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苏联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龙江下游共青团城北约80公里处,一个叫坎顿村附近,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件十分精美的女性陶塑制品.  相似文献   

2.
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市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属于北方猎人细石器文化,是北方猎人族群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南迁而留下的文化遗存。大约在距今1.2万年猎人族群又陆续向北方回迁,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的细石器时代也随之结束。约在距今9000年之后,一支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的先民来到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淮河上游地区著名的裴李岗——贾湖文化。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这一地区的新旧石器之间尚存在约2000年的时间断层。  相似文献   

3.
兰州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约距今四、五千年,这里就有原始人类生活着,他们使用一些简单的石器,木器和骨器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狩猎和采集等生产活动。在兰州四墩坪曾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从遗址中发掘的各种器物来看,兰州是中国先民所创造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到了两干多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最早的兰州城,历代古称为金城、五泉、兰泉、皋兰等名。  相似文献   

4.
姜寨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骊山脚下、临潼县城北约一公里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是1972年当地农民在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的。遗址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除天然或人为的破坏外,现存面积约二万多平方米,但遗址中心或重要区保存基本完好。从1972年春至1979年底前后进行了十一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字起源试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字中,甲骨文并非中国文字之开端.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陶文,是夏代文字,其中许多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相对应.二里头文化陶文结构复杂、简繁并存,故还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距今约6300年-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已脱离了原始图画的范畴,具备了文字的性质和特征,这才是汉字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所谓“石刻”,泛指以石为原料经加工后的产物.我省各地遗存很多,大都是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首先是在距今七千余年的磁山遗址中,发现制作较精的三足或四足石磨盘.这种带足的粮食加工工具在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少见的.藁城台西商代的奴隶主墓葬中,出土一件青石制的砭镰,发现时置于红漆合内,是专作医用切割痈疡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7.
已知中国出土玉器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聚落遗址的五块,距今约7470±80—6985±205年(未经树轮校正),即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间。①。类似的还有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的玉玦与玉匕形器②、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玦、管状珠与匕状器③,时间为距今7360±150年前(未经树轮校正)。而这些地点出土的匕形玉器和管状珠,又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9100±200年一8200±200年前的棒形坠饰、石管大同小异④,所出土的铲状石器又与华南各地出土的新…  相似文献   

8.
足球     
古代足球游戏源于中国。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掘出的二百多件古物中,“石球……不但数量多,而且磨制光滑而又规则,直径约自1.5——6厘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现——西安半坡》)。先后发现石球的地方还有甘肃临洮、山西万泉、河北正定等,这些遗址都属新石器晚期。本世纪二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掘出了许多陶球。球体上有指甲印纹与圆筒印纹。灰土岭遗址属于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发掘出来的这些石球与陶球,很多是在小孩的墓室中发现的。经考证,它们既不是生产工具,也不是装饰品,如为打猎用的弹丸没有这么大,如作装饰品则应有小孔可以串连,它  相似文献   

9.
赤峰发掘出8000年前原始聚落遗址一处距今约8000年的原始聚落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被发现。经过考古工作者11年间的6次大规模发掘,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围沟、房址、灰坑等早期遗迹已全部揭露,为目前国内已知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史前聚落遗址。考...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制造陶器.陶器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包括陶器在内的大量遗迹、遗物的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发展阶段及走向文明时代的历程提供了科学依据.1976—1977年,我省武安磁山的发掘,即以全新的文化内涵引起了考古界的注视,它是华北地区首次被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至5600年之间,被称为“磁山文化”.该遗址出土的陶  相似文献   

11.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及缓坡山地上,分为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1978年经甘肃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复查后,列为省重点发掘项目之一,同年7月,由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文化馆组成大地湾发掘组,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至1984年8月告一段落。总揭露面积达1.37万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房屋遗址250多座,烧陶窑址40座,墓葬79座,灰炕340个,壕沟8条,共获得出土文物近1万件。大地湾遗址发掘出的木碳标本,经C14测定,其最早年代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长达约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即大地湾一期(前仰韶,7300——7800年)、仰韶文化早期(6000年)、仰韶文化中期(5600——5900)年、仰韶文化晚  相似文献   

12.
长沙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长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20—15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更引人瞩目,长沙南■大塘遗址就是湘中地区相近于大溪新石器文化的代表,距今约7100年。长沙腰塘遗址和浏阳樟树潭遗址则分别是5000年前屈家岭文化和4500年前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的典型,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长沙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器形之美,纹饰之精,居我国南方之首。宁乡出土的商代乐器大铜铙比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1000余年,11件铜铙组合起来,至…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论坛》2012,(1):257-F0003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桑干河两岸,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约15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处于南北相邻山脉山前地带构成的盆地之中,因而命名为泥河湾盆地、经考古发现,其中有大量距今136万年的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证明了这里曾是远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2006,(2)
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考古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0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2、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贺刚报告了湖南洪江市的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情况。该遗址清理出距今7000年左右大型祭祀场所,并发现一些图案精巧的陶器。发现的石器和数十种动物遗骸,表明当时人类获得实物的主要方式是渔猎和采集为主的攫取式经济,也为研究古代先民的食物结构、畜牧业起源,以及当时生态环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  相似文献   

15.
<正> 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的省份。据考古发现,早在二万三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青海柴达木一带有原始人类活动。在据今六、七千年的中石器时代,青海黄河河曲一带居住着一些氏族和部落。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3600),相当于青铜器时代的辛店文化(距今约3185——2640年)等,在河湟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分属马家窑等文化遗存的青海彩陶文化,以器物精  相似文献   

16.
霍巍 《天府新论》2024,(1):封二-封三
金沙遗址,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流金溢彩的地方,和四川广汉境内的三星堆遗址同为古蜀文明的“双子座”。如果我们打开一幅四川地图,可以看见在川西平原的东部,坐落着成都这座千年古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成都就曾出现过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古城等多座史前古城。而金沙遗址则位于今天成都市区中心位置的一个名为“金沙村”的小地点,地处市区的西部。金沙遗址的南面1.5公里处是清水河,另一条清亮的小溪摸底河更是在遗址内蜿蜒东流而过,滋润着这片沃土。2001年2月,由于当地基建的原因,金沙遗址破土而出,在遗址的祭祀区内发现了大量的金器、铜器、玉器、象牙等珍贵文物,尤其是其中的许多器物和广汉三星堆遗址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而引发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金沙遗址也一举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五年广西文物普查队在桂林市南郊,位于桂阳公路西侧的独山西南麓,发现了一处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甑皮岩洞穴遗址。该遗址洞口高8米,宽约13米,距离现在的山脚高约5米;洞内面积约为200平方米,且比较平坦开阔,在洞的左后侧有一含水量充沛的地下溶洞。由该遗址所处的位置,以及洞口不高亦不低,背北朝南,洞内地势平坦、有水源等情况分析说明,甑皮岩先人们是经过长期的选择、思考而最后定居于此洞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广东新石器时代考古略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马坝人”和“封开垌中岩人”等旧石器时代人类出现之后,大约到了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前后,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以其崭新和不同的面貌,相继出现于南国土地之上,至今还留下她们劳动创造和丰富多采的物质文化遗存。在旧中国,文物考古事业得不到重视。虽然,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海丰等地已有一些发现,但不免打上半殖民地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文物考古事业获得了新生,并迅速蓬勃地发展。在五、六十年代,全省开展调查、发掘工作,发现了大约三、四百处新石器遗存,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简报、报告和文章,为广东石器时代考古,奠定了基础。七十年代,又发现近百处遗存。其中,曲江石峡、佛山河宕等较大面积的发掘,为粤北、粤中等地有关遗址、墓葬的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标尺。西樵山遗址的复查、试掘,“西樵山文化”,“石峡文化”被列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七十年代广东原始社会考古的一个重大收获。与此同时,粤东“浮滨类型”青铜早期文化的发现和初步确立,对探索青铜文化与新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分新石器时代的下限年代,有着重要作用。1982年以来,全省各地更广泛地开展了文物普查,又发现将近二百处遗存,填补了一些市、县的空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4年上半年,全省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包括遗  相似文献   

19.
继广州市东郊飞鹅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之后,最近广东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番禺县龙洞乡盆地(距飞鹅岭遗址不到一公里)四周的小山岗上,又发现了与飞鹅岭遗址同属一个文化系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十三处。这些遗址中以铲山遗址、蟹山遗址、林校标本园遗址、西园庄遗址、村底山遗址为最重要。采集得的石器以有肩、有段、梯形、方形的斧、磷和砺石为最多,也有凿、刀、铲、刮削器、(石族)、网坠、敲砸器、压捶、饼、环、磨盘和石片等  相似文献   

20.
由朱蒙一支所建立的高句丽政权,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2年)建国,到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凡705年。高句丽族也是经由氏族社会而进入阶级社会的。在高句而曾经居住过的地区,现已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这种文化是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点,使用工具以石镐,手制红褐色夹砂陶器和大小石网坠为主,还有石斧、石刀、石铸、凿、杵、矛、镞和由石、陶制的纺轮,有的还有仿金属器而制造的迹象,说明其时间较晚。这些遗址、遗物被认为是高句丽先世遗留下来的,无论从地域,文物特点以及在后来高句丽的遗址遗物中还保存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