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目前低效困境的一种内在诉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方式与有效性实现的新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人文关怀认识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坚持和增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因此,进行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并试图通过分析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教育者理清在人文关怀工作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重要价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人文教育内容缺失与教学方法滞后、心理疏导工作边缘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等,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疏导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关怀。目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无根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人性缺失问题,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实践能力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增强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摒弃旧的灌输模式,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人文关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能够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基础;人文关怀是尊重人性普遍需要的体现,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善"的追求;人文关怀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能够成就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境界。总之,人文关怀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其"真、善、美"维度奠定了内在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真正把大学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阐述了加强人文关怀的意义以及加强人文关怀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人的情感、思想、精神生活方面的关注和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充实了新的内容,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教育方法相对单一、落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质有待提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有效路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后现代哲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就是从生态文化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实现生命的本真意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价值学说;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生命存在的本真意义和价值关怀,以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涵容量、增强其社会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一种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本文通过对福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的问卷调查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阐析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现状,提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状况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代人文关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又赋予了其时代意蕴。这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更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仍需不断思考新方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需求,反映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必须注意如下三个问题:弄清教育对象是其前提;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是其关键;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是其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育对象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其他种类教育不同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标志和体现。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内涵,并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只有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构建全员育人的机制、科学合理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才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作者从对德育内涵和其实效性研究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提高90后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自主建构的社会活动,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从历史溯源、概念抽象、系统视野、哲学分析维度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本质属性,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的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与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它首先必须坚持内容的有效性原则;理想信念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创新与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信念教育也是陶冶情感的工作,因此,充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还要注意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主要是政治论的。高深学问为国家而做、高等教育为政治与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盛行,而以"闲逸的好奇"精神探索高深学问的认识论哲学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这种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根据布鲁贝克的观点,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既有认识论的也有政治论的,并且二者也不是天然矛盾的。因此,寻求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平衡,在我国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对人的本质最科学的概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必要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重申新形势下加强灌输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化、创新灌输环境等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紧密结合我国大国崛起形势下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既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向人的回归,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