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叶灵凤(1905~1975),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算得上是中国的一位文化名人,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他的“历史问题”,也由于他早年(1938)移居香港,人们(特别是在内地)很少提到他。后人对他的定位是画家、作家和藏书家,但后两个身份显然更为人所知。作为作家,他很早就开始写小说,创办过文学刊物《戈壁》,柳亚子当年写过5首七言绝句,每首咏两人,在这10人中,叶灵凤和潘汉年为一组,与鲁迅、柔石、郭沫若、丁玲、胡也频等排列在一起,他在文学界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王发财  阳洁 《当代老年》2010,(11):34-35
时隔20年,汪国真带着两本诗集重新回来,书里却多夹了两张光盘,笑称自己早已不属于诗坛的汪国真,这次带来的新.“菜”是由他谱曲的二十多首古典诗词,也是他研习作曲多年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诗歌的主题,以传统的诗歌形式阐释现代主题。本文选择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理查德·康利》和《米尼弗·契维》,从文体学的特征入手,对两首诗歌在不同层面进行对比。最后对两首诗歌的主题做分析和概括,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有关作者的社会和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19首钢琴奏鸣曲,这19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时间正好跨越了他成年后直至去世前两年的整个时期。因此,可以说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是他成年后的生活写照,反映他的心路历程及其作曲技术的发展过程。作品K310与K457分别创作于他一生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巴黎求职期及维也纳定居期。对这两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从比较中窥探莫扎特的作曲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时还能进一步加深对莫扎特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5.
拂晓 《当代老年》2010,(4):30-31
范言斌是一位农村小学校长,6年前,他在校园里听到到孩子们传唱着一首首内容不健康的童谣,让他深感忧虑。为了博弈灰色童谣,几年来,他创作了160多首内容健康、活泼向上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校园新童谣。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家境清贫的他举债出书。新书一面世,即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一家影视集团投千万巨资,以他的《校园新童谣》为原型,拍摄了20集少儿电视连续剧。 他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赤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敬重——  相似文献   

6.
张鹏 《公关世界》2016,(22):84-91
他的画极家常,造景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至。他的画有诗意,有谐趣,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他的一幅幅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  相似文献   

7.
参军 《老年世界》2007,(22):28-28
八十年人生经历,六十载从艺生涯,他写出了一千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作品,被称为我国当代文艺界的“词坛泰斗”。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一条大河”;从“难忘今宵”再到“最美不过夕阳红”,他的歌词在平淡中跳动着昂扬的激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连续读到江泽民同志的几首诗。2月27日,他在海南省琼海市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时赠五绝一首:“万泉气象新,水阔晚风纯。四海群贤聚,博鳌更喜人。”4月13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古巴,作七绝一首赠给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朝辞华夏彩云间,万里南美十日还。隔岸风声狂带雨,青松傲骨定如山。”5月19日,江泽民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登临黄山,又特赋七绝《登黄山偶感》:“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笔者酷爱诗词,近年从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搜集到江泽民的有…  相似文献   

9.
佚名 《老年世界》2010,(23):18-19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这首由毛阿敏演唱,传遍神州大地的《思念》,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创作的。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是乔羽写给他那为3天的婚姻苦守了66年的二嫂。  相似文献   

10.
父母之爱     
宋艺博 《当代老年》2006,(10):13-13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记,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件件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相似文献   

11.
常宽访谈     
冰雨 《职业》2001,(1):16
常宽,出生在北京。父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团长兼指挥,母亲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他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音乐教育,不但学习钢琴、双簧管,还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他14岁学习吉他,15岁开始自己创作词曲,16岁登台演出。17岁时,他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六届音乐节,以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奔向爱的怀抱》,在参赛的58个国家的2035首作品中,经过5次评选,在东京武道馆的现场决赛中荣获“总指挥”奖,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在国际获奖的流行歌手。从1984年到现在,他已经出版了7张个人专辑。近期,常宽因…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六年,是毛泽东度过的最启一年。 元旦当天.全国各大报刊都在头版刊载了他十年前写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标题下方,印着笔迹颤抖的“毛泽东”签名。  相似文献   

13.
70圆梦     
邓开云 《老人天地》2008,(12):12-13
2008年8月,成都市70岁的黄启林的两首歌曲《草原上的格桑梅朵》和《故乡的月亮》双双崭获"中国流行歌曲十大金曲金奖"。十大金曲中两首出自于同一作者,这在中国音协的评奖史上也十分罕见。黄河本名黄启林,是重庆市涪陵市第14中学的退休教师,而他的音乐创作梦,源自他年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应该说,钱学森的超人天赋有来自他母亲的遗传。  相似文献   

15.
张远兵 《老人世界》2010,(10):52-53
“小山孤屋林伴我,向阳花开结硕果。忘年不忘总任务,有生为党献余热。”这是涞水县离休干部邓长义写的一首诗,也是他离休生活的真实写照。邓长义今年87岁,从涞水县司法局离休后,回家乡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环境,使原来贫穷落后的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新时代的“绿色使者”。  相似文献   

16.
段振离 《老年人》2009,(3):55-55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大师。他生前曾遭受过梅尼埃病(旧称美尼尔氏综合征)的折磨。他把自己发病时的症状和痛苦感觉填写成两首白话词。这两首词让人读来既对大师的痛苦深表同情,又被大师的风趣幽默和开朗豁达所感动。词云:  相似文献   

17.
凌方 《老人天地》2013,(10):32-33
七旬翁乐做“马路歌手” 在北京西单地下通道,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位白发老者,他轻拨吉他,面带微笑,投人地演唱着一首首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中外歌曲。在老人的身旁,立着一块醒目的白色纸板,上面写道:“一亿人爱音乐,我只是其中一个!不为钱,不为利,为快乐而歌唱!”  相似文献   

18.
王和平 《中外书摘》2010,(10):51-54
这是一位著名音乐家,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成名作是《八路军进行曲》,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他在25岁时,就写下了这首不朽的作品。今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朝鲜人,为朝鲜人民军写出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写了中国、朝鲜两个国家的军歌,这背后有些什么曲折的故事? 他是一名朝鲜籍的中国军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回到朝鲜工作多年。他们夫妻重回中国惊动了金日成、周总理……  相似文献   

19.
马年春晚的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亿万观众,《新闻联播》也破例用这首歌做了“史上最暖心”的片尾曲。鲜为人知的是,其创作者是一对亲密搭档,也是最好的“闺密”。他们一直用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和点滴体会谱写爱与被爱,为《终于等到你》《咱们结婚吧》《北京爱情故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经典影视剧配曲,创作出70多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她只为他填词,他只为她谱曲,而且他们创作一首红一首!  相似文献   

20.
圆子信箱     
圆子信箱本期嘉宾:青年诗人、甘肃省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何岗何岗坐在我对面的藤椅上,一瞬间,目光清澈如水。当时,他正在跟我谈着诗歌。何岗和诗结缘,从14岁就开始了。真是缘分,要不然,诗歌之神怎就会垂青于一个小小少年呢!那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作《向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