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教西道堂是清朝末年由卓越的宗教思想家和实践大师马启西先生在经训思想启发指导下,结合中国西北穆斯林的实际情况所创建的一个伊斯兰“乌玛”宗教社团组织。其特点是利用宗教维系人心,凝聚情感,弘扬伊斯兰文化道德精神,兴办社会事业,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五、杭州凤凰寺 (一)寺名初考 位于今杭州市中山中路西侧与现西湖大道交界之处的杭州凤凰寺,自何时开始有“凤凰寺”这一吉祥美丽的名称以及在这之前又都是何名称,至今并没有专文论及,故本文拟对此作点疏理。先从凤凰寺的名称说起。凤凰寺始称“凤凰寺”,《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称因该寺“原建筑群布局似凤凰形,故清道光十八年(1838...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概述了杭州的历史沿革,然后列举了杭州伊斯兰教的地位,接着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杭州的时间,概述了杭州伊斯兰教的历史进程。紧接对凤凰寺名称、始建年代、历史沿革、布局形制、建筑成就、文物价值的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则是对杭州伊斯兰教墓地石刻、石亭的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4.
济贫思想是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伊斯兰教有很多要求穆斯林救济穷人的规定,这些规定散落在伊斯兰教经典中。通过对伊斯兰教经典著作中经济思想的分析发现,在伊斯兰经济活动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济贫的要求,各个部分的综合又恰好为济贫活动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关于财富的性质的探讨,财富的获得、财富的分配、财富的享用等经济活动环节的分析,论述了伊斯兰教经济思想中的济贫观念。  相似文献   

5.
本人多年从事穆斯林社会及伊斯兰文化研究,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模式——知识体系论和社会结构论。这两种理论模式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穆斯林社会中的实际融入路径。这种伊斯兰文化论的理论基础是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演化发展来的理论模式。伊斯兰文化与各信仰民族的社会文化融合,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复合体,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分类分析。使用宗教文化类型概念,可以对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穆斯林社会中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方式进行整体特征分析,为比较研究奠定一个合理的学术基础,然后再深入各个地区了解不同穆斯林群体中伊斯兰教的特点,最终形成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多样模式及其发挥作用的实践形态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平 《回族研究》2005,(4):107-110
新兴教派门宦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而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层出不穷。近一二十年,在中国各地(尤其是西北甘宁青地区),新兴教派门宦又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宗教内部改革、宗教教义教理方面的分歧、宗教资源的争夺、经济利益驱动和宗教管理工作相应薄弱等是新兴教派门宦产生的深层根源,但是新兴教派门宦不断产生并不是中国伊斯兰教独有的现象,而是世界性宗教普遍发生存在的问题。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如何缓解因新教派门宦的产生而带来的穆斯林民族内部纷争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稳定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社会控制。穆斯林民族内部也应寻求一种积极机制,加强宗教自律,减少因频繁发生的教派门宦纷争而造成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伊斯兰教在保持信仰核心一致性的基础上,包容信仰者之间存在的对宗教的多样性理解,吸纳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信仰者文化传统的特点,从阿拉伯民族的信仰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宗教。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共存,既是伊斯兰教经典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们所认可的,也是上千年历史的事实。今天,穆斯林应承继这一传统,在维护信仰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为弘扬伊斯兰教的伟大精神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对我国穆斯林民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敏贤良 《回族研究》2001,22(1):65-69
本文通过研究伊斯兰大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兴起的客观原因和伊斯兰复兴运动本身在教育穆斯林纯洁信仰、行善止恶、净化社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打着宗教旗号从事政治目的个人行为没有关系、和恐怖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极少数犯罪分子所从事的恐怖活动也是伊斯兰教所禁止和反对的,且与广大穆斯林群众无关。对人们认识伊斯兰复兴运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宗教教职人员作为国家公民,其自我认知和国家认同必然对信教群众产生影响。作为一名教职人员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对国家法律政策的认同度和穆斯林社区中围绕清真寺引发纠纷或矛盾的认知,通过西宁市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问卷分析,反映作为宗教职业者和学习者的态度,做好多元社会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工作,有利于宗教内部和谐,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经济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广大伊斯兰国家、穆斯林、以及伊斯兰教的经济生活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的方式是宗教与民族俱来的。伊斯兰教作为外来宗教,它在中国传播,必然面临中国化的选择和实践;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中国多元汇聚,一体融合为回族,伊斯兰教也面临着回族化的选择和实践。中国化和回族化既有区别,又是一个过程中联系紧密的两个方面,是共同在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7,2(1):90-103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原地名的历史沿革,接着概括了太原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太原的时间。然后将太原与附近有关城市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传播地带来探讨伊斯兰教在这里的普传。紧接着又扼要介绍了明、清、民国三代外地穆斯林向太原的逐步移居、10个主要穆斯林姓氏的职业情况及清末的一些穆斯林商号。随后重点介绍了太原清真古寺的建筑成就,列举了其中的众多碑刻牌匾;重点介绍了明清之际傅山与梁、文、李等姓穆斯林的友谊及他们之间的回儒或回汉文化交流。最后探讨了太原伊斯兰教的近代转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济南地名及辖区沿革,接着概述了济南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的时间,然后是对济南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和济南清真寺的重点介绍。在清真寺介绍中尤重济南清真南北两大寺的建筑沿革、建筑成就与掌教制度三个方面。紧接着是对济南伊斯兰教派别和人物的一点初探,但重点还是探讨与他地有所不同的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的济南伊斯兰教和济南主要表现在汉文碑刻匾联中的相当宝贵的宗教思想。最后将除碑刻家谱以外的文物进行了存目。  相似文献   

14.
马平 《回族研究》2004,(3):100-103
波斯伊斯兰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一样,与中国伊斯兰文明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时至今日主要信奉逊尼派的中国穆斯林社会中,仍然可以发现许多伊朗什叶派的痕迹。波斯籍的传教士、波斯语的伊斯兰宗教经籍,对于中国穆斯林恪守宗教信仰、保存民族文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为内核的中国伊斯兰文明,对中国穆斯林的未来发展走向,必将继续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表征及分布 1.伊斯兰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伊斯兰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是由宗教制度的演化而产生的新事物。同时,伊斯兰文化也是一种传播文明、推动文明、亟待完善和调整的文化。中国伊斯兰教是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的;是中国各族穆斯林在长期的信仰实践和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指导原则,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并兼容吸收各民族固有的本土先进文化和社会习俗逐渐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为各穆斯林民族普遍认同和效法的社会意识、行为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较为复杂多样内容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的中道仁慈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它以宽容仁爱平等的价值理念引导穆斯林相互认识、团结友爱、求同存异、摒弃偏见、消除隔阂。通常穆斯林说话或做事之前,都要以赞颂真主"至仁至慈"的尊名开始,因为这句颂词中体现着仁慈理念,所以穆斯林会拒绝不文明的语言文字,摈弃不规范的举止行为,人人遵循正信、正行。伊斯兰建立在仁慈的基础之上,穆圣把仁慈、仁爱的概念糅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使整个宗教都洋溢着仁慈、仁爱,展示了伊斯兰教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即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她始终既存在于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精神领域,也与社会政治密切关联着,由此亦导致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与冲突。伊斯兰教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言,总体上正在无可逆转地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宗教与民主政治之间找到平衡成为维护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派问题,是伊斯兰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清代包括青海在内的两北地区伊斯兰教产生诸多教派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宗教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光 《世界民族》2012,(4):57-63
伊斯兰教作为德国的第二大宗教,在德国的穆斯林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为穆斯林们提供宗教需求之外,伊斯兰教组织还承担了社会保障的责任,这使得穆斯林移民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日益依赖伊斯兰教组织。伊斯兰教组织大多与穆斯林移民的母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穆斯林社区与德国主流社会相隔离。德国社会的世俗主义倾向与穆斯林社区不断强化的宗教信仰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主要体现在宗教仪式、教育、着装以及清真寺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化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不仅是人口迁移、经济转型的过程,它还是一个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地处宁夏平原南部的吴忠市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吴忠的城市化进程对回族穆斯林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宁夏吴忠伊斯兰教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考察吴忠回族伊斯兰教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去向,探讨吴忠回族伊斯兰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调适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