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方以智“∴说”是理解方以智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图像并非方以智所自创,它来自佛教,“∴”的思想与《易》和《论语》也有关。尽管方以智“∴说”一文已佚,但是通过对《东西均》和《周易时论合编·图像几表》等的解析,我们还是可以理解“∴说”的大致内容,并剖析出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如本体论思想、“尽天地古今皆二”的辩证法思想、“三为约法”的方法论、集大成与三教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方以智(1611—1671),安徽桐城人,字密之,晚号无可道人,是十七世纪明清之际著名启蒙思想家。其主要著作有《通雅》、《药地炮庄》、《物理小识》、《易余》、《东西均》、《周易图象几表》、《愚者智语录》、《青原志略》、《禅乐府》、《一贯问答》及诗、文集等共约数百万言。他的文化遗产尚待进一步研究发掘,上海古籍出版社拟近年陆续出版《方以智全书》,日、美学界对方以智亦多有研究。本文拟将方氏《通雅》一书的写作过程、成书背景、内容梗概以及后世评价等作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雅》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方以智的代表作。自从康熙五年(1666)正式刊行以来,《通雅》曾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清初学者姚文燮甚至认为,方以智撰成《通雅》之功,“当不在禹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雅提要》说作者“考据精核,……穷源溯委,词必有证,在明代的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矣”。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也把方以智与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相提并论。然而,勿庸讳言,学术界对  相似文献   

4.
《史记》与《周易》经传关系密切,最早由近代学者刘师培提出。他写过《司马迁述〈周易〉考》。其中说,“史迁谙明《周易》”,“史迁曾以甄明《易》义为己任”。由于此文重点在于考证西汉学者说《易》的真相,关于《史记》与《周易》经传的关系犹未深论。刘节教授著《中国史学史稿》,明确指出《史记》对于《易传》历史观“有继承关系”;并说“谈、迁父子的哲学思想,主要的是出于《易传》”。但是,关于《周易》经传的方法论如何指导《史记》的编撰,尚未论及。木文从这方面考察司马迁的《史记》。一谈司马迁的史学方法,不能不提其父司  相似文献   

5.
《通雅》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方以智(1611——1671)的代表作品。该书考证古书音义,主于辨当名物,辨析词语训诂,论及方言俗语,对传统的汉语语言学尤其是训诂学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许以“近代声音训诂学的第一流作品”,并将方以智与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及学术内部方面的原因,学术界对《通雅》的研究还较薄弱.以致有关该书的不少问题“迄无定论”,《通雅》的成书年代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为近代经学大师,博通群经,造诣精深,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思想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父子俩撰有《易》学专著五种:黄式三撰《易释》一种,黄以周撰《十翼后录》、《易释》、《周易故训订》、《周易注疏剩本》四种。共有序跋八篇:黄式三《易释》傅梦占叙、自叙和后记各一篇;黄以周《十翼后录》二十四卷稿本黄以愚序、黄以恭序和自序各一篇;《周易故训订》黄以周自序一篇;《周易故训订》、《周易注疏剩本》合刊本唐文治跋一篇。  相似文献   

7.
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侯敏泽同志在讲授先秦文学理论批评时论到中国古代意象论问题。他认为向来以为“意象”一词来自国外,其实是我们传统中所有的。 中国古典意象论有两个源头:《周易》和《庄子》。《周易》中认为“言”“意”是不能完全被表达的,可以由“象”来表达。“象”比“言”、“意”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庄子》要求舍“象”求“意”“言”、“象”仅是“得意”的手段。《周易》重、“象”,《庄子》重。“意”,但这时“意象”还设有作为一个词组出现,仅仅具有对“意”与“象”的关系的论述,但对后世的“意象论”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本土化问题是研究中国基督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课题。盐灶基督教堂第二任牧师刘泽荣父子合著的《刘氏家谱》,记载有与地方基督教史、基督教本土化课题有关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王正伟是一个颇具有开拓意识、独立品格的学术个性的回族当代学者。他自1979年以来,以自己严肃而扎实的创作,致力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各类作品、专著近百万字。主编、合著有忡国少数民族故事大系·回族民间故事选》(与李树江合编)。《回族风情录入《古兰经概述》、仲华风俗大观》、《宁夏黄河经济论文集》(与胡家未合编)、《中国回族大辞典》《民俗分科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分卷》(副主编)、《中国回族文化大观》(副主编)、《穆斯林文学丛书》、《回族文学论丛》、《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  相似文献   

10.
《东西均》是方以智的哲学代表作,形成了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并具有完整性、集大成倾向和鲜明的经世色彩。《东西均》代表着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度总结,对中国近代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方以智生平与交游的学者,通常把左锐(藏一)看成方以智的弟子。但据《桐城耆旧传》《敬孚类稿》诸书,可证两人实属朋友而非师徒,故弟子说并不成立。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马其昶的《桐城耆旧传》在排比史料时,误把左钺的妻、子系在了弟弟左锐的名下。另外,左锐是一位具有强烈遗民气节的学者,他对方以智的人格和学问极为推崇,他的作品《黄林合录》《中五说》以及与他相关的《仁树楼别录》,都是研究方以智晚年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2.
<正> 孟醒仁、孟凡经父子合著的《吴敬梓评传》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通读《吴敬梓评传》之后,我觉得该书最突出的优点和贡献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承先启后,集其大成;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孟醒仁先生早在50年代初,就已开始了对吴敬梓生平与创作的专门研究,30余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终于有此成果。  相似文献   

13.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历代注家和研究庄学者都对其有所阐释。方以智及其作品《药地炮庄》可以说是诸多解庄著作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这一点在《逍遥游》中尤其凸显。方以智对《逍遥游》的解读,以《易》《庸》为媒介,通过本体、体用与工夫的架构,将庄子的"逍遥"义贯穿为一个有始有终的整体,这在有别于历代解庄者的同时,也使得《庄子》的义理指向和方以智自身的学术特色得以展现出来,而这同样也是促使《药地炮庄》之"逍遥"义如此呈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古来中国关于《周易》的注本数百千种,所作解释千差万别。西方人要想有一个好的《周易》译本,首先须有一个好的中国《周易》注本作为底本。选择什么样的注本,便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理解,这便提出了一个“底本之信”的问题。明清时期的官方易学是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宗的。然黄宗羲、顾炎武、皮锡瑞等清代大儒都认为《周易》最好的注本是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朱熹的《周易本义》则存在严重的迷思,特别是关于易图学(包括《河图》《洛书》《先天图》等)的迷思。明末以后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尊重当时官学意见,翻译《周易》基本是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底本的,因而朱熹易学关于《周易》的迷思便也不知不觉地传播到了西方。  相似文献   

15.
严复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他所认定的中国哲学的经典是《周易》、《老子》、《庄子》。严复十分重视《周易》,尽管没有像对待《老子》、《庄子》那样进行点评,他对《周易》的诠释围绕着哲学思想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前人以宗教言《周易》的局面;严复对《周易》的解读是其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富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16.
《五行》、《六德》是思孟学派在充分认识人类自我的前提下建构的和谐人类内外秩序的两大制度创新。《五行》依《尚书》洪范九畴之"五行"旧瓶装思孟学派重塑人类内在精神秩序之新酒,《六德》以《周易》之六位反观人类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六职,设六德,教六艺,以生德于中。实现儒家所愿望的秩序原则、和谐原则的统一。其理论创制的勇气和思路在复兴中华文化的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与二十五史的撰写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恰恰是《周易》对为什么撰写这个问题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司马迁以《周易》为基本点。回答了他为什么撰写《史记》这个有关史学观的大问题。二十五史中多有关于《周易》研究者的记叙 ,而且常常利用《周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深入研究《周易》与二十五史这一课题 ,将拓宽二十五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周易》的文化精神深刻启迪和影响了孔子儒家学说的产生和形成。《周易》的文化精神是孔子儒家学说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孔子"忠恕"仁爱"为本的民本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深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原典《周易》,它是《周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史少博 《东方论坛》2009,(3):12-14,26
《周易》的演绎推理很早就被重视。严复、胡适等前辈都肯定过《周易》的演绎思维,西方注意到了《周易》的演绎推理,现代易学家也揭示了《周易》的演绎思维。《周易》观物取象,然后引申其含义,阐发其义理,具有鲜明的演绎推理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20.
《周易》一书,巳经被汉以后直至现代中西方人士弄得“神乎其神”,面目全非了。本文“卑之无甚高论”,只谈谈《周易》的本来面目。 一、《周易》是卜筮之书 前人曾说《周易》是“卜筮之书”,我认为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