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的工作意见》。《意见》明确对三类计生特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一是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其父母年龄在45至60周岁以内,且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二是独生子女意外伤残,其父母年龄在45至60周岁以内,且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三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且没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意见》还同时规定了对救助对象的救助申报程序和不同对象的救助额度。江苏省高邮市对计生特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范习岭$江苏省高邮市计生局!225600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伤残状况及对计生扶助政策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娜 《南方人口》2010,25(3):51-56
利用苏州市吴中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资料,对独生子女伤残状况及这些家庭对计生扶助政策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七成独生子女伤残时的年龄在15岁以下,其中先天残疾占51.3%;重度残疾比例超过五分之二;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独生子女合计占比近六成;残疾后生活难以自理者比重接近三成。进一步分析发现,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最需得到的帮扶依次为: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提供生活补助、为伤残独生子女父母提供养老保险补贴、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救助水平。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2年,重庆市开始了以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的扶助救助及精神慰籍为重点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探索;2007年,该市被确定为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市;2008年4月,重庆市再次提高奖励扶助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标准,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年3120元。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探索与实施,解决了计生家庭的现实利益问题,发挥了良好的利益导向作用,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奠定了基础。就此,本刊记者对重庆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潘晓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计划生育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人口计生委于2003年7月至11月对全省领证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家庭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计划生育家庭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对救助贫困计划生育家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禹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奖励、减免、救助、保障四大政策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广大计生家庭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其主要做法是: 1.奖励政策。对全市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户继续以银行存折的形式兑现每月10元奖励费;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男户子女年满18周岁时,给予父母1000元的奖励,对年满18周岁的独女户给予2000元的奖励;对符合生育二孩条件而自愿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一次性奖励2000元。 2.减免政策。教育部门对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和政策内双女结扎户子女免除九年义务教育期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东城区本着“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宗旨,着力搭建数字化救助平台、建立两个公益基金、实施两项工程等特色利益导向运行机制,通过部门统筹、政群协力、多点推动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帮扶救助独生子女困难家庭。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积极创新“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兑现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计生家庭特别扶助等计生政策,全镇已为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计生家庭办理计生奖励扶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无棣县计生局按照多措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立奖励、优先(惠)、帮扶、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利益导向制度体系,构筑起了计划生育家庭救助保障的新格局,推动了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一、以利益导向为基础,坚决落实服务承诺2002年以来,无棣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计划生育职责,从而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机…  相似文献   

9.
使用生命表和概率理论,分析了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丧子风险,二者的巨大差异证明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承担了额外的、非自愿的丧子风险.从这一角度来讲,我国政府此前实施的生育政策对失独家庭造成了利益损害,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本文认为,在失独问题上政府责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救助责任、补偿责任和优待责任.针对当前失独群体财政扶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当明确财政扶助的补偿属性,在扶助标准上实现城乡统一,以及由中央政府承担财政扶助的主要责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省清镇市人口计生局党组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强力推动计生幸福家庭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家庭致富工程。以乡、村两级计生协会为平台,以会员致富带头人为骨干,通过计生"三结合"项目帮扶,积极扶持计生家庭勤劳致富。 奖励扶助工程。全面落实和叠加各级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广大农村计生家庭在新农合参保、农村养老保险、独生子女保健和大病救助等方面实现全覆盖,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救助一次性抚慰金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内蒙古鄂伦春旗人口计生局实行独生子女费发放"一卡通",认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新标准,方便广大计生家庭按月足额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相似文献   

12.
超低生育率阶段的区域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转变的实现和完成,越来越多的地方进入了"超低生育率"发展阶段,未来时期的人口发展战略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以辽宁省辽阳市为案例总结区域人口转变的阶段和特点,指出辽阳已经出现"意愿性超低生育率"现象,带来了人口发展风险问题。随着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残缺家庭的增多,辽阳的公共财政压力已经感受到巨大挑战。人口安全要求坚守计划生育的"底线伦理",降低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残缺家庭在整个计划生育家庭中的规模和比例。未来的区域人口安全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确立的两个基本点是"优先健全人口结构、兼顾控制人口增量",不鼓励农村一女户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尽快建立独生子女家庭风险防范的社会机制和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公益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3.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原新 《人口研究》2004,28(5):48-54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逐年递增,其家庭养老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代际年龄、人口和支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以往的许多相关研究过分地夸大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供养的严重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生子女是可以胜任老年人照顾的;独生子女家庭是被简化到极至的高风险家庭结构,要对"空巢"家庭给予特别关注;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赡养应该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长永 《西北人口》2009,30(6):85-90
解决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即关系到国家生育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从风险成因上看,少子老龄化,人才流动和城市迁居趋势及家庭结构核心化等是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扩大的重要原因。从风险形式上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和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更加严重的经济保障风险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及精神慰藉等非经济养老风险,而经济保障风险尤为突出。本文立足风险视角,分析了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成因,指出了其面临的主要风险形式,并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了化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家庭关系简单、脆弱,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为此引起学界和政府高度关注。文章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利用生命表方法构建独生子女家庭生命表.并推算丧子家庭、丧偶家庭、单人家庭等各类家庭结构演变趋势。得出:独生子女家庭中,丧子家庭在子女60岁时达到高峰,比例达到3.1%,其中丧子的父母单人家庭比例达到高峰值2.6%,丧子的父母空巢家庭在独生子女50岁达到高峰1.1%:独生子女单亲家庭(丧父或丧母)在独生子女55岁时达到峰值50%。不同的独生子女家庭,有着不同的养老需求,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家庭属性设置多样化的养老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6.
慈勤英  周冬霞 《中国人口科学》2015,(2):34-42,126,127
文章通过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关注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形象的社会建构,结果发现存在单向的偏重失独家庭苦难的报道倾向,部分建构了一个"无解"、"苦难化"、"特殊化"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媒介形象"和"独生导致失独"的逻辑暗示。而在这种失独家庭媒介关注的"标签化"背后有部分学者研究定位、价值指向和政策建议的支持。媒体和学界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塑造,或将有碍失独家庭走出丧子之痛融入社会,也使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误读和抨击。因此文章建议,失独家庭媒介报道首先要去"标签化",学界应把失独家庭放到大的人口结构背景下来研究;失独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应逐渐整合于社会救助体系中;应特别关注独生子女的生命教育和关怀,失独家庭心理层面的社会支持、生命意义的再认知和再建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北京市昌平区有独生子女家庭12.3万户,约占全区户籍人口家庭总数的66%,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高比例、大基数,失独家庭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2013年4月份以来,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区失独家庭老人的生活、精神、养老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进一步完善失独者养老保障体系,为加大帮扶力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首选养老方式仍是居家养老,然而独生子女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却在降低,特别是在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如何解决好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本文就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政府建立辅助制度以及加强独生子女父母自身养老意识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紧紧围绕“关爱女孩行动”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主要目的是执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二女户养老储蓄、独生子女费、计生特殊困难女孩家庭救助等政策的落实,其镇计生女孩家庭特困户女儿王晓萌无法正常完成学业,镇政府和区计生局经多方努力全部落实政策优惠金2000多元。女孩王晓萌又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重返校园继续读书。通过“保护伞”这一得民心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乐尧  毛正中 《西北人口》2008,29(5):79-82,87
本文用社会分层、社会风险理论探讨了灾难性卫生支出新的测量方法,通过对四城市800户属于当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医药费用负担情况,从中发现卫生支出加深了调研家庭的贫困程度。多元回归表明影响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因素有医疗保障、家庭收入、人口、家庭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成员住院。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如何通过完善医疗救助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