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上的转型升级,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通过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建设,向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对照"民族理论政策"公共课教学实际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整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改良以及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这门课程跨越式发展的腾飞构想和保障腾飞实现的行动原则,以期将该门课程建成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表现为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信息传递速度、信息传递数量、陶瓷制作效率及质量、学生陶瓷学习兴趣的提升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章在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发展基础上,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4.
周诚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53-154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表现为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信息传递速度、信息传递数量、陶瓷制作效率及质量、学生陶瓷学习兴趣的提升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章在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发展基础上,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对陶瓷产品设计教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作为未来引导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无疑将优化学科结构、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特别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等特色,作为"双一流"建设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迫切需要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重构学科建设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改革配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作为未来引导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无疑将优化学科结构、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特别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等特色,作为"双一流"建设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迫切需要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重构学科建设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改革配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时代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形态,对大学生群体乃至社会整体进程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族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日常管理等层面,亦受到微时代浪潮的冲击。为了落实"双一流"战略部署和遵循微时代的发展规律,民族职业学院亟需通过增强现代网络信息意识;积极运用网络教学工具;建立互联网+教育联动机制;完善师生双向互动机制等措施,探索一条"微管理"教育路径,培养更具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民族人才。  相似文献   

8.
钟敬文先生创建了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这与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大学运动,将中国人的身份,精英阶层和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民俗学高等教育观。与当时世界环境中的先进民俗学教育相联系,中国民俗学者的很多研究都与当时世界知名高校的前沿研究同步,以研究推动教育;打通大学与民众的通道,开辟了"到民间去"的现代社会改革之路。民俗学高等教育,落脚点是建设中国优秀整体文化。在社会主义高校体制下,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地方普及教育、民族民俗学教育、社会公众教育和留学生国际教育五个分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钟敬文先生在这一宏观视角下,强调国民素质教育,对现代文化建设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双重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程建设是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启动后的几年中经历全国众多教师的培育,形成了一定建设范式。精品课程可以总结为"名人名师─学术成果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型"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型"等三种范式。认真研究这些范式和发展走向,可为精品课程建设范式的转换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和"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的影响,论述了"因材施教"思想在现代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