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之”字是《孟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它词性多样 ,用法灵活复杂。其用法几乎包含了其他经典中的所有用法 ,而且它书中没有的用法《孟子》中也有使用。弄清“之”字的用法和作用 ,对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均具有重要作用。《孟子》中“之”字用法有五 :动词用法 ;代词用法 ;助词用法 ;兼词用法 ;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2.
0 本文讨论《金瓶梅》①中“是”字与其他语素构成的词的语法意义及用法,并与现代汉语加以简略比较。0.1 近代汉语中“是”字从何时可作构词语素,本人还没见到系统的考证文章。许绍早先生认为《水浒传》中“与副词、连词合用在一起的某些‘是’字”“还是单词”。但还不敢完全排除“个别的”“用‘是’做后附成分”的“可能性”,“因为没有把所有的词都整理过”②。王力先生认为“是”有一种用法“等于”“末品的后附号”,例子取自《红楼梦》③。“是”字绝不可能突然在《红楼梦》中作构词语素,必定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水浒传》的情况不敢妄言,但我们认为“是”在《金瓶梅》中可以作构词语素。  相似文献   

3.
《诗经》里“之”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三百零五首诗歌里,共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一个“之”字在一本诗歌集子里出现这样多次,这在古今任何诗歌集子里都是罕见的。《诗经》里的“之”字不仅使用得多,而且用法相当复杂。从词性上看“之”字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和介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兼语,并能同其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介词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等。  相似文献   

4.
《孟子》中的“是”字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在先秦典籍中为用“是”字最多者。“是”在《孟子》中主要用作指示代词、形容词和判断词,这基本体现了上古汉语中“是”的一般用法。作为判断词的“是”最早产生于先秦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中的“所”字有一种作为后置词的用法,即用在一个名词后面,提示处所,有些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或“那儿”,有些则没有办法确切地对译成现代汉语。这种用法迄今未被很好地讨论。本文以《史记》中的语料为基础,对“所”字的这种功能作一分析。一、后置词“...  相似文献   

6.
“在”字在汉语里是一个又实又虚的单音词,汉族同志天天用它,习以为常。但是,初学汉语文的少数民族同学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比较困难。这篇拙文,就是自己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过程中的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现代朝鲜语词汇中,起源于汉字的词或可用汉字标记的词,俗称为汉字词。朝鲜语汉字词的大部分是借自于汉语的。如果把这些汉字词还原于汉字,与现代汉语词比较,其字形(包括字数、字序)、词义用法上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甚多,这就使得汉朝翻译中的“读音译法”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优越性。但是,另有相当一部分的汉字词,与现代汉语词比较,有的“形同义不同”,有的“形同义同用法不同”,有的甚至“形异义同用法同”,这就使得汉朝翻译中的“读音译法”又具有独特的局限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试说连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关于它的词性,目前语法界一致认为:一是用作动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等),二是用作助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三是用作衬字(如:《现代汉语词典》、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现代汉语虚词》等)。但是,还有一些“来”的用法与上述论断不尽相符。例如:  相似文献   

9.
表程度高的副词“十分”是近代汉语中才开始使用的副词,虽然它不是一个使用频率高的副词,但在近代白话小说及近代戏曲中也能见到相当一部分用例。从用例中可看出,程度副词“十分”在近代汉语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基本一致,即:修饰形容词和一部分动词。如:  相似文献   

10.
《孟子》“以”字用法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其语言比较接近当时的大众口语,所以,从汉语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语法现象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孟子》中全部“以”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孟子》中“以”字的用法作一定性定量的分析,试图描绘出《孟子》中“以”字用法的概貌.通过对《孟子》中“以”字用例的分析,作者对“以”字词类的发展脉络、连词“以”与介词“以”的划分标准以及介词“以”带宾语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和补语时用法的异同等易产生模糊看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正> “若”字是一个常用词,在古代典籍中使用频率很高,一部《孟子》就用了七十次左右.“若”字又是一个多义词,用法纷繁,《词诠》总其用法达二十种之多,《辞源》虽加整理合并,也有十四种之多.因此,对“若”字用法作全面地、系统地说明,将有助于读者览阅古书.上述两书,在这方面都曾作过不小的贡献,遗憾地是《词诠》失之于纷歧繁杂,正如于文祖先生所指出的,“几乎使人目迷神眩”,因此,颇有整理使之系统化的必要;《辞源》虽然克服了《词诠》的缺点,比较系统化了,但收义不全,也有补遗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而”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使用情况又极为复杂的词。本人曾截取《论语》的前十章,就出现次数用“而”与“以”,“於”,“则”三个常用虚词进行了一个统计对比,结果如下: 而:140次;於:82次;以:72次; 则:47次。 “而”字的出现次数遥遥领先。 对于这个开卷必见的词,杨树达先生《词诠》列义项17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扼要地归纳为两类。中学语文课本(初中段)为方便学生掌握,把“而”的用法归纳为四种。这样一来,便则便矣,但遇到有些情况,这四种用法便难以说明问题了。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掌握这四种用法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全面,透彻地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个体量词是汉语量词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汉语量词的特色。据初步统计,宋元个体量词约有一百六七十个。根据使用情况,大致可分四类:一、沿袭前代用法的量词;二、这个时期已经衰落、口语中不经常见的量词;三、有所发展变化的量词;四、较早见于这个时期的量词。本文以三、四两类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其排列顺序则参考了刘世儒先生《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个“个”是这个时期最为发达的共性量词。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近代汉语里一方面奠定了名物称数必用单位词的原则,并且发展出众多单位词来,可是同时也似乎让个字逐渐扩展它的领域,变成一个独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借对的概念,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论近体诗对仗时说得很明确:“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就叫借对。”“另一种借对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后来他在《诗词格律》中论近体诗对仗时又说:“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  相似文献   

15.
“以”宇在上古汉语里是动词,本义是“提携”、“带领”.在中古汉语里,“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且这一用法非常普遍,并更虚此为连词,这也是中古汉语常用的语法特性.今读《左传》中的部分篇目,针对所涉及的“以”字的句式,从语法方面进行分析辩识。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是一部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之作,它开创了汉语研究的一个新时期。本文拟从“词”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文通》里的“词”(sentenceelements)、探讨马建忠的语法思想。一般来说,句子成分是组成句子的构件,确定句子成分则是句法分析的重要步骤。《文通》的词相当于今天的句子成分。它共有九种,即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表词、司词、加词、前词和后词。《文通》卷十“句读论”中,只讨论了起词、语词、止词和转词等四种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7.
汉语里的“在”字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它既可做动词带宾语,又可做介词带宾语,还可做副词。本文拟从“在”的主要用法,谈谈它在维吾尔语中的不同表达。一、动词“在”在维语中的表达1.1 表示存在,即“名 在”的句式。这种句式是用在回答或说明某一个问题,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名”是“在”的主语。  相似文献   

18.
《孟子》里的“之”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本文拟对《孟子》里的“之”字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描写,并讨论相关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选择一个“之”字加以研究,是因为“之”字是《孟子》里面乃至整个古代汉语当中十分活跃的一个字,它用法复杂,使用频率高,如果能搞清楚《孟子》里“之”字的使用情况,则既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孟子》,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战国时期的古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19.
一“是”的意义“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各种大学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都指出“于是”是表示承接关系(有的叫顺承关系、有的叫连贯关系)的连词。但是具体意义和用法在各教材中均未涉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对“于是”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20.
连词“而”的用法灵活多变,极为纷繁。它可以连接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连接分句。所连接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有並列、顺承、转折、递进、偏正等关系。这是连词“而”的基本用法。此外,由于它和“以、与、如、则、乃”等词古音相近,又常通用。《经传释词》、《词诠》对这些通用的词例有的作过训释,但是没有具体说明训释的语音根据、用法的由来,因而使人感到同一“而”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