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事件给中日关系走向蒙上了神秘“面纱”,媒体此时发挥了微妙作用。从2010年开年至“撞船”事发前后《朝日新闻》的涉华报道可以发现,日本政府是国际传播的强势主体,报道的题材选择和倾向性选择受两国关系中的利益和文化主导,同时也受传播规律的引导,这种传播还能反作用于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3.
“积极老龄化”是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理念和政策基础。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建设适老化社会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日本《朝日新闻》借助于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的建构,在社会动因、媒体环境视角及其老龄化报道等方面阐释了积极老龄化内涵,发挥了媒介赋权功能,并构建讨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和谐。这些经验和做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应结合中国老龄社会特点,在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建构中创新报道理念,充分了解群体需求,完善信息功能;丰富报道话语,强调参与共建意识,提升群体成就感;挖掘报道价值,增强舆论引导功能,推进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4.
刘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23,(6):21-26+154
20世纪初,日本当局把拉拢西藏宗教上层人士作为其对西藏进行隐秘渗透的重要一环,曾力邀雍和宫五世阿嘉呼图克图在内的多位宗教上层人士赴日活动。通过对《朝日新闻》的相关报道进行深入分析可知,阿嘉赴日活动实质上是日本方面精心谋划的一场“对华战略布局”,以期达到“获取进藏渠道”“对华发起宗教攻略”“牵制俄国在华势力扩张”等多重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5.
6.
张湘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5)
一九二八年三月八月,平和县农民武装力量在以朱积垒为首的中共平和临时县委领导下,积极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号召,根据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部署,联络永定和广东省饶平、大埔县农军共一千多人,举行武装暴动,英勇攻占县城(现在的九峰镇).正如 相似文献
7.
苏辙自称“子瞻之文奇,吾文但稳耳。”此语准确精炼地概括了他自己散文风格的主要特点。这里的“奇”可理解为风格的雄健奔放,文势突起突落;“稳”则不妨理解为文势的舒缓平和。平和并不等于浅露板直,一览无余,恰恰相反,它蕴有“纤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的丰富内涵。 苏辙的史论文是如何体现舒缓平和特色的呢? 首先,体现为整饬而又曲折的结构形式。苏辙的史论散文,从结构来看与曾巩相似,都 相似文献
8.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9.
<礼记>当中的<表记>和<缁衣>两篇共引<诗>42处,呈现出量大而广、反复引证以及喜引<风><雅>的引用特点.引<诗>过程中,方法多样,本义、喻义、断章取义,交织运用,为后世文学用典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与《心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西游记》作者对佛学典籍并不熟悉 ,唯独对佛教的《心经》特别关注。《西游记》作者不但将《心经》的内容融入小说情节 ,而且还将自己对《心经》的理解贯穿作品的构思 ,以致于《西游记》成为一部“修心”的寓言 相似文献
11.
12.
13.
清代中期,是日暮途穷的中国封建社会由回光返照走向崩溃衰亡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新旧社会思潮激烈斗争的动荡时代里,中国古曲小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形成了小说史上的最后一个创作高潮。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李汝珍的《镜花缘》,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第一部和最后一部长篇杰构,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以算是“近亲”,很有值得比较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4.
滕福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毛诗》《传》、《序》作者考滕福海《毛诗》之名始见于《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又叙其渊源云:“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 相似文献
15.
《唐勒》、《小言赋》和《易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孔子与《易传》的关系,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是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对此说表示怀疑的,始于北宋欧阳修的《易童子问》,而清人崔述作《洙泗考信录》,专有《辩作<易传>之说》一篇,论之尤详。近人论《易传》作者,多援崔氏之说,但也有加以驳正的。如日本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其《孔子世家》考证引崔述语,逐条反驳,并历引《战国策·秦策》蔡泽语、宋玉《小言赋》、《荀子·大略篇》、《礼记·乐记》、《韩非子·外储说》、《新语·道基》等篇及《淮南子·缪称》,证明《易传》流行久远,为各家引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是就《山海经》所记海外人光怪陆离的形体特征 ,进行荒诞文学性的演绎。写作方式有解说式、映照式两类。旨意都是嘲谑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习俗 ,但艺术性却有高低差异。博学家作小说 ,赖博学以成 ,又受博学之害。 相似文献
17.
《子虚》与《上林》两赋明显受到《七发》的影响:在主题方面,都有讽谏之义。在结构方面,都用问答体和假设人物,正文前均有小引,都善用排举铺陈与架构法。在修辞方面,都反复运用转折连词、引典夸饰、胪列鸟兽名称、堆砌描绘状辞、杂用长短句。 相似文献
18.
19.
雷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114-120
《隋唐演义》的成就虽然无法与《红楼梦》相比,但无论是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还是写法上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炀帝和贾宝玉两个人物之间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唐玄宗梅、杨二妃的对比对钗、黛并置的设计有一定启发;西苑与大观园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此外,仙人转世的模式、情与政结合的写法以及贯穿其中的感伤情绪等在《红楼梦》中也可以见到其影子。《红楼梦》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因而使小说有了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孔子和“六经”的关系,是研究古代史与古代哲学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孔子与《诗》、《书》、《礼》、《乐》的关系,《论语》里已经有确凿的证据。例如: ①“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②“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与?”(《阳货》) ③“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 在孔子时代,诗、书、礼、乐四者恐早已成为当时学者的教学资料。虽然,我们还不能够从东周以后的金文中找出直接的证据来。但这四样,不仅仅是孔门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