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著名的《艺术论》里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普列哈诺夫在引用这段话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把语言看作与艺术不同的人与人的特殊的交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指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语所表达的形象来传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感觉一一这就是艺术活动.”巴金的创作活动与托尔斯泰的论述是相吻合的.巴金是在感受和体验了各种悲哀而难以排适之后才开始创作的,所以,他首先是悲哀的体验者;他又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倾诉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所以他又是悲哀的表现者.听听他自己的表白:“我虽不能苦人类之所苦,而我却是以人类之悲为自己之悲的,我底心里燃烧着、种永远不能熄灭…  相似文献   

3.
文学与音乐早已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辉煌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但事实上,二者并没忘记曾有过的血缘亲情,在审美的殿堂中,仍然互利协作,丰满、充实着对方的羽翼和内涵。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情感。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情感,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感情。”(《论艺术》,第47页)文学与音乐是各艺术门类中最具抒情性的两类。尤其音乐、在抒情的方向性上延展得最遥远,因为它是以独特的艺术音响诸如旋律、节奏、和声、  相似文献   

4.
平面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及经济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广告设计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巧妙地使用色彩。色彩具有影响人们心理、唤起人们感情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发掘广告色彩的表现力,创造出视觉效果强烈、具有新意、引人入胜的广告,这是搞好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现象 ,这种移借和互通在艺术心理学上统称为通感现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 ,不可能就事论事 ,而是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更多的体验 ,这种体验是主体先期获得的与其相似的经验并被客体所唤起 ,使主体感悟到艺术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而没表达的东西 ,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 (也叫二独创作 )。对通感现象的形成从艺术心理学上作了分析 ,使更多的人了解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诗文教学中,要想把学生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唤起感情的共鸣,受到思想教育,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要注意抓住关键性的句子,如白居易的《缭绫》诗有三段,其中前两段的开头各用了一个设问句,这对于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无疑是重要的。因此,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设问句。如第二个设问句“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这种对立的结构句式,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出诗人旗帜鲜明的爱憎感情,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爱其所爱,憎其所憎的感情,和诗人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艺术感情这一概念,一般可以表述为:创作主体以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艺术思维而陶养的真善美相统一的感情。不过,就艺术创造的主观因素而言,也可以说,艺术感情乃是创作主体人格化了的感情,或者感情化了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特指作为艺术家的人的人格,即艺术人格。这种艺术人格,宗白华先生称之为“健全诗人人格”,应该包括“优美的感情、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学识”  相似文献   

8.
黄昏意象在元杂剧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一意象通过即景生情、缘情布景、状物抒情三种方式营造出来的和谐意境,或悲或喜,或悲喜交加地影响着剧情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观众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中国画的审美体验来论述形式语言在创作中的作用。将图式 (形式语言 )与创作体验、审美体验纳入艺术作品的形象分析中 ,以此说明中国画艺术的生命力源于生活 ,再现于艺术的创造中。创造性的思维 ,离不开生活的体验 ,它不是摹拟现实 ,更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中国画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 ,透过心灵的体验将形式语言中的点、线、面、皴、擦、染、用墨与用笔的有序组合再现出典型的艺术形象当中 ,这也即就是外在观察与心源体会在画面中所表达出的和谐之美。它所唤起的读者心灵体验 ,构成了中国画特有的形式语言的类比与组合 ,作者、读者、作品三位一体的自由交流空间 ,映射出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艺术家造化与心源的合一。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生命和灵魂的交融。从爱情婚姻这一特殊视角考察鲁迅、郭沫若的生命历程,我们发现,在经历包办婚姻的痛苦,反叛封建婚姻,进而获得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时,鲁迅、郭沫若表现出很大的个性差异。家庭文化背景、早年生活经历和童年对异性的生命体验是影响他们这种个性差异的重要因素。鲁迅、郭沫若婚恋生活中的痛苦和欢乐、苦闷与追求,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性格,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1.
纯情诗漫论     
纯情诗最能表现人生理、心理、美感和道德的全部真实的体验 ,表现人复杂而完美的感情。本文论述诗对爱情的文明发展所起的直接而不可忽视的影响 ;纯情诗永远面临的矛盾命题所创造出的美丽价值 :不管是以复杂的感情回首不堪的青春 ,以如水的柔情长久地守望如梦的佳期 ,或以哀怨凄婉的伤感去着色遗憾的意境 ,这一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文章力图展示这类最富个人感受的体验的诗中 ,表现在初恋、思恋和失恋的不同景深中的心灵图画 ,以及那图画中纯美迷人的诗之魅力  相似文献   

12.
对音乐中感情的体验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建立在对音乐音响进行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的对音乐情感的深入感知和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的分析和论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音乐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首贴近心灵的诗,这是一首饱含亲情体温的诗。诗歌的意义不在于外在传输,而在于从内心唤起。意境优美的诗歌会给人美的感觉,诗歌的味道一如花朵飘香,漫漫地弥散开来。情感浓厚的诗歌会给人感情上的共振。李肇星外长这首小诗朴素淡雅、情真意切。只有经历过过去  相似文献   

14.
早年失怙,备尝孤艰,使欧阳修对人生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情体验,更产生珍视感情、悲凄执著的补偿心理;年轻时即表现出易感多感的心理特点;体质赢弱使他更为敏感;对往昔美好时光、人事的深切留恋与追怀也强化了这一多情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台湾诗人席慕蓉诗作的主题集中于对精神的故乡、完满的爱情及有限的永恒的追问等三个方面。因着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激,席慕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充满温情与感恩的诗境。其诗内核是悲剧性的,因为诗人懂得生命的残缺,了解人力的有限。但是,诗人并不为此悲观,相反,她追求着残缺中的完满,并以爱情为假托,唤起读者温柔、绵软、纤细的感情,坚定读者对人类永恒价值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词作中所体现出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主要体现为崇高性生命体验。正是这种崇高性的生命体验使辛弃疾的词表现出豪放恣肆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从创作心理学看 ,作家的创作情感活动是一个由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的转换过程。探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中的这种情感活动 ,即储存在曹雪芹记忆中的过去 ,由于时空的距离 ,使他能够在平静中重新唤醒 ,再度体验过去曾经留在心灵深处的感情印迹 ,而正是这种唤醒和体验调动起他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 ,从而使自然情感升华到对人生宇宙、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的领悟 ,完成了从自然情感到审美情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表明作文需要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题材,作文一旦引入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就会叙写顺畅,情感饱满,内容充实鲜活。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和冯延巳,虽然经历不尽相同,但在其作品中所流露的情绪体验有相似之处,即痛苦的挣扎与无望的执着。他们面对这难以承受的痛苦仍能够坚持自己的追求,并至死不悔,在作品中表现出那份同样的执着。而这种相似的情绪体验又是以相似的手法——情境恍惚、难以实指、朦胧多义的意象与意境表现出来的。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难以见到的。  相似文献   

20.
演奏者把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符演绎为充满情感的音乐,这种演绎就是一种充满情感体验的二度创作过程。二度创作要注重理智因素与感情因素相结合,即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