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是台湾社会民间慈善的重要力量,不仅在组织动员上能量巨大,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台湾民众的助人心理和慈善文化.佛教的“建设人间净土”、“大乘菩萨行”、“感恩报恩”等理念,融合于现代社会的“回馈社会”、“助人”、“承担社会责任”等伦理中,并与之完美结合,促进了台湾民间慈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和慈善救助是减轻人类灾难,促进社会福利,改善生活质量的两种基本途径,也是基于人类相互援助的伦理关系基础上的两种规范形态,二者互动互补,共同推动社会福利的增进和人类幸福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陆洋 《中国藏学》2008,(1):49-54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是比较完整、系统地记录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的文本,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部没有受过佛教影响的伦理著作,被称为藏族的《论语》。本文以《礼仪问答写卷》和《论语》为切入点,从家庭伦理、日常生活伦理、政治伦理等多方面对藏汉传统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台湾佛光山和内地多个佛教慈善组织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综合两岸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对比两岸佛教慈善实践的特点及社会功用,从理念文化、政府政策、社会民众、自身建设等四个层面分析两岸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差异和差距.指出佛教慈善是嵌入在整体社会福利中的.只有把佛教慈善组织的自身力量嵌入社会整体福利系统中,实现慈善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佛教慈善组织秉承传统的慈悲观念和向善精神,融合当代"人间佛教"的思想精神,参与开展了大量的慈善公益活动。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外在环境的限制,许多佛教慈善组织目前还处于救济型阶段,即以单纯的财物救济为主,缺乏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本研究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为例,通过分析其组织理念、与佛教寺院之间的关系以及为获取政府信任而采取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探讨"救济型"佛教慈善组织的内在生存逻辑。本研究认为,积极的入世理念、良好的寺院支持以及政府的认可是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发展的关键。同时,本研究指出,佛教慈善组织如果继续固守现有的发展思路,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促进组织的专业化,也不利于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因此,由救济型向服务型慈善组织转变,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化是当前慈善组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伦理成为藏族传统伦理思想的最基本结构要素之后 ,对藏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产生着普遍的、久远的影响 ,为人们和平相处提供了特殊的道德力量。但其哲学思想、伦理规范及其实践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不利因素 ,对藏族现代伦理的生长和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佛教慈善组织是基于佛教信仰建立的,由佛教信众发起成立或参与运作的,志愿从事慈善公益活动、提供社会服务的民间非营利团体.论文揭示了当前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基本类型和社会功能,尤其分析台湾佛教慈善组织的有关经验,对未来佛教慈善组织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博慈善传播开始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逐步成为一种别具特效的慈善新形式,为我国的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公众的关注度高;短时间内能迅速汇聚成公益群体;促进传播人人慈善的公益理念;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育等。但是,在发展初期,其自身亦存在若干缺陷,为此应该形成多元合力的联动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9.
樊琪 《民族论坛》2013,(8X):105-10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博慈善传播开始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逐步成为一种别具特效的慈善新形式,为我国的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公众的关注度高;短时间内能迅速汇聚成公益群体;促进传播人人慈善的公益理念;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育等。但是,在发展初期,其自身亦存在若干缺陷,为此应该形成多元合力的联动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闸述了藏传佛教慈善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慈善思想的逻辑推理。认为这种慈善观是促进天、地、人协调发展的途径,并论述了将其思想付诸实际的重要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西北穆斯林自古就有扶危济贫的传统,也一直积极地参与教育、扶贫、救灾、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的社会慈善,以个人和清真寺为表现形式的慈善枚不胜举,许多个人的济贫行为甚至不为人所知。改革开放后,穆斯林企业更是以开阔的胸怀投入到慈善和社会公益领域,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安的三宝双喜集团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慈善之举。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思想与藏族传统社会》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学院的余仕麟等教授编写的<儒家伦理思想与藏族传统社会>一书,新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从藏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天然联系、藏族文化兼容并蓄的特性、中原汉族儒家伦理普世性倾向及其与藏族伦理思想的相互融通角度论述了藏族传统社会接收儒家伦理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慈善是指个人和社会群体自愿地对社会或者受益人进行无偿救助的行为.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这一道德现象就已经存在.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甚至不同的民族国家里,慈善的性质、内容、范围、动机、目标等等是有所不同的,人们对慈善的理解也存在着某种差别.显然,当代社会的人们不再将慈善视为"恻隐之心"的自然表露,不再认为是"善有善报"的宗教心理所使然,不再被理解为对贫穷者的临时的、偶尔的、直接的、消极的施舍,而将其理解为个人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藏族先民丰富的生态伦理传统,并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体现出来。通过研究史诗所蕴涵的生态伦理传统,有助于提高现代人的生态意识,这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 慈善作为一种古老而弥新的一项社会活动历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从本质上讲,慈善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一种道德活动,是人们对处于危困伤残状态而无力自救的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关爱和援助,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怀.作为道德范畴的慈善具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慈善组织生存环境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月,我国出现首家地方性的慈善组织——吉林省慈善总会。1994年4月,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全国性社团法人登记成立,之后我国慈善组织便大量涌现。截止2008年9月份在全国注册的慈善组织中,各级基金会有1361家,县级以上慈善会、红十字会4100多家,还有超过28万登记或未登记的基层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17.
藏族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它涉及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表现出了富有理性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对藏族社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本文限于篇幅,只对藏族民俗中蕴涵的伦理和谐思想作一简略探讨,让更多的人从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认知藏族人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培养人格,体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从而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传统道德建设,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种道德支撑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博爱大同的美好理想,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几千年来,一直保持和发扬仁爱互助、乐善好施的传统,每逢灾害发生,都会有民众行动起来,进行慈善活动,捐钱捐物,施约施粥,收养贫穷遗孤,买棺安葬死难者.  相似文献   

19.
黄河善谷     
这两年在宁夏,有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叫做"黄河善谷"。黄河既是宁夏平原的幸福河,更是宁夏人民的精神源泉。"善"就是慈善,就是扶老济困、助残救孤、赈灾助学等,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谷"是比照美国的"硅谷"而提出的,主要揭示了"黄河善谷"的功能。"黄河善谷"就是这样一个聚集慈善资源、发展慈善  相似文献   

20.
慈善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善的修为,孟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性善论"。"不忍人之心"是其性善理论的出发点,并认为也是人们发出行善举动的心理根由。本文试从孟子的人性论中富含的良知良能、义利价值观、仁政学说挖掘宝贵的早期慈善思想,从而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勃兴提供自然基础、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