衡量人口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的人口现代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rates of mortality, fertility, and migration depend not only on the age-specific patterns and levels of these rates, but on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n order to remove the influences of the age structure and concentrate on the effects of the demographic rates themselves, a common practice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the rates for a standard age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current and future population changes in Germany, using a stationary population equivalent model (SPE) that shows long-term effects of current fertility, mortalit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atter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rman population will eventually decline because of 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if net immigration does not counteract this decrease. This means, for instance, that the long-term stationary population levels for Germany will decrease by approximately 6.5 million during a decade in which current fertility, mortalit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levels prevail. The paper also reports how various other assumptions for mortality, fertilit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ffect the SPE model for Germany.  相似文献   

13.
自70年代初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陕西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进入到低生育水平时期。21世纪初,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本文就陕西的低生育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不利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强调要充分认识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必须克服盲目乐观情绪,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艳华 《西北人口》2010,31(1):75-79,84
根据“2007年社情民意调查”的数据对湖北省样本人群的婚育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样本人群的初婚年龄普遍提高,在婚居模式的选择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愿意婚后独立居住;在对生育意愿的调查中,多数受访者想要生育2个孩子,其比例达到68.2%,但超过一半以上的样本人群不存在明显的生育性别偏好;在影响生育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对人们生育行为的影响在逐渐降低,人们的生育行为更多的受到文化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5.
论文证实了20世纪80年代公布的河南1949-1963年的人口数据是当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利用当年的分年龄人口数据作队列分析,证明了大饥荒确实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这种损失在少年儿童与老年人中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六普"汇总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的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的变化和生育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结构性因素逐渐成为左右未来中国生育水平走向的决定性因素;生育模式正在向初婚初育间隔扩大,生育孩次向低孩次集中的方向发展;尽管年龄别已婚生育率的变化使得中国一般生育率上升9.613%,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各因素中,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婚姻状态等人口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科学地规划和调整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玮 《西北人口》2012,33(3):45-49,56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留城长久定居,是人口城市化的关键。基于人口大省河南省18地市调查数据,采用交互分类分析和多元逻辑斯蒂分析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居留意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受教育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留城定居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留城定居意愿越强烈;家庭收入状况与最终返乡意愿密切关联,随家庭收入的提高,返乡意愿先升后降,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在流入城市定居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安居,买房成为留城重要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居留意愿受到了多种交互作用之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孟轲 《南方人口》2008,23(4):1-7
根据“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基线调查数据,本文使用交叉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性别和意愿生育时间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延边朝鲜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三个方面,即传统文化因素、育龄妇女自身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育龄妇女自身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鲜族的生育意愿,但是,朝鲜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