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代时期,出自沙陀部族的李存勖、李嗣源先后登上皇位,是为后唐庄宗、明宗.政治上,庄宗是个失败者,明宗是个成功者.二帝对用人与吏治的态度不同;对民生与经济的政策不同;政治与生活作风也不同.庄宗性贪婪,好俳优,好声色,信用伶人、宦官,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拒谏饰非;而明宗性"廉俭",器重硕儒端士,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虚怀纳谏,从善如流.这是庄宗、明宗政治得失成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08,(5):14-15
4月25日下午,离湖南浏阳市区大约15公里的溪江乡福田村的农田里,三名“农夫”在劳作。其中一位装潢戴新草帽,身穿天蓝色衬衣,卷着裤腿,赤脚踩在稻田里,左手提着深蓝色的水桶,右手从桶里抓出一把褐色的农药,边走边扬手——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易佳良的这幅图片近来被各大网站广泛转载,同时好评与非议亦齐飞。  相似文献   

3.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清,遣使进藏意图蛊惑西藏参叛,为五世达赖所拒.朝廷察觉滇藏通使,西藏的“中立”策略及此后达赖有违圣意的“裂土罢兵”谏言,终影响达赖与朝廷的紧密关系.随着五世达赖积极输诚,“三藩”的平定及治理蒙藏地区达赖发挥的巨大作用,康熙帝冰释前嫌,体恤西藏,优渥达赖,巩固与西藏上层唇齿关系.我们应客观评述此间的诸多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晓涛 《民族研究》2012,(3):81-92,110
本文从明中期桂西土兵东进大藤峡地区建立武靖州的进程去考察"狼兵"、"狼人"之称出现的历史过程,认为正是由于桂西土司独特的内部组织、明中期大藤峡地区的动乱,以及官府对桂西土兵的定位及使用策略,在土兵与大藤峡地区的"民"和"猺獞"的政治经济关系中,"狼"由桂西土著山民而成为军事组织的类目、社会身份的标签,并逐渐成为一种族称。"狼兵"或"狼人"的出现,实际上是明代中期广西地方动乱、土司势力和王朝户籍赋役制度三者错综复杂关系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试论“回族武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族有崇尚武勇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武术人材辈出 ,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过突出贡献。本文系统探究了回族武术传统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 ,揭示出其与传统体育的渊源关系 ,对今后回族武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白丽娜 《中国藏学》2022,(6):88-98+216
驻藏大臣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上级、同僚、下属、管理对象等发生联系时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制礼仪,这些规制礼仪共同组成了驻藏大臣的沟通机制。驻藏大臣的沟通机制在顺畅驻藏大臣与各相关群体之间的联系,彰显驻藏大臣的地位,进而保障驻藏大臣职责的正常履行及宣示清朝中央政府对藏主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驻藏大臣在上任和卸任时会受命前往皇帝处进行“请训”与“陛见”,虽然这两项规定是相关大臣与皇帝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并非针对驻藏大臣而设立,但在执行时被驻藏大臣赋予了一些特性。文章通过分析“请训”与“陛见”规定的“发展沿革”“执行情况”“意义效果”等内容,认为这两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皇帝及朝廷有效了解西藏情形、面授机宜、指导治藏工作发挥了切实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于西藏地方治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类学“本土化”主张已经有时日,成果和效果似乎总不尽如人意.何故?笔者认为:1,“本土”的知识谱系没有完整梳理,近代以降,在西方“文化霸权”之下甚至自我毁损;2,步西式人类学之后尘而未对其进行自主性的质疑;3,以“文化自觉”主人翁心态、姿态进行创新实验和实践的成果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略备分析,不当之处,祈请指教.  相似文献   

8.
9.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专题 ,但是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尚不多见 ,一些研究也仍然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次。本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一妻多夫”婚姻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介绍了美国学者戈德斯坦结合藏族土地继承制度和劳役制度来分析婚姻形式的研究 ;同时 ,联系藏族的婚姻禁忌、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了藏族“一妻多夫”婚姻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熙凤是《红楼梦》这部举世佳作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也是中国文学画廊中独树一帜的女性人物。作为贾府这一庞大家族的一根顶梁柱,王熙凤身上淡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施加的温柔、贤惠的妇德,彰显着独特而又别具一格的另类女性特点。其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所独具的“辣性”——香辣、泼辣、麻辣、酸辣、毒辣。王熙凤可谓是千古一辣,她将“辣”这一字眼阐释的淋漓尽致。“辣”不仅体现了王熙凤的特点,也影响了她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余群 《民族论坛》2008,(11):46-47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有名的文艺理论,但后人在使用他的"夺胎换骨"时,往往把它说成了"脱胎换骨"。事实上,"夺胎换骨"和"脱胎换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黄庭坚的文学主张是"夺胎换骨",而不是"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2.
布朗山上发现了狼和狈! 第一个看见狼和狈的是山村邮递员康朗甩。据他说,那天他到布朗山乡公所去送邮件,晚上喝了一点酒,乘着月色从山间驿道下山来,手里还提着乡长馈赠他的一块腊肉。快走到半山腰时,突然觉得身后有声响,回头望去,驿道上飘忽着四只绿莹莹的小灯笼。他赶紧拧亮手电筒,一束强烈的光柱照过去,他看见一匹高大的狼驮着一只瘦小  相似文献   

13.
距离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不远,有一条不起眼的山路,长约5.5公里,名叫花界。1934年底,许多红军战士接到一份“万万火急”转兵电令,走过花界,走上通往胜利的道路。花界,从此有了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可 《民族论坛》2013,(10):14-16
油茶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之一。邵阳县位于湘西南、资水上游,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为主,加上这里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油茶生长,自古就是油茶的重要产地。邵阳县油茶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油茶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湘南“天然油库”之美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浅析"大众性"舞蹈欣赏的层面及角度;寻得人民大众对于舞蹈的外在欣赏与内在共鸣,旨在为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或专业性舞蹈作品提供一定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家西番”之称谓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人们把生活在青海省湟中、湟源、大通等地从事农业生产,使用汉语、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的藏族群众称呼为"家西番"。认为"家西番"是"住家耕田"的藏族,"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区别于游牧的藏族,这是人们望文生义的结果,笔者认为"家西番"是一个藏汉合璧的称谓,"家"即藏语汉族(■)的音译,"西番"又是汉族对藏族的叫法,"家西番"义为"像汉族的藏族",类似的叫法在藏族内部也有,安多藏区牧民就把农业区的藏族叫作"家绒娃"(■)、"家绒"(■),义为"像汉族的农民",嘉绒藏族的族称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17.
山水画产生于六朝,起初只作为人物画叙事场景的点缀。唐朝中期,青绿山水画由李思训父子推向成熟。另一面,王维力主变革,在士大夫们"水墨更宜乎道"的时代呼唤中,王维提出了"水墨兴吾唐代"的口号;在"度物象求其真"的时代追求中,理法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視。于是"皴法"应运而生。五代,荆浩、董源的出现,确立了皴法的型态基础,使山水画技法得以初步完善,促使了这一画科进入了文人画自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覃庆贵 《民族论坛》2012,(19):20-21
<正>"生命之所以继续,是我们以仁爱之心对待!"德兰修女曾这样说过。鲁天珍,一名来自省城长沙的"80"后女孩,她把自己的仁爱之心,奉献给怀化山区的贫困残疾儿童,帮助这些孩子泛发活泼的生命精彩。2010年,对人生前途充满着期盼的鲁天珍被单位从长沙派到怀化,成为怀化市聋儿康复中心一名听力言语康复老师。从此,她在这片远离家乡的土地上,默默奉献着热血和青春,并与这里的贫困残疾儿童结下深厚感情,共同演绎着属于孩子们和她的"七彩梦"。  相似文献   

19.
覃庆贵 《民族论坛》2012,(10):20-21
"生命之所以继续,是我们以仁爱之心对待!"德兰修女曾这样说过。鲁天珍,一名来自省城长沙的"80"后女孩,她把自己的仁爱之心,奉献给怀化山区的贫困残疾儿童,帮助这些孩子泛发活泼的生命精彩。2010年,对人生前途充满着期盼的鲁天珍被单位从长沙派到怀化,成为怀化市聋儿康复中心一名听力言语康复老师。从此,她在这片远离家乡的土地上,默默奉献着热血和青春,并与这里的贫困残疾儿童结下深厚感情,共同演绎着属于孩子们和她的"七彩梦"。  相似文献   

20.
畲族独有的"招兵节"是畲族祖居地粤东凤凰山区硕果仅存的原生态传统节日。研究以凤凰山李工坑畲族村举行的"招兵节"中的"上屋奏表"仪式为背景,结合田野材料,对经书《上屋奏表套语》进行解读,认为"上屋奏表"具有化解和调和世俗矛盾的功能,但受到经济和环境条件所限,面临失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